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评年代剧《生万物》:于土地之上,见时代风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评年代剧《生万物》:于土地之上,见时代风华

来源:大众网2025-09-14 21:43

  在当下的电视剧市场中,年代剧以其独特的历史韵味和情感深度,吸引着众多观众的目光。《生万物》这部年代剧凭借其深刻的主题、精彩的剧情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广泛热议,收视成绩斐然,成功打破了近三年 CCTV8 的收视纪录,在爱奇艺站内的弹幕互动量也强势突破 1亿条。该剧改编自赵德发先生获人民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以鲁南天牛庙村为背景,叙写宁、封、费三大家族在1926年至1944年近二十年风雨飘摇中的命运沉浮,生动展现了农民与土地之间深厚而复杂的情感纽带,以及在时代变迁中人们的挣扎与奋进。

  土地为根,深植文化基因

  土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孕育了无数文化与精神的源泉。《生万物》紧紧围绕“土地”这一核心元素,将土地与中华文化的紧密联系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刻探讨了土地在人们生活和精神层面的重要意义。

  剧中,地主宁学祥对地契的执着达到了近乎病态的程度。地契,这一承载着土地所有权的凭证,在他眼中,不仅仅代表着财富与地位,更是家族传承的象征,是他一生的心血与寄托。他坚信“粪是粮之魂,粮是粪之精”,始终将粪筐不离身,亲自参与农活,对土地怀有深深的敬畏与热爱。这种对土地的执念,反映出封建土地制度下地主阶级的灵魂缩影,他们将土地视为一切,为了守住土地,不惜牺牲一切代价,甚至是亲情。宁学祥在女儿宁绣绣大婚之日,面对土匪以土地赎人的要求坚决拒绝,他虽冷酷无情,却也真实地展现了他对土地的极端重视,也深刻揭示了旧时代资源分配不公的社会现实。

  而对于广大佃农而言,土地同样是他们的生命之源。封大脚在暴雨中护秧的场景令人动容,他虔诚地跪拜在土地上,仿佛在向土地祈求庇佑。在他心中,土地不仅仅是生产粮食的地方,更是一种信仰,是他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根基。当日军屠村,村民们将种子藏于山缝之中,这一行为将土地升华为民族生存意志的象征。种子,象征着希望,代表着土地孕育生命的力量。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与磨难,只要土地在,种子在,希望就永远不会破灭。这种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深深扎根于中国农耕文明的基因之中,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符号。

  人物群像,尽显人性光辉与复杂

  一部优秀的电视剧,离不开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生万物》在人物塑造方面堪称一绝,通过对宁、封、费三个家族人物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充满烟火气的乡村生活画卷,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感受着人物的喜怒哀乐。

  女主角宁绣绣的命运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她原本是地主家的闺秀,生活优渥,然而大婚当日,命运却对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她遭遇土匪绑架,父亲宁学祥因吝啬土地拒绝赎人,妹妹代嫁,这一系列的打击让她的生活瞬间跌入谷底。但宁绣绣并没有被命运打倒,她毅然决然地断亲,转身投入到农村的劳动生活中,实现了从地主阶级向农民阶级的身份转变。在与封大脚的相处中,她逐渐学会了如何在土地上劳作,如何与贫苦的农民们共同生活。她的坚韧、善良和勤劳,使她在艰苦的环境中绽放出独特的光芒。从下地劳作、买牛犁地到开仓放粮、抵御外敌,宁绣绣的每一步成长都令人为之动容。她的身上既承袭了中国农村妇女的传统美德,又闪烁着超越时代局限的个体觉醒光芒,成为了一位在命运风暴中主动搏击、寻求自我实现的新女性形象。

  封大脚是一个朴实憨厚的农民形象,他对宁绣绣的感情真挚而深沉。自小暗恋绣绣的他,在绣绣最困难的时候,用八抬大轿将她迎娶进门,给予了她温暖与依靠。他虽然读书不多,但身上却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担当精神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在面对生活的苦难时,他从不抱怨,总是默默地努力劳作,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他与宁绣绣之间相濡以沫的感情,在艰苦的岁月中显得格外珍贵,成为了剧中一道温暖人心的风景线。他们的爱情故事,让观众看到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平凡人之间真挚而坚定的情感力量。

  除了男女主角,剧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都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地主宁学祥,虽然有着剥削阶级的冷酷和贪婪,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勤劳节俭、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人。他的复杂性格使得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让人对他既痛恨又有些许理解。费左氏作为费家的当家主母,早年守寡,肩负起了家族的重任。她性格宽厚,在费文典的劝说下,能够释放永佃权、开仓放粮接济难民,展现出了善良和深明大义的一面。然而,封建礼教和女性贞洁观念的束缚,又让她在面对一些问题时显得愚昧和无奈,最终走向了孤苦伶仃的疯癫结局。银子,作为佃户家长女,生活的困苦让她早早地尝尽了人间的辛酸。为了家人,她无奈委身于比自己父亲年龄还大的宁学祥,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有着不认命的倔强,努力在困境中寻找着生活的希望。这些人物形象各有千秋,他们的命运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这部剧丰富而精彩的故事。

  艺术呈现,还原时代风貌

  《生万物》在艺术呈现方面也下足了功夫,通过实景拍摄、方言运用和对农耕场景的细致描绘,为观众生动地还原了 20 世纪上半叶鲁南农村的真实风貌,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

  剧组为了追求真实的效果,包下了200 多亩地进行全年实景拍摄。从春天的播种到秋天的收获,从犁地时的辛勤劳作到守望庄稼时的满心期待,完整地呈现了农民们在土地上劳作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在拍摄过程中,剧组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从农民们的穿着打扮到农具的使用,从村落的布局到房屋的建筑风格,都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使得观众在观看剧集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农村生活的烟火气。

  剧中大量运用了山东方言,“俺”“拉呱”“知不道” 等方言词汇的频繁出现,不仅让角色更加贴近生活,也增强了地域文化特色。方言的运用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让观众更容易产生代入感。同时,剧中还对一些传统农耕场景进行了复原,如 “打春牛” 等仪式,这些场景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也唤醒了城市年轻人血脉中的农耕记忆,让他们对土地和劳动者产生了更深的共情。

  时代回响,引发情感共鸣

  《生万物》这部剧虽然讲述的是近百年前的故事,但它所传达的情感和精神却与当代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与土地的联系逐渐疏远,但对土地的那份眷恋和对根的追寻,依然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中。

  剧中农民们对土地的热爱、敬畏以及在土地上辛勤劳作、顽强生存的精神,让当代观众看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他们在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努力 “把苦日子过成花” 的乐观态度,也给予了当代人鼓舞和力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同样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而剧中人物的精神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榜样和启示,让我们明白只要心怀希望,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创造美好的生活。

  同时,该剧对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的细腻描绘,也触动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封大脚与宁绣绣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封家一家人之间相互扶持的亲情,以及村民们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团结一心的友情,这些情感在剧中交织成了一张温暖的网,让观众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力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在忙碌中忽略了身边的情感,而这部剧则让我们重新审视和珍惜这些宝贵的情感财富。

  《生万物》无疑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优秀电视剧。它以土地为线索,串联起了一个时代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复杂,还原了历史的真实风貌,同时也引发了当代观众的情感共鸣。它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土地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意义,感受到了先辈们在艰苦岁月中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在当下的电视剧市场中,这样一部用心制作、充满诚意的作品显得尤为珍贵。相信《生万物》将会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一部经典的年代剧佳作。(作者:魏志尚)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距乌镇峰会开幕还有2天!

  • 熊猫搬新“家” 我国再添一座大熊猫基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4日,神舟二十号和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
2025-11-05 04:20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在湖北宜昌“石板滩生物群”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复杂三维潜穴系统,
2025-11-03 05:05
秋水长天间,太湖正激荡起智能时代的万千涟漪。日前,以“万物智联,无尽前沿”为主题的2025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无锡举办,一场关于万物智联的对话就此展开——人工智能如大脑般睿智思考,物联网似躯体般敏捷连接,当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双向奔赴,万物就有了“感知”,人类正迎来一个全新智能时代。
2025-11-03 05:05
秋冬之际,正是候鸟迁徙之时。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从我们头顶飞过的候鸟,比以前更多了! 2024年全国水鸟同步监测结果显示,我国越冬水鸟总数达505.9万只,创最高纪录。
2025-11-03 05:05
HPV疫苗自2025年11月10日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11年11月10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可以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
2025-10-31 10:16
近日,飓风“梅利莎”横扫加勒比地区,成为近年来影响该地区最猛烈的飓风之一。
2025-10-31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