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8月20日至21日,山东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聚焦“着力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开展协商议政,为推动增长极成势见效、助力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调查研究是政协履职的关键。山东省政协组建跨部门、多领域“智囊团队”,联合省统计局、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院及政协智库专家,钻研增长极理论核心内涵与实践特征,还委托山东大学数量经济专家组梳理主要经济指标,为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调研组回溯山东改革开放46年发展历程,提炼出解放思想、做好顶层设计、扩大开放、转型升级等发展经验,为增长极建设提供实践参考。此外,围绕工业、农业、海洋、服务业、科技创新五大板块开展实地调研,足迹遍布青岛港、烟台海滨、工业园区、育种基地等,并通过多场座谈会、网络议政等“线下+线上”“省内+省外”的多元方式,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提实建议,为协商议政筑牢基础。
在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上,2次全体会议凝聚共识,6场专题讨论碰撞思想,93篇发言材料干货满满,10位委员作大会发言,务实建议直击关键领域。
作为海洋大省,山东海岸线约占全国1/6,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居全国第2位。省政协持续关注海洋经济,去年围绕“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形成1份调研报告和5份子报告,从塑强青岛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优势、构建船舶与高端海工装备制造高地等方面提建议,为省委决策提供参考。
在科创领域,委员们认为新质生产力时代,增长极“含新量”决定“含金量”。山东省政协常委、省科协副主席张波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全省重大创新平台搭建“北方科技创新共同体”,激活企业和人才主体,培育创新生态,将山东“科创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
开放方面,山东自贸区、上合示范区稳步发展,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儒商大会等汇聚全球资源,中欧班列班次增多,2024年全省出口首破2万亿元。省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樊军建议,通过构建国际物流大动脉、打造经贸合作新体系、营造一流环境、培育国际旅游网红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引领北方经济发展。
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需全社会协同发力。山东省政协在调研协商中,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
今年以来,山东省政协常委、国核示范电站原董事长汪映荣多次参与专题调研,走进青岛、威海、菏泽等地企业车间,他认为山东作为全国工业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备的省份之一,始终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对山东发展充满信心。
在遨博(山东)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农用专用机械手可实现10g级-2000g级无损抓取,其研发的智能采摘机器人能通过视觉系统识别果蔬信息,作业效率是人工的3倍以上。委员们见证了山东智慧农业的“硬核实力”,更坚定了持续突破的信心。
协商过程中,各方合力不断凝聚。在服务业专题分组讨论上,有委员提出如何释放服务消费潜力的问题。山东省商务厅有关负责同志当场回应,介绍今年山东省印发相关措施、统筹资金发放消费券、举办“齐鲁服务消费季”活动等举措,并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办好相关活动,创新服务消费场景业态模式,促进服务业对外开放。
坦诚交流中,“山东服务消费市场潜力巨大,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成为共识,“挖掘基础型服务消费潜力,激发改善型服务消费活力,培育壮大新型服务消费”形成共鸣。政协的协商议政,正将各方智慧汇聚成推动山东发展的强大动力,助力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加速成势见效。(赵秋丽 路启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