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山东商报·山海新闻 通讯员 王国文
济宁市任城区济阳街道以“文化搭台、统战唱戏”为思路,创新“多元主体联动、特色活动赋能、长效机制保障”工作模式,精准链接资源,将文化服务与统战工作深度融合,有效凝聚社区各界力量,画好统一战线“最大同心圆”。
多元联动筑根基,搭建文化统战新平台
链接专业文化资源。链接专业文化资源。打破资源壁垒,以“需求为导向、资源为纽带”,联动多方主体构建协同体系,为文化统战工作夯实基础。与市博物馆建立“资源下沉+定制服务”机制,将博物馆的文物复刻件、专业讲解员、历史文化课程等资源引入社区,针对统战群体需求设计活动,避免“资源与需求脱节”。激活新的社会阶层力量。摸排辖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非遗传承人、文化从业者等人才,建立“文化人才库”,邀请其担任非遗小课堂讲师、文化活动策划者,目前开展非遗小课堂活动36场,“爱上门”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联动民主党派资源。联合民盟任城二支部开展“民盟进社区、书香伴我行”活动,搭建“书香统战”合作桥梁,聚焦社区居民“阅读需求”与统战“思想引领”结合点,共同策划图书捐赠、读书分享等活动,推动民主党派资源下沉社区。
精准施策创场景,打造文化统战新载体
以服务惠民,夯实统战根基。聚焦辖区企业发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开展“同心助企”“同心惠民”专项行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提供政策解读、法律咨询、资源对接等精准服务,助力解决经营难题;在社区设立“红石榴服务驿站”,常态化开展义诊、义剪、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累计服务群众超5000人次。以情暖心,拉近统战距离。围绕春节、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节点,组织开展“同心话团圆”主题联谊活动,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等关键时期,创新开展“邻里同心”互动活动,在社区广场举办“同心文化市集”,设置民族手工艺品展示区、统战政策咨询台、互动游戏区,打破群体隔阂,增进彼此了解。以技聚力,激活统战动能。依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非遗人才,目前开设“指尖上的同心”非遗小课堂18期,包括传统布艺香囊制作、剪纸书法课、葫芦烙画、竹编等,覆盖300余人次,构建“教学+实践+公益”闭环。
长效赋能固成果,健全文化统战新机制
打造“文化统战志愿队”。从统战成员中选拔骨干,组建由“博物馆讲解员+非遗传承人+民主党派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组成的宣讲队,定期开展统战政策、活动组织培训,负责日常活动执行、入户文化服务,实现“专业服务本土化”。打造“同心文化品牌矩阵”。整合大讲堂、非遗小课堂、图书捐赠、惠民演出等核心活动,构建“季有主题、月有活动、场有特色”的品牌体系,实现文化统战工作从零散开展到系统品牌化升级。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在社区服务大厅设立“同心留言板”,在活动后组织座谈,收集统战成员意见建议,根据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需求增加“文创交流沙龙”,累计收集建议65条,调整活动方案12次,确保服务精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