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太好了,有了这份预告登记证明,我们就能去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手续,尽快开展建设了!”近日,在东营市垦利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拿到预告登记证明的中翰国智食品(山东)有限公司项目手续负责人潘先生激动地告诉记者,办理预告登记后,相当于将地块“锁定”在自己名下,可以放心地开发投入。
过去,部分企业拿地后,受各种因素影响无力开发建设,只能寻找其他企业“接盘”地块。但依照相关规定,地块未达到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投资开发、建设规模等条件前不能转让,“接盘”企业只能以原企业名义报建、动工,不仅关系复杂,权益也缺乏保障,而这也是导致大量土地闲置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边是城市发展对土地的迫切需求,一边是大量土地长期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为切实有效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垦利分局主动作为,积极推进土地使用权预告登记转让改革。
具体而言,预告登记转让就是买卖双方按照“先投入后转让”的原则,签订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持土地证及相关要件,经土地二级市场管理机构备案审核后,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预告登记证明。“受让方持预告登记证明即可办理立项、建设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等手续并投入开发建设,待建设项目投资总额达到25%以上,即可办理正式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登记,完成交易。”垦利分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办公室负责人盖飞飞说。
预告登记转让改革坚持政府“信用背书”,由垦利分局对土地闲置原因、处置要求、投资额度认定、司法查封等信息进行核查并出具意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交易风险,也提高了办理效率。此次预告登记转让的土地,正是山东瑞兴资产运营有限公司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取后急需盘活的闲置资产,在垦利分局等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中翰国智食品(山东)有限公司凭借预告登记成功扫除了“后顾之忧”。
推行预告登记转让改革是垦利区在土地管理领域的重要创新。该制度适用于区域内已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但因政府原因形成的闲置国有建设土地。这一创新举措切实清除了低效闲置用地无法转让的屏障,有效推动了产业项目成功落地,调动了市场主体积极性,让企业能够“放心建设、安心流转”。截至目前,垦利区已完成11宗土地预告登记转让业务,总面积达337.96亩,保障了山东海泰达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翰国智食品(山东)有限公司等多个重点项目的落地实施,在盘活低效用地、促进土地二级市场要素流通上闯出了全新路径。
小小一张登记证明,不仅让企业在土地交易和开发建设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保障,更是垦利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垦利区将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以优化土地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为方向,快速响应、创新响应,用心用情指导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推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超 王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