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走在前 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跨村联建”跨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跨出“乡村共富”之路 ——乡村振兴的“淄角实践”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走在前 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跨村联建”跨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跨出“乡村共富”之路 ——乡村振兴的“淄角实践”

来源:品质滨州客户端2025-08-06 20:11

  打破“村界”,实施“跨村联建”,创新组织联建、产业联兴、治理联抓、服务联享“四联”机制,惠民县淄角镇探索出一条“党建统领、联村共建、产业抱团、成果共享”的乡村振兴共富新路径,跨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今天让我们一起解读乡村振兴的“淄角实践”。

  “跨村联建”跨出年交易额超10亿元黄瓜产业

  “我种了两个大棚,八亩地,一年一亩地纯收入两万多块钱。今年春天种的这一茬黄瓜,纯收入十万多块钱。一年两茬,纯收入二十多万,效益非常可观。”今年37岁的惠民县淄角镇周楼村的黄瓜种植大户孔凡银说起今年春茬黄瓜的收益,他高兴地合不拢嘴。

  淄角镇有种植瓜果蔬菜的传统,周楼村及周边村庄有不少种植黄瓜的,有的年景收益好,有的年景不挣钱。

  “七八年前,我也想着在家里种黄瓜,可是一、没有很多的地,再一个没有技术,丰收了以后也要等着小商小贩到地头上收,一旦没收的就卖不出去。”一个又一个问题,让孔凡银无奈之下放弃了在家靠种植致富的想法,最后他选择外出打工。

  2023年一次打工回家,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黄瓜种植,一个个连片的现代化种植大棚让孔凡银的眼前一亮。

  “一个大棚钢架结构、四周透亮、八亩地,看到一后,心里可以用两个词形容‘震撼’。原先,地是个大问题,在我们村一人一亩多地,刚结婚的小两口一家不到三亩地。种黄瓜只能建一亩地的“窝子棚”,这种‘窝子棚’去了墙体,有效的利用地也不过六七分。效益大打折扣”,看到这样的变化,让孔凡银心动了,他不断地去了解黄瓜种植的最新消息。

  原来镇上为了打破黄瓜产业发展的土地限制、技术短板,对黄瓜种植发展最好的靠河郑村及周边三个黄瓜发展面积大的村庄进行了“跨村联建”。

  “我们淄角镇有种植黄瓜的历史,过去规模小,种植零散,连不成片,有些群众想种,但土地不合适,建不成大棚,自己调地难度大,销售渠道单一,群众相互压价,卖不上价,产业急剧萎缩,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针对这些问题,2022年我们打破‘村界’,‘跨村联建’成立了黄瓜产业党总支,党总支统一流转了4个村1000多亩地,建立了千亩现代化黄瓜基地。”惠民县淄角镇党委书记高传伟向记者介绍了“跨村联建”带来的最大变化——通过“破界”形成产业“规模优势”。

  以“跨村联建”为抓手,淄角镇创新组织联建、产业联兴、治理联抓、服务联享“四联”机制。帮助建棚户协调无息贷款,用建棚资金代替租金,建成后自主经营,一个新的模式,让淄角镇黄瓜产业实现了“质”的跨越。

  同时,淄角镇整合2000多万元各级涉农资金,完善灌溉、交通等基础设施,将黄瓜种植的“小作坊”模式转变为现代化设施农业。同时,依托镇上的国有企业山东淄政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对黄瓜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支持和标准化管理。

  “没想到,在家种地,种到了一年收入20多万,这是原先想都想不到的。原先担心的土地问题、技术问题、市场问题,都解决了。”孔凡银说。

  2024年,淄角镇全镇黄瓜种植面积超10000亩,交易额超10亿元,带动2000户群众户均增收8000元。当年,淄角镇以黄瓜单品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南果北移蓝莓产业成为滨州农文旅新地标

  黄瓜产业由如“弱”到“壮”,蒸蒸日上。在淄角镇蓝莓产业如火如荼。

  “我们连续举办的三届采摘节,累计接待游客27万余人,尾果也卖了个好价,并且带动周边旅游消费3000多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40多万元。”淄角镇党委副书记高涛高兴地介绍着淄角红红火火的蓝莓产业。

  南果北移,蓝莓产业在淄角镇“从无到有”,走出了现代农业+文旅的融合发展之路,“惠民蓝莓”正成为滨州的一张名片。然而四年前,镇上还为发展蓝莓产业的土地发愁。

  “在蓝莓产业刚开始的时候,企业选中了我们一块近400亩的土地,涉及西街、踩鼓宋等5个村,多的100多亩,少的几十亩,个别群众一看来了大企业,抬高要价,党支部做不下群众工作,项目迟迟落不了,发展也没了信心。我们通过‘跨村联建’,整合了8个支部力量,成立蓝莓产业党总支,大家一块干,落后支部有压力,完不成的其他党员和支部帮着干,在党员示范,优先务工等办法的引导下,仅用15天时间完成了5个自然村土地的整体流转,落地投资1.2亿元,建成蓝莓基地。”高涛说。

  惠民蓝莓,一个新的产业,让淄角动了起来,让惠民活了起来,让群众富了起来。

  家住淄角镇西街村59岁的王忠花,在蓝莓基地上班,说起蓝莓产业带来的变化,喜上眉梢。她高兴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的收入分三块,土地流转收入,一年2400多元;基地工资一个月3000元左右;蓝莓基地不忙的时候,到镇上的其他种植大户那里打零工,有时一天还能挣300元。像我这个年龄,挣这么多钱,很满足。”

  除了土地流转收益外,8个村还共同出资2000多万元,入股蓝莓种植基地,并按入股比例每村每年获得15万元的经营收益分成。

  年农业总产值突破15亿元群众共享幸福生活

  目前,淄角镇按照地缘相近、产业相连、人口适中、资源共享的原则,成立了蓝莓、黄瓜两大特色产业片区党总支,选优配强了党总支书记,由威信高、能力强的先进村党支部书记和镇机关干部分别担任两个片区党总支书记,12名联建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委员,做到“一个场所办公、一个班子议事、一个思路干事”。以“区域大事共商、各村难事共议”为原则,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党务村务、惠民信息等54项事项下沉。邀请驻村第一书记、党建特派员、村级能人等列席联村联席会议,参与重点事务研讨,有效解决了土地流转难、果蔬价格低、销售渠道短等难题,进一步推动了融合发展。

  2024年设施农业总产值突破15亿元,人口不到3万人的淄角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95万元。

  2024年,淄角镇民生投入1500万元,高标准建成片区党群服务中心、幼儿园等6处民生设施,为群众提供医疗报销、矛盾调解等98项服务,实现了孩子在家门口上学,年轻人在家门口就业,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淄角镇的群众实现了从有到优的幸福生活。

  “我们以跨村联建为抓手,创新了“四联”机制,培育蓝莓、黄瓜等产业项目14个,30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探索出一条以组织建设引领产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子。”惠民县淄角镇党委书记高传伟说。

  (赵旭东 赵宗 邵强)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巾帼共绘新时代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