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来源:山东大学2025-08-05 17:28

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本站讯]九秩晶心,风范长存。8月2日,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深切怀念蒋民华先生为我国晶体材料研究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追思学习其情怀品格与精神风范,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凝聚强校兴国、全面图强磅礴力量。

  山东省副省长孙喜民,校党委书记任友群出席会议并致辞,校长李术才主持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范守善,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成,中国科学院院士祝世宁,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教授欧阳世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吴玲,济南大学校长刘宗明,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潘世烈,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苏良碧,蒋民华先生的夫人汪复宁等出席会议并参加相关活动。

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会议通过专题片《攀晶阶登云峰》回顾和讲述了蒋民华先生作为我国功能晶体研究和开发的先驱者和带头人之一,将中国晶体材料学发展带至国际领先位置的学术成就,再现了他以“晶”为魂,以“拼搏奋斗”为翼,献身科学、勇攀高峰、教书育人的光辉一生。

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孙喜民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蒋民华先生为科学事业不懈奋斗、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鞠躬尽瘁的一生,希望山东晶体材料学建设坚守国家战略导向,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希望山东大学发挥“双一流”高校引领作用,传承蒋民华先生精神,培养更多懂技术、通产业、敢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让晶体材料学科成为山东服务国家战略的“金名片”,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任友群在致辞中表示,蒋民华先生的一生与国家晶体材料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他以矢志报国的大情怀、高瞻远瞩的大视野、勇立潮头的大气魄和胸怀天下的大境界,服务国家重大急需,引领世界学术前沿,培育创新人才,生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全体山大师生要学习蒋民华先生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攻坚精神、育人精神,加快推进“以质图强”的系统性变革,加速实现“全面图强”的整体性跃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答好“强国建设,山大有为”的时代答卷。

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李术才在主持时表示,蒋民华先生深耕晶体科学、勇攀科研高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将毕生心血奉献给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体现了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立德树人的师者担当。山东大学将传承和弘扬好蒋民华先生的精神风范,以教育家精神为国育贤,以科学家精神攻坚克难;锚定教育强国目标,积极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山大实践,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续写新篇,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山大力量。

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杨德仁深情追忆了蒋民华先生对其学术生涯的提携指导和在人生道路上的坚定鼓励。他说,蒋民华先生在为人处世和读书治学方面的谆谆教诲推动自己在教学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进,他献身晶体事业的报国热忱和提携后学的大师风范,始终指引着后辈在科研与育人道路上前行,为科研工作者树立了光辉典范。

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张荣结合其在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三校工作经历,回顾了蒋民华先生卓越的学术贡献。他说,蒋先生身上集中体现了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以及“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山大校训精神,号召广大教育科技工作者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老师不但教我们做事,更重要的是教我们做人。”蒋民华先生弟子、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深情回顾了师从蒋民华先生的点滴过往。他说,蒋民华先生的学术胆识、前瞻眼光和颠覆性创新精神将我国晶体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他的家国情怀、宽广胸怀和助人品格更是引领和培育了一大批优秀学子,愿与所有山大人共勉,携手推动晶体事业再攀高峰。

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徐现刚汇报了实验室的建设情况与未来发展规划。

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范守善、祝世宁、杨德仁、李术才、张荣、吴玲共同发布《蒋民华诗词散文集》。

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吴以成、祝世宁、周济、叶志镇、欧阳世翕、刘宗明共同发布《中国激光》杂志纪念蒋民华先生专刊。

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会上启动了山东大学蒋民华奖励基金,旨在激励更多相关领域优秀青年学子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潜心科研、锐意创新,成长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栋梁之材。

  副校长王美琴、蒋民华女儿蒋宛莉、成都东骏激光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镭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南砂晶圆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华光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和校友代表共同启动基金。王美琴为基金捐赠代表颁发捐赠证书。

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现场师生代表集体演唱山东大学为纪念蒋民华先生创作的歌曲《晶体人生》。

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帅,来自全国各地30余所兄弟高校的专家学者代表,相关企业代表,新闻媒体,校有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及师生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会议。

  会前,与会人员向蒋民华先生铜像敬献鲜花,并现场参观了“晶体人生——纪念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专题展”。

山东大学举行蒋民华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暨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

  会后,晶体材料学科发展专题座谈会和先进材料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晶体材料学科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开展研讨。

  蒋民华(1935-2011),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原副校长,中国人工晶体界学术带头人之一。他长期致力于功能晶体和光电材料研究,提出的DKDP晶体的亚稳相生长理论和方法打破国际惯例;首次探索并生长出“中国牌”LAP晶体,并在此基础上开拓有机金属络合物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系列的研究领域,形成了国际上称为半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新方向;开创了助熔剂法批量生长高质量KTP晶体的先河,实现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零的突破”。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首届科学技术最高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中国的科教事业,深受学界同行敬佩及学生爱戴,为山东大学学科建设、材料科学发展、中国晶体材料走向世界作出卓越贡献。

  【供稿单位: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 宣传部 作者:李好旻 谢婷婷 摄影:刘怡康 李子嵩 编辑:新闻网工作室 责任编辑:林竹曹梦璐 谢婷婷  】

[ 责编:王文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巾帼共绘新时代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