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明之风沁人心,齐鲁大地气象新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文明之风沁人心,齐鲁大地气象新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2025-06-26 18:11

  仲夏时节,万物并秀。放眼齐鲁大地,随着文化强省建设深入推进,全省道德模范不断涌现,文明创建成果丰硕,精神文明建设新风沁润人心,向上向善的力量催人奋进。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现代化,离不开精神文明的深度滋养。细数近年来山东各领域发展,背后无不澎湃着一股子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沐浴文明之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成色越来越足,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激扬干劲闯劲,产业转型穿越阵痛期,从“制造”向“智造”“创造”加速转变。文明新风,似一支如椽巨笔,绘就一幅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精神力量,犹如一条奔流不息的江河,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一组组数据,见证文明硕果。不久前发布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榜单中,山东取得了不俗成绩。3人被评选为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14个城市、210个村镇、149个单位、37户家庭、42所校园新入选榜单……文明实践中,山东站在了时代前沿,展现了大省担当。

  一则则故事,折射文明风采。姜昭鹏为救同学致缺考,教育部门按规定安排补考,具象化的教育意义清晰可见;淄博八大局市场因足斤足两火速出圈,迎来一拨拨游客,诚信的商业价值得以彰显……鲜活的故事里,是看得见的文明哲理,是鲜明的价值引领。

  一次次关怀,映照文明风尚。饭馆自发为困难者提供“爱心餐”,商家主动为环卫工、快递小哥提供休憩场所,政府机关敞开大院让群众停车、晒粮……齐鲁儿女的温情善举,进一步凸显文明新追求,塑造文明新风尚。

  一项项举措,传递文明理念。打造“‘理’应讲起来”宣讲品牌、创办学术理论期刊《泰山学刊》、实施“山东文脉”工程……一系列创新举措注重化人育人,突出为民惠民,推动文化文明贯通融通。

  高质量发展稳步向前,精神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如何以高质量发展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社会舆论复杂多变,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唯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进一步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工作思路,改进方法路径,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让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无限生机、发挥更大力量。

  精神文明建设,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思想引领是第一步。扎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持续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不断深化理论学习、研究阐释、宣传普及,努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才能让现代文明理念在齐鲁大地深深扎根。

  文化的根基在基层、在群众。社会文明的“大气候”,由个体文明的“小气场”汇聚而成。当前,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对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覆盖面、实效性和便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文明素养,培育文明新风,要坚持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今天的齐鲁大地,文化和文明之光交相辉映,自信和自强的底色更加厚重。厚植精神土壤,培育文明新风尚,山东精神文明建设必将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与物质文明建设同频共振、协同共进,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渔鼓戏里唱孝道 劳模工匠讲智造

  “他们要的从来不是锦衣玉食,只盼我们能常回家看看……”一出渔鼓戏《老人心》,打动了年轻观众的心。近日,滨州市沾化区文艺助力“文明沾化、渤海名城”建设演出现场,生动的情节和精彩的演绎,传递了厚养薄葬的文明理念,让孝道文化“入耳”更“入心”。

  系列短剧《做个文明人》等文艺宣讲产品,“扫码听戏”等“指尖上的课堂”,让当地群众在享受艺术的同时,接受了好思想、好政策、好风气。

  在工厂车间,劳模工匠用零件组装模型讲解“智能制造”;在校园剧场,学生自编舞台剧演绎“红色家书”……山东各地不断创新探索,用富有吸引力的大众话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了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山东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基层宣讲”等基层宣讲活动,推动优质宣讲资源送达基层群众。同时,依托遍布全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打造习语润心、明理胡同、知新话、蒲公英夜校等一系列宣讲品牌,用群众身边的故事印证时代变化、诠释政策形势,架起科学理论通向群众的桥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

  “悲壮的甲午海战、大爱无疆的‘乳娘’群体、‘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家国情怀……这些英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充满奋进的力量。”6月6日,听着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的宣讲,山东外事职业大学2022级学生王瀚林说。

  威海自古就是海防重镇。当地以“警钟长鸣”为主题,将散布在千里蓝色海岸线上的爱国文化资源有机串联起来,打造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带,涵盖全市474处遗迹遗址。

  盛夏酷暑,山东47处公共人防工程敞开大门,为城市增加43.8万平方米的避暑空间;全省公共人防工程还释放约250余万个地下停车位,临沂、泰安等地的人防车位还接入智慧停车平台,方便市民游客。省国防动员办公室副主任高洪波表示,这些战备空间不仅是守护安全的屏障,也是提升城市温度、激活发展潜能、涵养国防情怀的“民心工程”。

  让国防教育可感可触,山东持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举办缅怀祭扫活动,举办“全民国防教育月”、“红动齐鲁”山东省红色故事讲解大赛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国防教育深入人心。(赵琳郑莉)

  城乡建设要“面子”更要“里子”

  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文明城市建设的一道必答题。

  在烟台市虎山南路游园,孩子们尽享彩色步道、旋转木马和滑梯的乐趣。游园建设前,这里不过是一块寻常绿地。烟台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绿地毗邻学校,孩子们需要一块释放活力、愉悦身心的场地,最终在设计方案中,加入了童趣天地、共享空间等设施。

  红旗东路游园依托地形,打造上下双重空间,重新修整台阶,让老年人游园也不费劲;香槟小镇游园利用冠大荫浓的树木,在林下设置环形步道,让周边居民乐在其中……烟台市建成多个口袋公园,让附近居民抬脚就能逛公园、晒太阳、听鸟鸣。

  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高级技术顾问罗伯特·厄利,对“花园烟台”竖起了大拇指,“在很多国家的海滨城市,行人横穿马路经常发生事故,但在烟台,我看到了非常难得的解决方案——把原先在主干路边的公园挪到滨海,是兼顾各方需求的解决办法,也是规划、交通和市民生活的‘多赢’。”

  文明城市的品质,不仅体现在城市更新的“面子”上,更藏于文化内涵的“里子”中。烟台以全民美育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全市组建志愿服务队伍2215支,实名注册志愿者达155万名,以人的文明素养提升带动城市文明程度跃升。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推进移风易俗,正是“铸魂”的内在要求。

  “我代表村‘两委’把《村规民约》赠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小两口为村里文明建设带个好头。”近日,淄博市淄川区罗村镇南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村党支部书记张琳将烫金封面的《村规民约》,递到一对新人手中。

  “既有仪式感,又有意义。”新郎王思博说。这场别开生面的仪式,将传统礼仪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巧妙融合。如今,婚礼不再是讲究排场的攀比秀场,而成为文明传承的鲜活载体。

  近年来,山东挖掘传统文化精华,不断创新探索,统筹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文明乡风建设、移风易俗工作。各地以“红白事”节办简办为切入点,大力推动移风易俗,新风正气自然流淌,不断焕新美好生活体验。(赵琳刘磊 杨秀萍)

  家门口有了共享书院

  书院在齐鲁大地自古有之,是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去年以来,山东对现有基层公共文化教育服务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以试点建设开放共享社区文化书院为抓手,创新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各类文化服务。

  书院建在哪儿?各地用好社区辖区及周边各类阵地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统筹整合城市书房、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体育场馆、青少年宫等文化设施阵地和各类开放共享教育场所。

  6月21日上午,泰安肥城市河西社区汇文书院图书馆里,一场妙趣横生的“绘本戏剧营”亲子阅读活动正在火热进行。“我是暴脾气的霸王龙,谁敢抢我的果子?”7岁的豆豆涨红着脸,叉腰跺脚的模样引得满场欢笑。20组家庭在一堂沉浸式的“绘本戏剧魔法课”中,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在汇文书院,社区图书馆、老年大学、工人文化宫、社会机构等功能合为一体;共建单位专家、社区离退休人员、文化达人及志愿者等,组建起30人的教师团队,开设了理论政策、全民阅读、家庭教育、健康养生等70门课程,社区各年龄段的居民都能随时来“充电”。

  汇文书院由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统筹运作,依托全省文化数字智能开放服务平台,构建“居民点单—书院接单—学员评单”服务体系。居民参与文化活动可积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兴趣课程。截至目前,汇文书院开展亲子阅读、非遗体验等活动200多场次,惠及群众超万人次。

  文化书院对文化空间的融合打造、对文化服务的延伸提升,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在重构基层服务新图景。

  济南市天桥区统筹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公园等辖区及周边各类阵地资源,创新推行“错时使用”与“全龄共享”机制,依据居民需求精准匹配文化服务。无影山街道中路社区文化书院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行“时间切片”管理机制,白天是银发群体的“乐活天地”,傍晚化身“四点半课堂”,夜晚点亮“青年夜校”,收纳技巧、健身塑形等课程深受居民喜爱。

  “退休前就爱唱戏,没工夫琢磨;现在跟着专业老师排话剧,每天过得很充实!”70岁的张传明退休后,成了社区文化演出的“台柱子”。

  “现在,文化书院已经成为我们一家人经常‘打卡’的好去处。”堤口路街道无影山中路社区居民丁芳告诉记者。(赵琳)

  用掌声和灯光点亮好人好事

  每年全国精神文明表彰大会结束后,山东都要召开全省精神文明表彰大会,对获得全国、全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的代表进行隆重表彰。举办这样一场盛会来礼赞道德榜样、致敬善行义举,就是要告诉全社会:好人不会被忘记,美德文明的光辉永存。

  山东人自古就有崇德向善的美名。正是这种“厚德”土壤,“长”出了焦裕禄、孔繁森、王伯祥、朱彦夫、李登海,也“长”出了刁娜、李林雨、李振华等一批道德模范和好人。截至目前,山东共有8人当选“时代楷模”,33人(组)当选齐鲁时代楷模;23人(组)入选全国道德模范,445人(组)荣获全省道德模范。

  哪里有榜样,哪里就有新气象。山东坚持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组成道德模范宣讲团,走进基层开展宣讲;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持续报道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并通过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形式,推动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不久前,因救心梗同学而缺席考试的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学生姜昭鹏,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完成补考。让有德者有得,让好人有好报。山东各级持续开展先进模范关爱行动,帮助模范人物解决实际困难,形成“学习好人、崇尚好人、关爱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山东贯通融通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心理五大场域,实施家校社网心全环境立德树人,被教育部确立为全国唯一一个全省域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

  在东营市东营区瀚文小学的非遗课堂上,美术教师王浩宇展开一块老粗布,引导孩子们触摸其凹凸的纹理。7岁的林晓举手说:“老师,这个纹路好像黄河水流的波纹!”这个超出教师预设的发现,让正在进行的“布艺里的黄河记忆”课程迸发出新的火花。

  这是学校特色研学课程的一部分,也是山东全环境立德树人实践的一个缩影。在大中小学的校园,教育不再局限于教室的四面墙壁,而是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在山东,各级妇联组织着力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同时深入推进爱心妈妈关爱行动,建成878个爱心妈妈驿站,帮助家庭解决亲子教育难题。山东省还成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连续多年开展“以德润心阳光成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护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赵琳)

  (责编:公雪、邢曼华)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库布其沙漠治沙进行时

  •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