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月16日,在济宁能源集团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船体搭载平台对新能源船舶进行组装作业(无人机照片)。目前,其新能源船舶订单已排满全年。
山东省济宁市依托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优势和内河航运全产业链系统优势,由济宁能源集团联合中集集团、宁德时代、武汉理工大学等着力发展内河新能源船舶装备产业。新能源船舶采用液化天然气或储能电池作为动力,与采用柴油机的常规船舶相比,新能源船舶污染物排放量、碳排放量分别降低90%和20%以上。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2月16日,在济宁能源集团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船体搭载平台对新能源船舶进行组装作业(无人机照片)。目前,其新能源船舶订单已排满全年。
山东省济宁市依托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优势和内河航运全产业链系统优势,由济宁能源集团联合中集集团、宁德时代、武汉理工大学等着力发展内河新能源船舶装备产业。新能源船舶采用液化天然气或储能电池作为动力,与采用柴油机的常规船舶相比,新能源船舶污染物排放量、碳排放量分别降低90%和20%以上。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2月16日,在济宁能源集团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新能源船舶在进行舾装作业(无人机照片)。
山东省济宁市依托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优势和内河航运全产业链系统优势,由济宁能源集团联合中集集团、宁德时代、武汉理工大学等着力发展内河新能源船舶装备产业。新能源船舶采用液化天然气或储能电池作为动力,与采用柴油机的常规船舶相比,新能源船舶污染物排放量、碳排放量分别降低90%和20%以上。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2月16日,在济宁能源集团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新能源船舶在进行舾装作业(无人机照片)。
山东省济宁市依托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优势和内河航运全产业链系统优势,由济宁能源集团联合中集集团、宁德时代、武汉理工大学等着力发展内河新能源船舶装备产业。新能源船舶采用液化天然气或储能电池作为动力,与采用柴油机的常规船舶相比,新能源船舶污染物排放量、碳排放量分别降低90%和20%以上。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2月16日,在济宁能源集团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船体搭载平台对新能源船舶进行组装作业。
山东省济宁市依托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优势和内河航运全产业链系统优势,由济宁能源集团联合中集集团、宁德时代、武汉理工大学等着力发展内河新能源船舶装备产业。新能源船舶采用液化天然气或储能电池作为动力,与采用柴油机的常规船舶相比,新能源船舶污染物排放量、碳排放量分别降低90%和20%以上。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2月16日,在济宁能源集团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船体搭载平台对新能源船舶进行组装作业。
山东省济宁市依托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优势和内河航运全产业链系统优势,由济宁能源集团联合中集集团、宁德时代、武汉理工大学等着力发展内河新能源船舶装备产业。新能源船舶采用液化天然气或储能电池作为动力,与采用柴油机的常规船舶相比,新能源船舶污染物排放量、碳排放量分别降低90%和20%以上。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2月16日,在济宁能源集团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新能源船舶船体进行焊接作业。
山东省济宁市依托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优势和内河航运全产业链系统优势,由济宁能源集团联合中集集团、宁德时代、武汉理工大学等着力发展内河新能源船舶装备产业。新能源船舶采用液化天然气或储能电池作为动力,与采用柴油机的常规船舶相比,新能源船舶污染物排放量、碳排放量分别降低90%和20%以上。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