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特稿|且以诗意共远方 泰安文旅何以借势腾飞?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特稿|且以诗意共远方 泰安文旅何以借势腾飞?

来源:中华泰山网2025-02-17 15:24

  □记者 柳萍 李雪 秦浩

特稿|且以诗意共远方 泰安文旅何以借势腾飞?

  春节假期,游客在泰山秀城游玩。 记者 陈阳 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迎着2025年第一轮东升旭日,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集聚泰山极顶,齐声吟诵杜甫名篇《望岳》,声音直冲云霄,响彻山巅。

  泰山脚下,一众游客聚集天平湖广场,“打卡”央视跨年晚会主舞台、赏山水风光、游览石敢当文化,流连忘返……

  “泰山是泰安最大的IP,泰安市精心呵护泰山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以大泰山永续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泰安市委书记杨洪涛说。

  近年来,泰安市围绕培育“泰山+”文旅品牌,以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确定“串珠成链、山城联动、全域融合、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把握机遇,借“势”发展,推动“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泰山旅游向全域旅游、城市流量向发展增量、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据初步统计,2024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942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2.7亿元,分别增长12.3%、13.8%。2024年外地游客平均留泰时间达到2.2天,提高10.4%,泰山游客量连续两年突破800万人次。截至2月4日,泰山今年累计接待进山游客51.1万人、同比增长319.51%。2024年,泰安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中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创新数字“黑科技”,“破圈”打造文旅新场景

特稿|且以诗意共远方 泰安文旅何以借势腾飞?

  机器狗在红门景区测试。 记者 隋翔 摄

  “以前爬泰山是‘一步一喘’,现在有了这个‘神器’,简直像开了挂!”大年初二,一位游客身着登山助力机器人,轻松自如地攀登泰山,仿佛脚下生风。这款机器人一亮相便成为焦点,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围观,甚至有人调侃:“这是从科幻片里走出来的‘登山侠’吧!”

  春节以来,泰山的登山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

  据泰山文旅集团工作人员介绍,登山助力机器人是一款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帮助游客攀登泰山,能连续运行5个多小时,行程约14公里。目前,该产品正处于试运营阶段,预计今年3月初将批量投放市场。

  与此同时,与登上蛇年春晚的宇树机器人H1“师出同门”的机器狗B1和Go2,也加入到泰山旅游的“阵营”,肩负运送食品、饮用水、救援物资的重任,还能时不时地与游客来个近距离互动。

  人工智能技术飞速迭代,“AI+文旅”已然成为新风口,沉浸式智慧化是其中的新亮点。

  头戴VR眼镜,“00后”赵子骅“飞”入仙境,御剑而行。

  一元复始,泰山脚下的“泰山神启”跨维数字体验馆迎来新年登山祈福客流高峰。“这感觉太逼真了!‘修仙’剧情和各种互动游戏,指引我去探索神秘的泰山。”赵子骅如是说。

  “我们以泰安的人文风情、民俗文化和神话传说为创作背景,结合AI、VR交互、裸眼3D等前沿技术,为游客提供立体炫酷的体验空间。”泰山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厚哲受访时说,整个参观过程是一场文化溯源之旅。

  自2024年“五一”开放至今,“泰山神启”跨维数字体验馆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尤其吸引对传统文化和仙侠主题满怀热忱的游客群体。

  古今交融、虚实结合,在数字化的加持下,传统文化变得“可亲可近”“可感可知”,正被赋予新的势能。

  泰山石敢当文化园将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与AI、MR等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出飞越泰山、英雄石敢当演艺等30余个文化体验项目;在国际文化大数据(泰山)产业城,数千年传承的壁画、字画、针织丝织作品等以全息投影技术重新演绎;泰山推出特色数字藏品,屡屡供不应求……通过创意驱动、科技赋能,泰山厚重文化破圈而出,站上时代潮头。

  【观察与思考】借势科技创新,泰安文旅行业的“含技量”“含智量”不断提升,衍生出更丰富多元的数智化产品、业态、服务等。古老的泰山见证了沧桑岁月变迁,而今又因科技创新焕发新生。

  创造文旅消费“新增量”,让“流量”变“留量”

  作为一座文旅名城,如何让游客来得了、玩得好、留得下,泰安多管齐下,用心用情做足了“留客”文章。

  2024年7月15日,对于来自四川省的游客周志玺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他第一次来到泰安,第一次乘坐“敢当号”直通车,便成了“泰山天平湖之星——第10000名游客免费游”活动的幸运儿,拥有了终身免费游览泰山天平湖旅游度假区内所有景区的权利。

  为进一步提升游客游玩体验,丰富旅游业态,2024年7月6日,泰安启动泰山天平湖游客中心,正式运行“敢当号”泰山直通车。游客可以从中心搭乘大巴一站直达泰山中天门或桃花源索道,获得“零换乘、一站式、省时省钱”的旅游体验。

  乘车上山,亦可“飞行观山”。随着“低空经济”的兴起,2025年1月1日,由泰安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与山东超音速航空公司联合推出的“飞‘阅’泰山云观泰安”项目正式运行。项目共设置3条主要体验线路,可让游客在直升机飞行体验中,以独特的空中视角领略泰山美景和石敢当文化,全方位提升游客游玩体验和观赏质量,实现旅游业态的再造升级。

  不给“游客流量”添“堵”,解决好停车问题是关键。2023年“五一”假期,泰安正式上线启用“泰山易停”城市级智慧出行平台。游客登录“泰山易停”小程序后,可查看景区附近停车场的名称、位置、泊位情况,提前规划行车路线。2024年,“泰山易停”智慧出行平台获评全省创新应用典型场景,泰安建成全国首个山岳类景区旅游客运服务标准体系。

  自去年以来,泰安从游客视角出发,打造泰山旅游“一件事”,实现泰山旅游“吃住行游购娱”智能化、便利化、特色化。泰山旅游“一件事”平台通过接入“爱山东”平台后,游客只需进行一次身份认证,便可使用“鲁通码”替代身份证,进山检票、索道购票及后续服务皆可“一码通办”,真正实现“一个码”畅游“一座山”。

  游人慕山而来,又因城而留。春节期间,肥城市孙伯镇五埠村通过引进非遗、打造民宿等方式,吸引游客16.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00余万元。2024年,泰安市多家民宿入选国家乙级民宿,入选数量占全省总数的 14.28%,高于平均水平 8.04 个百分点。

  泰安借“山”发力,“山城联动”,实现“流连忘返”。2024年,外地游客在泰停留时间突破2天、达到2.2天,同比延长10.4%。据携程大数据显示,在泰停留2到3天游客占比67.5%,高于全省20.7个百分点。

  【观察与思考】是否接得住“泼天的游客流量”,是考验地方文旅业态发展的关键标准。泰安深入做好“泰山+”文章,借势“山城联动”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增加优质文旅产品与服务供给,吸引更多外地人来泰安消费,丰富了游客体验感,提升了游客与景区粘合度,“游客“流量”得以真正变成“留量”。

  打造沉浸式“新业态”,特色项目盘活文旅资源

特稿|且以诗意共远方 泰安文旅何以借势腾飞?

  游客聚集天平湖广场,“打卡”央视跨年晚会主舞台。 记者 陈阳 摄

  《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播出后,泰山脚下的天平湖公园作为主会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紧抓晚会流量,泰安文旅部门策划136项文旅活动,推出4条冬游线路,不仅满足了更多寻求文化深度游和体验游的游客需求,也丰富了泰安旅游市场的产品供给,带动产业升级。

  元宵佳节,夜幕降临,东平大宋不夜城内一盏盏精美的花灯依次亮起,趁着假期,不少人专程从外地赶来,“一睹大宋盛世颜”。以市场化手段升级打造的东平大宋不夜城,年接待游客已突破300万人次。

  始于泰山,但又不止于泰山。2024年,“泰山+”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精品旅游产业集群。

  泰安在全年不间断推出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旅游节事活动,一批集空间游玩、非遗体验、古风歌舞演艺、文化社交休闲等为一体的新消费场景涌现,让年轻人“心向往之”。

  泰山国际登山节、国际旅行商大会等搭建起泰安与世界对话的桥梁;泰山新青年音乐节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乐迷在社交媒体上的点名表扬;2024第二届泰山动漫节吸引54.96万人次,近七成观众来自周边城市。

  他们在参展参会之余,还登泰山、游泰安,领略五岳独尊的锦绣河山,寻脉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节展的文旅消费拉动作用充分释放。

  立足本地文化资源禀赋,泰安持续推动文旅产业向重品质、重融合、重服务的方向转型升级。

  春节期间,泰安“红门路—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轴被璀璨的灯光点亮,承载千年历史文化的轴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市民游客提供主题文化特色鲜明的深度体验。

  依托泰山大剧院策划开展“艺术赋能”活动,借力来泰交流的国际高端艺术团队,深入城市、景区,与本地艺术团体交流互动。

  据泰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郑元介绍,2024年以来,举办各类艺术赋能活动13场,邀请244名国外艺术家和67名本地艺术家参与其中,开辟了地方中外文化交流的新渠道。

  泰安市凭借盘活现有优势资源,带动文旅大项目建设,着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文旅融合并非文化和旅游的简单叠加,而是如同用一缕缕丝线,把文化的底蕴、旅游的体验、人文的情怀紧密交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教授周郢说。

  【观察与思考】借势优势资源盘活,泰安精准定位,不断培育文旅新业态新场景,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只有加强融合创新,以新理念挖掘和整合资源,才能更好满足消费升级带来的新需求。

  泰安,这座传统与现代交融,烟火与诗意交织的城市,正以蓬勃的发展活力,谱写着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铁路物流运输助力春耕生产

  • 辽宁营口:“北粮南运”运输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河南农业大学“‘醛’球无敌”博士后科研团队的《木制细胞低碳增强结合关键技术》项目赫然在列。团队负责人彭万喜难掩笑意:“自2021年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拿金奖后,我们团队就荣誉不断。这背后,是国家对甲醛防控治理的日益重视。”
2025-02-18 09:27
重塑金身,树皮、籽壳和叶脉中的杜仲胶可作为首选材料。
2025-02-18 08:56
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5-02-17 10:16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
2025-02-17 10:14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了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2025-02-17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