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特稿|且以诗意共远方 泰安文旅何以借势腾飞?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特稿|且以诗意共远方 泰安文旅何以借势腾飞?

来源:中华泰山网2025-02-17 15:24

  □记者 柳萍 李雪 秦浩

特稿|且以诗意共远方 泰安文旅何以借势腾飞?

  春节假期,游客在泰山秀城游玩。 记者 陈阳 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迎着2025年第一轮东升旭日,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集聚泰山极顶,齐声吟诵杜甫名篇《望岳》,声音直冲云霄,响彻山巅。

  泰山脚下,一众游客聚集天平湖广场,“打卡”央视跨年晚会主舞台、赏山水风光、游览石敢当文化,流连忘返……

  “泰山是泰安最大的IP,泰安市精心呵护泰山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以大泰山永续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泰安市委书记杨洪涛说。

  近年来,泰安市围绕培育“泰山+”文旅品牌,以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确定“串珠成链、山城联动、全域融合、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把握机遇,借“势”发展,推动“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泰山旅游向全域旅游、城市流量向发展增量、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据初步统计,2024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942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2.7亿元,分别增长12.3%、13.8%。2024年外地游客平均留泰时间达到2.2天,提高10.4%,泰山游客量连续两年突破800万人次。截至2月4日,泰山今年累计接待进山游客51.1万人、同比增长319.51%。2024年,泰安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城市、中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创新数字“黑科技”,“破圈”打造文旅新场景

特稿|且以诗意共远方 泰安文旅何以借势腾飞?

  机器狗在红门景区测试。 记者 隋翔 摄

  “以前爬泰山是‘一步一喘’,现在有了这个‘神器’,简直像开了挂!”大年初二,一位游客身着登山助力机器人,轻松自如地攀登泰山,仿佛脚下生风。这款机器人一亮相便成为焦点,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围观,甚至有人调侃:“这是从科幻片里走出来的‘登山侠’吧!”

  春节以来,泰山的登山方式悄然发生了变化。

  据泰山文旅集团工作人员介绍,登山助力机器人是一款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帮助游客攀登泰山,能连续运行5个多小时,行程约14公里。目前,该产品正处于试运营阶段,预计今年3月初将批量投放市场。

  与此同时,与登上蛇年春晚的宇树机器人H1“师出同门”的机器狗B1和Go2,也加入到泰山旅游的“阵营”,肩负运送食品、饮用水、救援物资的重任,还能时不时地与游客来个近距离互动。

  人工智能技术飞速迭代,“AI+文旅”已然成为新风口,沉浸式智慧化是其中的新亮点。

  头戴VR眼镜,“00后”赵子骅“飞”入仙境,御剑而行。

  一元复始,泰山脚下的“泰山神启”跨维数字体验馆迎来新年登山祈福客流高峰。“这感觉太逼真了!‘修仙’剧情和各种互动游戏,指引我去探索神秘的泰山。”赵子骅如是说。

  “我们以泰安的人文风情、民俗文化和神话传说为创作背景,结合AI、VR交互、裸眼3D等前沿技术,为游客提供立体炫酷的体验空间。”泰山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厚哲受访时说,整个参观过程是一场文化溯源之旅。

  自2024年“五一”开放至今,“泰山神启”跨维数字体验馆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尤其吸引对传统文化和仙侠主题满怀热忱的游客群体。

  古今交融、虚实结合,在数字化的加持下,传统文化变得“可亲可近”“可感可知”,正被赋予新的势能。

  泰山石敢当文化园将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与AI、MR等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出飞越泰山、英雄石敢当演艺等30余个文化体验项目;在国际文化大数据(泰山)产业城,数千年传承的壁画、字画、针织丝织作品等以全息投影技术重新演绎;泰山推出特色数字藏品,屡屡供不应求……通过创意驱动、科技赋能,泰山厚重文化破圈而出,站上时代潮头。

  【观察与思考】借势科技创新,泰安文旅行业的“含技量”“含智量”不断提升,衍生出更丰富多元的数智化产品、业态、服务等。古老的泰山见证了沧桑岁月变迁,而今又因科技创新焕发新生。

  创造文旅消费“新增量”,让“流量”变“留量”

  作为一座文旅名城,如何让游客来得了、玩得好、留得下,泰安多管齐下,用心用情做足了“留客”文章。

  2024年7月15日,对于来自四川省的游客周志玺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他第一次来到泰安,第一次乘坐“敢当号”直通车,便成了“泰山天平湖之星——第10000名游客免费游”活动的幸运儿,拥有了终身免费游览泰山天平湖旅游度假区内所有景区的权利。

  为进一步提升游客游玩体验,丰富旅游业态,2024年7月6日,泰安启动泰山天平湖游客中心,正式运行“敢当号”泰山直通车。游客可以从中心搭乘大巴一站直达泰山中天门或桃花源索道,获得“零换乘、一站式、省时省钱”的旅游体验。

  乘车上山,亦可“飞行观山”。随着“低空经济”的兴起,2025年1月1日,由泰安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与山东超音速航空公司联合推出的“飞‘阅’泰山云观泰安”项目正式运行。项目共设置3条主要体验线路,可让游客在直升机飞行体验中,以独特的空中视角领略泰山美景和石敢当文化,全方位提升游客游玩体验和观赏质量,实现旅游业态的再造升级。

  不给“游客流量”添“堵”,解决好停车问题是关键。2023年“五一”假期,泰安正式上线启用“泰山易停”城市级智慧出行平台。游客登录“泰山易停”小程序后,可查看景区附近停车场的名称、位置、泊位情况,提前规划行车路线。2024年,“泰山易停”智慧出行平台获评全省创新应用典型场景,泰安建成全国首个山岳类景区旅游客运服务标准体系。

  自去年以来,泰安从游客视角出发,打造泰山旅游“一件事”,实现泰山旅游“吃住行游购娱”智能化、便利化、特色化。泰山旅游“一件事”平台通过接入“爱山东”平台后,游客只需进行一次身份认证,便可使用“鲁通码”替代身份证,进山检票、索道购票及后续服务皆可“一码通办”,真正实现“一个码”畅游“一座山”。

  游人慕山而来,又因城而留。春节期间,肥城市孙伯镇五埠村通过引进非遗、打造民宿等方式,吸引游客16.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00余万元。2024年,泰安市多家民宿入选国家乙级民宿,入选数量占全省总数的 14.28%,高于平均水平 8.04 个百分点。

  泰安借“山”发力,“山城联动”,实现“流连忘返”。2024年,外地游客在泰停留时间突破2天、达到2.2天,同比延长10.4%。据携程大数据显示,在泰停留2到3天游客占比67.5%,高于全省20.7个百分点。

  【观察与思考】是否接得住“泼天的游客流量”,是考验地方文旅业态发展的关键标准。泰安深入做好“泰山+”文章,借势“山城联动”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增加优质文旅产品与服务供给,吸引更多外地人来泰安消费,丰富了游客体验感,提升了游客与景区粘合度,“游客“流量”得以真正变成“留量”。

  打造沉浸式“新业态”,特色项目盘活文旅资源

特稿|且以诗意共远方 泰安文旅何以借势腾飞?

  游客聚集天平湖广场,“打卡”央视跨年晚会主舞台。 记者 陈阳 摄

  《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播出后,泰山脚下的天平湖公园作为主会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紧抓晚会流量,泰安文旅部门策划136项文旅活动,推出4条冬游线路,不仅满足了更多寻求文化深度游和体验游的游客需求,也丰富了泰安旅游市场的产品供给,带动产业升级。

  元宵佳节,夜幕降临,东平大宋不夜城内一盏盏精美的花灯依次亮起,趁着假期,不少人专程从外地赶来,“一睹大宋盛世颜”。以市场化手段升级打造的东平大宋不夜城,年接待游客已突破300万人次。

  始于泰山,但又不止于泰山。2024年,“泰山+”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精品旅游产业集群。

  泰安在全年不间断推出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旅游节事活动,一批集空间游玩、非遗体验、古风歌舞演艺、文化社交休闲等为一体的新消费场景涌现,让年轻人“心向往之”。

  泰山国际登山节、国际旅行商大会等搭建起泰安与世界对话的桥梁;泰山新青年音乐节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乐迷在社交媒体上的点名表扬;2024第二届泰山动漫节吸引54.96万人次,近七成观众来自周边城市。

  他们在参展参会之余,还登泰山、游泰安,领略五岳独尊的锦绣河山,寻脉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节展的文旅消费拉动作用充分释放。

  立足本地文化资源禀赋,泰安持续推动文旅产业向重品质、重融合、重服务的方向转型升级。

  春节期间,泰安“红门路—岱庙—通天街”历史文化轴被璀璨的灯光点亮,承载千年历史文化的轴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市民游客提供主题文化特色鲜明的深度体验。

  依托泰山大剧院策划开展“艺术赋能”活动,借力来泰交流的国际高端艺术团队,深入城市、景区,与本地艺术团体交流互动。

  据泰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郑元介绍,2024年以来,举办各类艺术赋能活动13场,邀请244名国外艺术家和67名本地艺术家参与其中,开辟了地方中外文化交流的新渠道。

  泰安市凭借盘活现有优势资源,带动文旅大项目建设,着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文旅融合并非文化和旅游的简单叠加,而是如同用一缕缕丝线,把文化的底蕴、旅游的体验、人文的情怀紧密交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教授周郢说。

  【观察与思考】借势优势资源盘活,泰安精准定位,不断培育文旅新业态新场景,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只有加强融合创新,以新理念挖掘和整合资源,才能更好满足消费升级带来的新需求。

  泰安,这座传统与现代交融,烟火与诗意交织的城市,正以蓬勃的发展活力,谱写着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唱针落!战歌化作砍向侵略者的“大刀”

  • 走起!大橘带你打卡四季北京中轴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2025-08-01 10:17
今年是中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5-08-01 10:16
31日,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与电子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新一代信息工程科技 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备选清单》297项,其中约三分之二是首次提出。
2025-08-01 10:11
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两项国际标准《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3部分:直流断路器》和《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15部分:直流转换开关》近日正式发布。
2025-08-01 10:11
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
2025-08-01 10:10
六方金刚石的形成条件极为苛刻,人工合成最大难点在于高温高压下六方金刚石的形成能量高于普通金刚石,因此高温高压产物常以普通金刚石为主,而难以得到六方金刚石。
2025-07-31 10:27
当机器人不再只限于执行预设操作,而是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判断,具身智能或许将会很快在更多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投入应用,为人类的未来社会开创更多可能性。
2025-07-31 10:23
当前,高校应以人民为中心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
2025-07-31 10:20
“我们使用导航软件时,经常用到的信号灯倒计时读秒功能,正是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透传’的实时位置服务数据实现的。“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农机”“北斗+打桩机”……北斗系统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在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
2025-07-31 10:15
7月30日15时49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八甲火箭”)托举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直冲云霄,将其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7-31 04:55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