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春节假期刚过,备受瞩目的“新春第一会”——菏泽市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大会将改革创新“标红”,现场表扬先进,坚定信心,锚定后来居上目标,誓要以改革创新推动菏泽市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将“改革”置顶以创新驱动发展看一组数据,2013年至2023年,菏泽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从2075亿元、159.3亿元增长到4464亿元、316.5亿元,双双翻了一番,成为全省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地市之一。这些年,菏泽之所以实现快速发展,是“大胆干”“坚决改”“勇于试”的结果,是十余年来坚持改革创新取得的成绩。唯有改革才能破局开路,唯有创新才能弯道超车。当前,菏泽市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传统产业,骨干企业也多属传统行业。对此,菏泽以“新质生产力”为突破口,全力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攀升。近年来集中力量打造生物医药、高端化工、新能源等10条重点产业链,因地制宜培育13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比翼齐飞。事实也证明,菏泽走对了路。2024年,菏泽市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9.2亿元,预计7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3位。以转型优“存量” 以开放扩“增量”存量需要盘活,打破固有界限、激发潜在能量,然后再借助新技术的应用,让“老树发新枝”。针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菏泽提出“链条化”“数智化”“品牌化”“国际化”四大方向。以链条化思维来研究一个产业,分析优势是什么、短板有哪些。属于前端的,向原材料环节拓展,中端的向制造环节提升,后端的向深加工环节延伸。其次,对传统产业来说,品牌力就是生命力、竞争力。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品牌价值早已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名字,它更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发动机”和“方向盘”。尤其是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在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的商品海洋中,品牌是决定顾客目光能否停留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搭建好品牌服务平台、引育设计人才,叫响更多自主品牌,让更多的“菏泽制造”助力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才能为菏泽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持续注入新的活力。增量的基础是存量,增量也可以不断转化为存量。但没有增量的产生,存量将会老化停滞而失去出路。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不出海,就出局”是各方面的发展共识。而菏泽地处四省交界,是链接京津冀、长三角、山东半岛城市群和中西部地区的“十字”枢纽,对于传统产业转型深度融入全球、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具备独特区位优势和很大发展潜力。让企业家“站C位、当主角”近年来,菏泽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大抓产业发展、大抓招商引资、大抓营商环境、大抓经营主体,广大民营企业信心更强、底气更足,日益展现出稳步增长、向新而行的旺盛活力和澎湃动力,成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看组数据:目前,菏泽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超百万户,贡献了全市60%的生产总值、70%的税收、80%的创新成果和85%的就业。可以看出,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在这次新春第一会上,菏泽市再次隆重表扬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企业家,并首次将近年来全市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优秀青年企业家纳入表扬范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受到表扬的企业家们或是在主席台就座,或是在台下第一排就座。让企业家“站C位、当主角”,让企业家们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发展上有保障,这就是菏泽关心支持企业、尊重爱护企业家的社会氛围的真实体现。回头再看菏泽的营商环境,国企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全面完成,纵深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审即享”改革试点,“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扫码入企”“云监管”“一表通查”等举措持续推出……善“营商”方能“赢商”。菏泽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无疑让企业家吃下安心发展的“定心丸”。改革创新春潮涌,奋楫扬帆踏征程。从“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位次与体量的跃进,是菏泽奔向更广阔发展天地的底气与实力。现在的菏泽上下齐心,勠力奏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合唱”,必将在“突破菏泽”实现“鲁西崛起”这张答卷上为菏泽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