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爱东营讯 日前,在河口区六合街道五号水库旁,麦田泛着淡淡的绿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河口分局土地矿产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学文一边仔细检查麦苗的长势,一边认真记录着数据,“麦苗长得不错,证明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张学文所在的地块,属于五号水库南片区和庙二片区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建设规模3648亩,预计新增耕地1800亩,投资预算4877万元。项目于2022年10月开工,2023年12月完工,目前已完成了玉米、高粱的种植,种植效果良好。
“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曾经流传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民谣,道尽了盐碱地曾经的贫瘠。河口区地处黄河入海口,盐碱地多达69.72万亩,多为中、重度盐碱地,含盐量一般在10‰至20‰,个别地块甚至达到了40‰,这一度严重阻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盐碱地不是“无用之地”,而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9月,国家七部委批复了《山东省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方案》,涉及河口区6个片区7个项目,总规模1.03万亩,其中耕地后备资源0.91万亩,预计新增耕地4822亩。
近年来,河口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治理,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盐碱地综合利用之路。一方面,聚焦耐盐碱种业创新,努力让种子适应土地。依托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优势资源,引进科研院所优势力量和育种栽培专家,大力培育适应更高盐碱度的大豆新品种。建设黄淮海滨海盐碱地作物育种研究院、盐碱地综合育种实验室、种质资源库、种子智能加工厂,搭建资源鉴定评价与基因发掘平台。另一方面,聚焦技术推广带动,加大土地改良和育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对全区盐碱地逐步推广“双适应”新模式,推行“保姆式”土地托管服务,解决农民“不会干、干不动、不愿干”等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河口区共实施各类土地开发整理项目66个,总规模约46万亩,总投资约16亿元,新增耕地面积约14万亩。先后与青岛市、烟台市、泰安市、临沂市等11个地市达成耕地指标交易,为全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截至目前,成方连片的未利用地大部分已被开发为耕地和养殖用地,适宜开发为耕地的资源逐年减少。
“作为河口区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工作专班的牵头单位之一,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研究谋划,深入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不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资源基础。”张学文说道。
(记者 王文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