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兖州区龙桥街道龙桥社区百姓大舞台很是热闹,来自济宁市的宣讲团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讲解的有理有趣,兖州区的百姓宣讲团送上了移风易俗的经典案例,龙桥社区的文艺宣传队则把身边的好人好事编排成快板、相声,让群众喜不自禁、流连忘返。同样的宣讲内容、灵活多样的宣讲形式,在城乡轮番上演,为群众烹制了理论宣讲大餐,也成为这个初冬兖州大地的最美风景。
“理论宣讲切忌照本宣科,要把深奥的理论变成群众易懂的道理,身边人讲身边事,宣讲出‘新’,这样才能有理有趣,把党的创新理论装到群众脑子里。”兖州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孙锴表示。
兖州区在理论宣讲中,不断更新宣讲内容、创新宣讲形式,在“新”上下功夫、做文章,诠释世界观,解读方法论,宣讲新思想,论证新观点,归纳新办法。以“小故事”反映“大时代”、以“身边事”讲清“大道理”,紧密结合群众日常生活和城乡发展实际,借助生动的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党的好政策、好声音春风化雨滋润基层群众,推动理论宣讲在广大群众中不断走深、走实。
“这台4404型超大马力拖拉机,主要零部件都是我们的专利,有着自主知识产权,是各生产要素的最优集成,体现了企业创新创造能力,这就是新质生产力。”作为济宁市“劳模工匠宣讲团成员”,山东金大丰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蕾经常去企业、到工业技术学院,走到哪里就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新思想宣讲到哪里。她说,宣讲必须紧跟新时代,每当中央重大决策、政府惠民政策出台,宣讲员先学一步,融会贯通,自觉与身边实践相结合,把看似高深的理论变成浅显易懂的课件,这样的宣讲才有新意、接地气,群众听得懂、易接受。
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入心入脑、“飞入寻常百姓家”?兖州区打造了“‘兖’讲乐万家”理论宣讲品牌,采取专家讲、好人讲等形式,针对群众疑惑和需求,给予理论阐释和思想上的解惑释疑,开启心智,点亮心灯。
喜事中的天价彩礼、大操大办,丧事中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现象,成为群众的一大心结,针对问题,兖州区理论宣讲队下沉文明实践所、站,分享各具特色的村民公约,推广先进做法,介绍典型案例,群众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复制过来就能用,产生了积极效果。
“信安剧团”“家庭小剧场”等村庄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新风颂》《彩礼风波》《婆媳互夸会》等10多个系列小戏小剧,以相声、曲艺形式,倡导破除陈规旧俗,倡树文明新风,通俗易懂、诙谐幽默,与群众产生心灵碰撞,引起强烈共鸣,同时也化作了群众的自觉行动。
兖州区力求宣讲让群众信服,推动群众自觉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见到实效。11月1日,兖州区成立了由村支部书记、红白理事会成员、“五老”新乡贤等组成的20人的“移风易俗”百姓宣讲队,轮流到各镇(街道)宣讲,产生积极反响。
“这都是俺身边德高望重的人,他们讲的俺信,尤其在村里的带头作用让俺心服口服。”新兖镇夏庙村会计齐俊杰说道。
“咱都是在村规民约上签字画押的,说话得算数,你突破260块一桌的标准,这个口子不能开。”前几天,漕河镇薛朱刘村红白理事会负责人薛启富在商量亲人丧事办理时耐心给亲友们解释。
“鲁绣是‘八大名绣’之一,其特点是风格粗犷,质感逼真。而咱们的‘兖绣’讲究生动、细腻,给人回味无穷、艺术震撼。”提到“兖绣”,济宁市级非遗项目“兖绣”传承人张娟打开了话匣子,向非遗爱好者讲述着弘扬传承非遗文化的心路历程,现场群众啧啧称奇,纷纷报名做“兖绣”传承人。
“知行合一、‘讲’‘做’一致,成为兖州区理论宣讲的突出特色,而主题和内容新颖、形式灵活走心入脑并让群众信服,正成为推动理论宣讲走深走实的新路径,对此,我们信心满满,将长期坚持下去。”孙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