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南黄家庄村位于山东省沂水县龙家圈街道驻地西北20公里处,地处跋山水库腹地,三面环水。这个只有162户、510口人的小村,却头顶省级景区化村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两顶“桂冠”,其中深藏着怎样的创建密码?
乡村振兴之路上,强调辨识度的“主题乡村”纷纷登场亮相。“主题村”如何因地制宜,突出主题定位,植入发展纵深?沂水县龙家圈街道南黄家庄村用乡愁定义乡村未来,以乡愁破题,快速切入乡村发展的纵深。
沿着龙张路进入山清水秀的南黄家庄村,映入眼帘的是崮下湖畔露营地广场,广场占地约7000平,绿草如茵,游人如织。出人意料的是,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地,满目荒芜萧条。今年4月份,临沂市中心医院市派第一书记肖兴宾驻村后,根据龙家圈片区联合党委总体发展思路,突出乡愁主题,抓住红色印记、移民足迹、山河之美和乡愁记忆四条主线,打造旅游度假目的地。
木门、泥墙、石板路、大红灯笼……走在南黄家庄大街小巷,沂蒙元素扑面而来,呈现出原汁原味的沂蒙乡愁记忆。漫步灵泉湖畔,2.6公里沿湖观光步道杨柳依依、天蓝水碧、岸绿峰翠,一个“美丽乡愁”打卡地呈现眼前,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客流量比去年猛增200%,高峰期每天近万人,崮下湖畔露营地广场更是游客爆满,吸引了摄影爱好者和婚庆公司来此取景拍摄。
如果说好山好水吸引了客流量,那么,怎样才能让游客留下来,把客流量变为消费“留量”?
当乡愁成为旅游产业的主题,民宿自然就被提上日程。村党支部领办成立南黄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通过闲置宅基地、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与沂水城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盘活闲置宅基地15套,发展“崮浪屿”民宿旅游项目,建设民宿12家、渔家乐2家、亲子乐园、垂钓平台、莲藕园各1处。但随着游客流量的暴涨,现有民宿远远不能满足游客需求。驻村第一书记肖兴宾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了180余万资金,在村里规划新建4套高档民宿,目前正在建设中。
酿一杯乡愁的酒,留住远方的客。肖兴宾来来回回跑遍县城的30多家酒店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对接洽谈,最终与沂水城投和金士顿酒店达成合作协议,盘活了一家停业已久的餐饮店。随着游客流量的激增,曾经关门闭户的饭店红火起来,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一桌难求。
采摘,让游客走进田间,进一步拉伸了旅游链条。充分利用村里260亩高效林果生态农业园,带动发展采摘园12家,实现了农文旅的深度融合。果品不仅卖得快,而且卖得好,亩均效益提高了20%。
用乡愁定义未来,南黄家庄以文化的名义。
“走宽街窄巷,听家长里短。厚厚的石板铺成诗行,大红灯笼迎风晃。”近期,一首《南黄谣》传遍沂水两岸。以文化的名义,南黄家庄村为乡愁注入厚重的内涵。
唐砖、古碑,村委大院前的古文物院落正在施工,占地约200平,计划投资15万元,围绕古文物打造一个历史文化广场,让文化生根,把乡愁拉长。
文物的开发与保护,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乡愁连续不绝。在红色印记方面,南黄家庄村新打造了红色历史展馆,项目投资15万元;今年又对移民史展馆进行了改造提升,丰富时代内容。两个展馆,成为沂水县有名的党性教育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吸引众多团体前来进行红色研学。
用乡愁定义乡村未来,南黄家庄村奔上发展快车道。据临沂市中心医院市派第一书记肖兴宾介绍,目前全村已形成以文化休闲为主调,涵盖采摘、垂钓、餐饮、民宿、红色研学、会议、娱乐等多种元素交融的特色休闲旅游布局,今年预计年吸引游客达20余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过20万元。吸收25名村闲余劳动力加入合作社,不仅满足了各产业项目运营,每年还能给这些家庭增收约3万元。(通讯员田宝宗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