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文旅消费“奔县”潮流之下,为以县域为代表的特色小城带来无限机遇。而面对这一趋势,区位资源相对处于下沉位置的小城,该如何才能破冰出圈,成为游客蜂拥而至的目的地?
通过聊城临清市的黄金周文旅答卷,或可窥见一种必然的路径。
对临清文旅人而言,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黄金周,是既兴奋又紧张的一周。
当地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0月7日,当地重点景点监测游客达到41万人。其中,东宛园景区客流量屡创新高,日均入园游客数量达4万人次;运河钞关景区凭借独特的文化禀赋成为假日旅游市场“新宠”,最高日接待游客过万人;在城区体验美食游客更是无以计数。
让当地尤为振奋的是,根据文旅局、临清交警、临清商务和投资促进局等部门的官方监测:假期期间,临清城区外地牌照车辆超过总车辆的50%;临清全域酒店满房率几近100%;多数餐饮场所满座率几近100%,翻台率300%以上;特色早餐店排队时间长达1小时以上;来自北京、天津、青岛、济南、河北、河南、西安、威海等市外、省外游客占比超过60%……
外地游客扎堆是梦寐以求的理想结果,也是骤然而至的天然压力。当地官方人士坦言,这对临清文旅来说,无疑又是一场“大考”。
幸运的是,临清“应考”自如: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每个点位都有一个县级领导带队驻点,宣传、文旅、公安、交警、商务、综合执法、市场监督、消防、应急、卫健、新华路街道、文商旅公司等多个单位、部门协同作战,全天候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游玩体验。社工、团委等部门还组建了多个志愿服务站,临清城里,志愿者们随处可见。
临清的文旅消费热潮不是天然形成的。正如当地文旅部门有关负责人所言,没有突然的爆红,更没有偶然的“泼天流量”。临清文旅消费火爆的背后是多年耕耘沉淀的结果,是政府和市民协同一体的结果,是全网矩阵推介的结果,是一次次重大营销活动推动的结果,是专业团队有高度、接地气创意策划和落地运营的结果,更是全城、全域、全民自觉自发、凝聚一心的结果。
一边是延宕了千百年的运河文化,一边是沉淀了近两年的系统营销。立足自身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系统打造区域特色IP是临清文旅出圈的成功密码。
内容供给上,倾力做到丰富与精彩。文化和美景搭台,美食和活动唱戏,全方位满足不同客群的文旅消费需求。
假日期间的临清街头,戏剧展演、非遗项目、演艺演出和特色美食,体验场景随处可见。临清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维华介绍,单单是东宛园景区节庆期间就推出了数十个沉浸式主题演艺和大型灯光秀、大型烟花秀,国棉1960·文化创意园等分会场连续7天的特色演艺、主题音乐会,露天电影、大型篝火晚会等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文旅产品的多元供给不单单是节庆假日。据介绍,自去年4月起,临清从“首届戏剧美食文化节”出发,以“文化+美食”“景区+美食”为主轴线,接连推出“非遗美食文化节”“戏剧美食文化季”“冬游临清贺年会”等数项大型系列活动,运河钞关、临清舍利宝塔、鳌头矶、东宛园、国棉1960文创园等多个景点联动,全城各大美食城、餐饮商家联动,为数百万游客奉献了一场场独具临清特色的文化、美食和旅游多重体验。
文旅服务上,诚心诚意来“宠客”。
孙维华直言,在“宠客”这条路上,临清文旅一直不遗余力。当然,“宠客”不仅仅来自官方,更多来自“让食、让景、让路”于客的临清市民。
据了解,假期伊始,一份充满了温暖和烟火气的倡议书传遍了临清。上面写道:“像什香面、八大碗、砂锅、烧麦、羊汤、豆沫等特色美食,有些游客这几天驱车数百公里只为吃上这—口,我们坚决不能让外地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这不是咱临清人的待客之道。”
倡议书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很多市民出行从驾车改为电动车、自行车,将道路和停车场让给外地游客,并在家就餐,将大街小巷的餐桌让给来临游客。”孙维华说,在临清,好客、让客的凝聚力变成了一个个暖心的画面,形成了新的“临清现象”。
品牌传播上,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和主流资讯平台,以立体化互动性传播助力区域品牌破圈出圈。
据当地的不完全统计,刚刚过去的黄金周假期,各大主流媒体、社交媒体、自媒体关于临清文旅的报道和推送总量逼近万条,曝光总量过亿人次。其中,数十位网络达人的集中采风报道,更是助力临清文旅声名远播。
规模化、高频次的内容传播,也成为沟通官方与民意的有力渠道。搜索各大社交媒体的关于临清旅游的视频和评论可见,市民和游客普遍都在诉说着满意与感谢,真正实现了“双向奔赴”。
的确,没有突然的爆红,更没有偶然的“泼天流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份来自临清文旅的黄金周答卷,对其他县域而言也是宝贵的样本与经验。
(大众新闻记者 石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