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0日,“强链惠企·质享山东”山东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媒体行启动,来自全国及省内近30家媒体记者走访济南、淄博、潍坊、青岛、泰安五个地市,聚焦质量强链、品牌建设、放心消费、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深入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一线,实地探访山东推动质量强省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案例,深入报道山东省市场监管系统在推进质量强链、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健全完善质量政策措施,提升质量技术能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
在全球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标准化作为连接创新与市场的桥梁,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山东,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的重要省份,自获批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以来,以高站位、强举措、深融合为引领,全面推动标准化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全国标准化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山东模式”。
自2022年山东省正式启动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以来,全省上下积极响应,深入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构建标准化创新发展格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激发了标准化创新活力。试点期间,标准化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创新效率大幅提升,重点产业链企业标准化意识显著增强,标准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山东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积极承接国家标准化建设任务,设立了一系列省级标准化创新发展重点项目,部署多项省级地方标准和标准化试点项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标准支撑。
多措并举 标准化与科技创新战略协同发展
为深入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山东联合省科技厅等部门,出台了《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战略协同若干措施》,明确了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路径和举措。通过加强标准化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的应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先进标准,加速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主要从建立标准化与科技创新战略协同发展机制、建立科技创新标准化平台体系、完善新型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价机制与服务体系、加强组织实施等方面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战略协同发展,对进一步建立技术研发、专利创造、标准研制一体化发展机制,完善新型技术标准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提供了方向和方法路径。
搭建标准创新平台 突破标准专项
山东省积极推进国际、国家核心技术标准创新平台的建设,实施优势技术、前瞻技术领域标准突破专项,争取“IEC电力机器人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磁悬浮动力技术基础与应用标准化工作组”等国家标准创新平台设立山东,为推动山东省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规则优势和竞争优势搭建平台。
建设产业技术标准研发平台,聚焦全省重点产业链,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标准化合作平台,在全国率先设立32个省级技术标准创新中心、56个共性技术标准创新平台,培育56家标准创新型企业,不断推动市场主体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应用融合发展。设立驻鲁国际、国家技术标准组织服务平台,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标准制定专项和“发展、优势、突破”产业链协同标准递进培育工程,开展11条标志性产业链企业联合标准研究,有力促进了标准化集成创新、链式发展。
绿色生态 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战略任务,聚焦山东省重点产业链,汇集各类标准创新主体和资源,统筹谋划,加快重点领域各类标准的研制和立项工作。
强化新型工业化标准引领,聚焦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6997”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标准化强链工程,以标准助力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开展城市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健全产业标准体系,加强标准攻关,推广标准应用,以标准提升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现代化工业体系延链补链强链。
强化乡村振兴战略标准支撑,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标准支撑工程,制修订现代农业产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2000余项,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23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个,国家农业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10个,全领域乡村振兴标准体系加快形成。
强化海洋标准化建设,围绕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装备等领域,主导和参与制修订海洋领域国家标准224项,行业标准386项,发布并实施省级地方标准278项。批准成立了山东省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山东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港口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成功争取了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202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海洋负排放与碳中和工作组(ISO/TC 8/WG 15)成功落户山东省。
强化社会治理领域标准保障,在交通、教育、体育、文化、养老等16个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制定地方标准213项,建成国家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4个,有效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优质、公平普惠。同时,加强安全生产领域标准供给,发布实施地方标准35项,筑牢保障安全标准底线。
推动市场标准发展。加大团体标准培育力度,组织开展团体标准能力评价试点工作;持续推动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深化企业标准“领跑者”和对标达标行动,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山东省企业公开的标准数量、企业标准“领跑者”数量、对标达标结果数量、团体标准数量均居全国前列。目前6.7万余家企业公开产品标准48万余项;543项标准进入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7000余家企业发布对标结果2.6万余项;500余家社会组织公开团体标准4800余项,以企业标准、团体标准为代表的市场标准活力不断激发。
截至目前,全省共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0121项、行业标准13206项,发布地方标准3266项,承担国家标准化技术组织52个,建设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757个,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力促山东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 高水平举办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
2023年6月8日至9日,山东省政府、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在青岛共同举办了2023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大会的高水平成功举办,是山东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有力推动了绿色低碳国际和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提升了中国标准化国际化能力水平,推进了中国标准制度型开放的进程。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鼓励省内单位争取国际标准组织、参与国际标准研制,目前,山东省单位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组织11个,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04项。其中,参与制定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估(MEIA)-海底区海洋沉积物调查规范-间隙生物调查》《工业自动化应用的工业互联网系统功能架构》《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食品保鲜》等多个国际标准,为山东省开展海洋调查、工业互联网、家用电器等领域的多边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标准保障。
支持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积极承揽国际项目,在“土耳其ERDEMIR公司4号焦炉及化产工程总承包(EPC)项目”等多个海外工程中应用中国标准,取得显著成效。
完善标准化人才引育用机制
成立山东省标准化高端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国家标准委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建立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与山东省标准化高端专家咨询委员会联络工作机制,有效对接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资源,首批引入12名高层次标准化专家(其中5名院士)。国标委指导支持建设“青岛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在2023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期间,基地与ISO、国标委续签培训合作协议,明确2023-2025年培训目标和任务。目前已累计培训标准化工作人才2000余名。组织开展标准化高端专家“山东行”活动,邀请国际、国家标准化专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提出实施路径,推动企业将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快速转化为先进标准,更大程度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山东省通过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的实施,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标准化工作水平,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山东省将继续深化标准化改革,以标准化为引领,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