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推进校企合作 实现“双向奔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推进校企合作 实现“双向奔赴”

来源:经济导报2024-09-02 21:55

推进校企合作 实现“双向奔赴”

  三年学制包含半年实训期,在这期间,东营市技师学院的学生可以到市内的各大加工制造企业实训。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了供需的双向奔赴,也让东营市技师学院的职业教育探索路径越走越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近年来,山东东营市技师学院以深化校企合作、构建职业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发展格局为目标,突破深化产教融合根本性问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讲解注意事项、打开3D打印设备、专业辅导授课……东营市技师学院智能制造系机械加工专业教师魏龙翔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教学。“近年来,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应用前景广阔。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们特意开设了这个专业。”魏龙翔介绍道。作为优秀留校毕业生,魏龙翔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技术能手”“东营市首席技师”等称号,指导的学生获得省级一等奖3人、二等奖2人、省级银牌1人、铜牌1人,培养出山东省技术能手3人、东营市技术能手3人。

  “成绩的取得,根本就在于学校一直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魏龙翔举例说,三年学制包含半年实训期,学生可以到科瑞、胜机、嘉扬等东营市内各大加工制造企业实训。依托东营加工制造业链条完善、基础良好的优势,学生到企业实训,既积累了技术经验,又明确了职业规划,很多学生毕业后顺利留在了实训企业工作,实现了多方共赢。除了学生之外,老师也要定期参加实训。魏龙翔本人就一直参与东营市技师学院与嘉扬合作的项目,边实训边教学,对于提高实操能力和专业技能大有裨益。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东营市技师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持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做实“订单培养”,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构建“一专多企”“一班一企”“多专一企”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格局。密切与国企联系,先后与市财金投资集团、市国有资本投资集团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引企入校成效显著,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入,校企共建精密铸造技术研发中心、3D打印技术服务中心、黄河口地方菜研究所、海洋生物化工研发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建有比亚迪新能源产业学院等平台4个,师生参与各类产品开发300余项,提供技术支持20余项。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了供需的双向奔赴,也让东营市技师学院的职业教育探索路径越走越宽。据统计,学生在一类大赛获国家级奖项6个、省级奖项164个,1名学生获评全国技术能手,9名学生获评省技术能手,25名学生获评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多名学生因大赛成绩优异被公办院校录取为正式在编教师。先后为社会培养输送毕业生3.2万余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获评齐鲁最具就业竞争力十佳技工院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持‘创新、开放、共享、服务’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一流职业院校总体目标,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发展能力,努力为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东营市技师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常胜说道。

  (倪芳 张素英 王静)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