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高密市首推“四类班次”同步开课拉开帷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高密市首推“四类班次”同步开课拉开帷幕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2024-06-04 20:49

  和往年相比,这一次开学典礼现场更为热闹——科级干部“干将锻能”班、中层干部“中坚蓄能”班、年轻干部“雏凤增能”班、党员干部“先锋赋能”班同步开课,在历次主体班次中这还是第一次。

高密市首推“四类班次”同步开课拉开帷幕

  “共性+个性”,系统设计培训模块

  “党员干部、‘黄金五年’培养期干部、中层干部、科级干部,无论哪支队伍,只有不断更新思维理念、革新知识体系、焕新能力状态,才能不辱使命,成为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开创新局面的主心骨和领头人。”高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唐召康表示。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党员干部所处的不同成长阶段并非相互独立,而是步步递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需要“一盘棋”统筹考虑,做好系统化整体设计。

  高密市聚焦全员学习、终身学习,从顶层设计出发,突出“共性要求+个性需求”相结合,着力打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四类班次”,全面构建“理论武装+项目实训”“通识必修+专业选修”“课堂讲授+基地观摩”的联合培训体系。在课程设置上,突出理论教育、党性教育、高密经济社会实践3个重要模块,不仅精心安排了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融圈发展、乡村振兴等专业能力培训课程,还设计了“说高密好、对高密亲、为高密干事”大调研、大研讨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参训学员的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

  “精准+精细”,分类打造培训班次

  当前,高密发展优势机遇叠加,全面融入青潍一体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迫切需要根据不同干部特点,分层次研究方案、分类别匹配资源、分领域靶向赋能,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这次举办的四类班次,精准围绕事业发展需要,精细匹配干部成长需求,为帮助干部提升能力本领搭建了重要平台。”高密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吕春芳说。

  科级干部“干将锻能”班,主要培训近三年未参加主体班次培训的科级干部,分为科级干部进修班、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两大类,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潍坊市委工作安排的重要抓手,也是着眼提升全市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和高质量发展本领,为建设“更好潍坊”贡献高密力量的重要支撑。

  中层干部“中坚蓄能”班,主要是各部门单位40岁以下的中层干部,聚焦“赢在中层”主题,引导中层干部强化理论学习、加强政策研究、加快知识更新,增强中层干部的领衔攻坚和统筹协调能力,助力“中层”向“中坚”加快转变,培养一支充满活力、堪当重任的高素质中层干部队伍。

  年轻干部“雏凤增能”班,主要是着眼于“黄金五年”培养期,专门为年轻干部创设的成长实训营,参训学员是从参加工作4-5年的年轻干部和35岁以下的副科级干部中推荐出来的,集中培训结束后,还要继续参与揭榜挂帅、上下交流、一线历练等为期1年的实训行动,为各系统、各战线事业发展储备一批充满朝气、蓬勃向上的生力军。

  党员干部“先锋赋能”班,主要是扎实开展党员进县级党校培训,进一步丰富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提高党性修养,凝聚思想共识,引导党员补足精神之钙,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高密篇章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集中+分散”,不断延伸培训半径

  “四类班次”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学员需求,延伸培训链条,丰富培训形式,打造了“四堂+两校”特色化、多元化课堂模式。“在示范讲堂环节,市领导从区位优势、战略规划、产业布局等层面描绘了临港经济区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进一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和格局,下步我要积极争当优秀学员,争取机会到共享学校继续培训,学习更多领域专业知识,立足岗位作出更多贡献。”潍坊(高密)临港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规划建设科科长徐鹏说。

  集中培训有“四堂”,即“示范讲堂”“先锋讲堂”“局长讲堂”“业务讲堂”。第一期主体班次在师资配备上,不仅邀请了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潍坊市委党校教授、潍坊市直部门领导专家传道授业,还专门邀请了5位县级领导,2位“敢为先锋”,6位部门主要负责人、12位业务骨干进党校授课,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

  分散培训有“两校”,即“共享学校”“青年夜校”。着眼于破解集中培训“学时一阵子、过后老样子”的难题,探索打造“共享学校”模式,将高密市类比为一所综合性高校,各职能部门就是各专业院系,推动各部门每月至少安排1期机关学习,面向主体班次优秀学员、乡镇干部、年轻干部、业务相关部门干部开放,实现课程同享、理念同频,打造开放式、共享式培训新模式。聚焦年轻干部自我提升需求,开辟“兴趣培训”新赛道,依托老年大学打造“青年夜校”,开设紧扣青年特点、热门时尚、实用有趣的17门课程,如日常美妆、有氧健身、自媒体短视频、架子鼓等,最大化贴合青年人实际,着力营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

  学习培训,需要的是水滴石穿的精神、厚积薄发的过程。高密市的“四类班次”将激发新活力、孕育新动能,让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党员干部充分汲取养分,在创新实干奋进之中,为建设富强和谐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临港新城作出更大贡献。(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都镇强)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