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日照:护好一处湾 造福一座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日照:护好一处湾 造福一座城

来源:大众日报2024-05-28 17:11

  本报记者 栗晟皓 本报通讯员 王洁 王颖

  初夏的日照海滨,阳光明媚,微风习习。从日出东方灯塔广场向北,绵延2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直通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蓝天白云下,海浪轻拍,鸥鸟翩跹。绿道旁,鲜花盛开,绿树成荫,与碧蓝的大海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5月25日,正值周末,张北湾南端的太公岛湿地公园里游人如织。与阳光海岸绿道相连的一座弧形飘桥上,不时有散步或骑行的市民和游客驻足停留,或是打卡拍照或是远眺赏景,惬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阳光海岸绿道和沿途的海湾风景太美了!我和朋友今天专门带着自行车来骑行体验,等到暑假,再带着孩子和家人一起来。”来自河南的游客王丽娜笑着说。

  殊不知,眼前这幅美景的前身竟是一片300多亩的废弃虾池子和烂泥滩。近年来,日照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打出“联动净湾、生态活湾、协同护湾”组合拳,日照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以建设“海湾环境高质量、生态系统高水平、亲海空间高颜值、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的“三高一强”美丽海湾为目标,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开展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坚持左右岸、上下游、陆地海洋统筹抓,完成了1379个入河排口、1573个入海排口的整治工作,让近岸海水优良率常年保持在100%。优质的海水水质,吸引了不少水产种苗企业落户日照,例如中国对虾,每10只就有7只种苗源自日照。

  如果说张北湾是日照美丽海湾的“颜值担当”,那海龙湾便是日照美丽海湾中的“新秀”。虽然这处海湾还没有对市民和游客开放,但从前期的各种航拍影像中已经可见一斑。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一道弧形的挡浪堤从岸边延伸到海里,碧蓝的海水与细软的金色沙滩相映成趣。这是全国首例港口工业岸线退港还海工程,累计整治修复岸线1882米,恢复沙滩近46万平方米,昔日的“黑煤场”变成了金沙滩。

  在海湾修复的同时,日照市将海滨绿道建设融入其中,为市民和游客打造更多近海、亲海空间。日照市住建局以绿道为脉络,编织“八横、六纵、三带、一线、百节点”的城市慢行系统网,为市民和游客绿色低碳出行、日常休闲娱乐创造更多便利、提供更多空间。通过海滨绿道穿针引线,将城区道路、景区景点、广场绿地、旅游小镇连接在一起,构建起一条条独具魅力的生态风光带。33.8公里的山海风情绿道与阳光海岸绿道自然连接、交相辉映,串联起“山、海、林、城”,成为精致日照的崭新名片。

  绿道不仅让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持续改善,还成了日照市全域旅游之道、融合发展之道、乡村振兴之道。优越的海资源被“串进来”,提升了城市发展的品位。在绿道沿线,每年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马拉松和自行车赛、健步行等20余场。每当旅游旺季,沙滩上还会举办演唱会、音乐节、啤酒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今,在日照海滨,“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景随处可见。随着岸线湿地生态系统的日益恢复,日照海滨的生物多样性大幅提升。素有“神话之鸟”之称的中华凤头燕鸥等50余种鸟类在此迁移、越冬、繁衍。1月11日,3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在海龙湾捕食嬉戏,这里成为海洋生物新的家园。在4月3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美丽海湾建设提升工作方案》中,日照市被列为全国7个全域创建美丽海湾的试点城市之一。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举行

  • 扎根山村的“姐妹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