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日照:护好一处湾 造福一座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日照:护好一处湾 造福一座城

来源:大众日报2024-05-28 17:11

  本报记者 栗晟皓 本报通讯员 王洁 王颖

  初夏的日照海滨,阳光明媚,微风习习。从日出东方灯塔广场向北,绵延2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直通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蓝天白云下,海浪轻拍,鸥鸟翩跹。绿道旁,鲜花盛开,绿树成荫,与碧蓝的大海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5月25日,正值周末,张北湾南端的太公岛湿地公园里游人如织。与阳光海岸绿道相连的一座弧形飘桥上,不时有散步或骑行的市民和游客驻足停留,或是打卡拍照或是远眺赏景,惬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阳光海岸绿道和沿途的海湾风景太美了!我和朋友今天专门带着自行车来骑行体验,等到暑假,再带着孩子和家人一起来。”来自河南的游客王丽娜笑着说。

  殊不知,眼前这幅美景的前身竟是一片300多亩的废弃虾池子和烂泥滩。近年来,日照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打出“联动净湾、生态活湾、协同护湾”组合拳,日照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以建设“海湾环境高质量、生态系统高水平、亲海空间高颜值、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的“三高一强”美丽海湾为目标,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开展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坚持左右岸、上下游、陆地海洋统筹抓,完成了1379个入河排口、1573个入海排口的整治工作,让近岸海水优良率常年保持在100%。优质的海水水质,吸引了不少水产种苗企业落户日照,例如中国对虾,每10只就有7只种苗源自日照。

  如果说张北湾是日照美丽海湾的“颜值担当”,那海龙湾便是日照美丽海湾中的“新秀”。虽然这处海湾还没有对市民和游客开放,但从前期的各种航拍影像中已经可见一斑。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一道弧形的挡浪堤从岸边延伸到海里,碧蓝的海水与细软的金色沙滩相映成趣。这是全国首例港口工业岸线退港还海工程,累计整治修复岸线1882米,恢复沙滩近46万平方米,昔日的“黑煤场”变成了金沙滩。

  在海湾修复的同时,日照市将海滨绿道建设融入其中,为市民和游客打造更多近海、亲海空间。日照市住建局以绿道为脉络,编织“八横、六纵、三带、一线、百节点”的城市慢行系统网,为市民和游客绿色低碳出行、日常休闲娱乐创造更多便利、提供更多空间。通过海滨绿道穿针引线,将城区道路、景区景点、广场绿地、旅游小镇连接在一起,构建起一条条独具魅力的生态风光带。33.8公里的山海风情绿道与阳光海岸绿道自然连接、交相辉映,串联起“山、海、林、城”,成为精致日照的崭新名片。

  绿道不仅让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持续改善,还成了日照市全域旅游之道、融合发展之道、乡村振兴之道。优越的海资源被“串进来”,提升了城市发展的品位。在绿道沿线,每年举办国家级、省级、市级马拉松和自行车赛、健步行等20余场。每当旅游旺季,沙滩上还会举办演唱会、音乐节、啤酒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今,在日照海滨,“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景随处可见。随着岸线湿地生态系统的日益恢复,日照海滨的生物多样性大幅提升。素有“神话之鸟”之称的中华凤头燕鸥等50余种鸟类在此迁移、越冬、繁衍。1月11日,3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在海龙湾捕食嬉戏,这里成为海洋生物新的家园。在4月3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美丽海湾建设提升工作方案》中,日照市被列为全国7个全域创建美丽海湾的试点城市之一。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