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春年味足 来蓬莱戚继光故里体验“大明风华梦”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新春年味足 来蓬莱戚继光故里体验“大明风华梦”

来源:大众网2024-02-18 18:03

  新春年味足、文化来增色 来蓬莱戚继光故里沉浸式体验“大明风华梦”

  中国人过年,过的是辞旧迎新的“时间之年”,更是向上向善的“文化之年”。走在蓬莱街头,最让当地群众引以为傲的,是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活力。作为戚继光故里,中国人候鸟归乡般的团圆情结与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家国情怀千百年来滋润着这片土地。

  2024年2月2日至2月24日(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蓬莱市戚继光故里举办“戚府里新春嘉年华”主题活动,5大版块、6大系列活动、20多组好戏,为广大市民游客献上独具仙境特色的文化年、欢乐年、团圆年、幸福年。

新春年味足 来蓬莱戚继光故里体验“大明风华梦”

  古城新貌年味儿足

  新春灯会、大明市集、国风戏台、古城定向赛、摔碗酒、开城门、儿童剧、情景剧、游园会…今年“戚府里过大年”系列节庆活动,不断在继承中加以创新发展,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让活动形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呈现传统年味浓郁、文化气息浓厚、供给丰富、便于参与的新春文化盛宴。

  年俗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团圆、修睦、敬老、爱幼等。登州的“年味”,在戚继光故里景区里体现的最淋漓极致。

  大年三十景区演艺极乐盛宴拉开了系列欢庆序幕。国风戏台、磨盘古街、戚府后花园,四处专建舞台和十几处移动场景,让游客处处所到皆能观景看戏。盘卧在鼓楼城墙的发光生肖龙、中国鼓敲响龙年福气、巨型龙门等民俗“打卡点”,也可以让游客们解锁古风潮In美照。

  古城格局依旧,文脉遗存赓续。最出圈的当属“开城仪式”,听开城赋,赏开城舞,抛喜糖,讨彩头,去戚府门旁的摔碗酒区域喝上一碗福酒,挂上一枚福牌,游客可领略独特壮观的文化盛典。

  “开城仪式升级改变,在结构上更加紧凑,规模上更加宏大,让游客有满满沉浸感,更融入戚家军威武之风,表现出蓬莱人民的欣欣向荣。”蓬莱阁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殷炜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登州处处流传着戚继光的故事,在许多人心里,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名将,代表着中华文明的脊梁,其英雄的形象早已深植于中国文化土壤中,对中华儿女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激励和鼓舞。“因此,2024年龙年春节,我们希望游客可以在戚府里过一个有着‘年味儿’的春节,让传统文化和欢乐祥和深入人心。”

新春年味足 来蓬莱戚继光故里体验“大明风华梦”

新春年味足 来蓬莱戚继光故里体验“大明风华梦”

  文化活动增色新春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节日活动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让春节既温馨又放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题中应有之义。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文艺活动,不仅能烘托节日气氛,为团聚增色、为亲情添暖,也有利于刺激需求、拉动消费,让人们在节日里尽情休闲。

  今年的“戚府里新春嘉年华”精心设计了演艺内容,国风系列文艺演出、经典戏曲展演、儿童剧情景剧专场巡演等精品演艺,形成“一线多游”产品,市民和游客可以沉浸式游逛市集、观灯赏花、登高祈福、迎春闹春,体验北方特色的传统年俗。

  据介绍,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初五,戚府里“国风戏台”会邀请戏曲名家演绎京剧、四川非遗文化川剧变脸、相声、杂技。高6米的生命树、长6米的福船、古风灯笼天幕、唯美的灯笼墙、巨型龙,在夜幕降临时,璀璨花灯闪耀夜空,火树银花装点枝头,处处古风古韵,灯火流转,美轮美奂。

  打造具有民俗特色的消费新场景,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体验,也把春节即将到来的仪式感“拉满”。现场开设非遗市集专区,手工龙灯、提花灯、手工面人、非遗糖画、糖人、葫芦烙画,将中华非遗文化融入了年味儿,用“展示+互动”的呈现形式,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感受传统年俗文化带来的乐趣。同时,杠子头火烧、鲅鱼水饺、布老虎、胶东花饽饽、仙境古船,分布于非遗工坊街的蓬莱非遗代表性项目这个春节也将焕新登场,真正让美食、美物、美景轮番登场,让游客和市民感受到明朝登州的繁华市井,现场呈现一场能吃、能看、能品、能玩的大明市集。

  “热闹喜乐的民俗文化活动彰显着东方的审美品格,也凝结着中国人矢志不渝的生活理想。对春节的重视与传承,不仅因为其中蕴含着‘家’的价值,还有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与期盼丰收和平的重要理念。”殷炜琳谈到,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碰撞出灿烂的火花,推动戚继光故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日益成为蓬莱弘扬戚继光精神的重中之重。

新春年味足 来蓬莱戚继光故里体验“大明风华梦”

  文旅融合激活新动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厚积薄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正通过文化“两创”新路径,为蓬莱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蓬莱原是登州府驻地,戚继光的故居就在这里,他在东南沿海十多年抗倭寇的英雄事迹是这座美丽海滨城市人们的骄傲。殷炜琳介绍,戚继光作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将帅诗人,自戚继光五世祖戚斌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一职起,历代戚氏族人皆聚居于登州。

  “戚继光里景区坐落在原登州府城中心地带,北边靠近府署衙门,南面是府学,东面有鼓楼和基督教堂,西边有马神庙和关帝庙。如今,除了东边的鼓楼和基督教堂外,还保留有明代嘉靖年间的两座御赐牌坊和崇祯年间修建的戚家祠堂,都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更好的弘扬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蓬莱市委市政府于上个世纪末对戚继光故里进行了保护性的开发建设,2000年全部竣工并对外开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殷炜琳表示,蓬莱各地在不断探索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方法路径。戚继光故里景区也从理念创新到产品换代,从场景打造到服务提升,真正实现文化资源、旅游业态的“情景交融”。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戚继光故里景区用诚意致敬英雄,用热情欢迎游客,用传统文化为游客打造了一场梦回登州的大明风华志。

  打响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品牌,需要深挖文化资源,讲好时代故事,如何进一步丰富戚继光故里文化内涵成为一道时代思考题。蓬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蓬莱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是远近闻名的滨海旅游城市,自然之美与人文风情相互交融。蓬莱一直不断加大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力度,深入发掘戚继光精神、八仙文化新时代价值,极大提升了蓬莱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2024年,蓬莱将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创新突破年”,深挖文化富矿,全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努力把蓬莱打造成“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激活新动能。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资料图片  深秋,去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马儿庄村的乡道上,簌簌黄叶生出几分萧瑟。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如今,马儿庄村有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滩羊年饲养量5万只,远高于封山禁牧前。
2025-10-28 08:5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新时代医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卓越”与“有温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共同构筑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养基石。
2025-10-28 08:55
肿瘤细胞会通过细胞内部、细胞间、不同组织乃至器官间多个层面的复杂机制,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逃逸”。研究团队表示,使用国内外均已上市的偏头痛治疗药物CGRP抑制剂,可阻断感觉神经介导的“肿瘤-TDLN通信”,显著增强免疫治疗疗效并抑制癌痛,从而实现抑瘤与镇痛的双重作用。
2025-10-28 08:52
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和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团队联合运用太赫兹技术,对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内部载流子输运行为实现精准、无损探测。
2025-10-28 08:48
科技赋能是本次火炬传递的一大亮点,在传递过程中,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将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以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尝试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2025-10-28 08:46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27日完成全系统发射演练,各系统完全满足发射要求,神舟二十一号具备发射条件。
2025-10-28 08:44
研究证实,熊蜂能够通过观察同伴的积极状态改变自身的行为决策,呈现出类似“情绪传染”的现象。
2025-10-27 10:35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款名为“交通安全副驾”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能够精准预测交通事故风险。
2025-10-27 10:34
近段时间,国产算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2025-10-27 10:33
24日至26日,以“汇聚天下英才 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
2025-10-27 02:40
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有一座特殊的“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它是全国327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科学家纪念馆。三层楼的建筑,让无数人致敬仰望、驻足流连。
2025-10-27 02:40
记者从在山东东营市召开的2025中日韩澳候鸟保护工作组会议上获悉:我国鸟类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白鹤、青头潜鸭、黑嘴鸥、中华凤头燕鸥、朱鹮等多个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2025年同步监测越冬水鸟数量连创历史调查监测新高。我国连续6年开展“清风行动”,相关违法案件数量和违法犯罪人员数量明显下降,鸟类等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025-10-24 10:21
光明日报银川10月23日电 记者张文攀从宁夏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多年来,宁夏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工作,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连续25年实现“双缩减”,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2025-10-24 09:57
光明日报海口10月23日电 记者王晓樱、通讯员张阳日前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热带油茶研究团队在海南五指山热带雨林进行油茶种质资源收集时,发现油茶新物种——五指山油茶。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形态学比对和叶绿体基因组系统进化分析,确认这次发现的油茶为独立物种。
2025-10-24 09:55
自半导体产业诞生以来,光刻技术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推动集成电路芯片制程工艺持续微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彭海琳告诉记者,在芯片制造的光刻流程中,“显影”是决定图案成败的核心一步。
2025-10-24 09:54
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24 09:52
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智能机器人,从大数据分析到物联网技术,从节能改造到绿色转型……当前,我国制造业进入一个更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制造新时代。其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有利于持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不断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跃升。
2025-10-24 09:51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
2025-10-23 10:31
近日,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的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落下帷幕。截至10月19日,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人数超15.79万人,环比增长6.3%。
2025-10-23 10:27
日前,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无人机蒙皮超薄一体化集成射频传感器挂飞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曲面天线全3D打印技术向实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5-10-23 10: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