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邹城市总工会一城仨文化宫,解锁职工幸福密码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邹城市总工会一城仨文化宫,解锁职工幸福密码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2023-05-24 18:43

  记 者 康 岩 通讯员 燕 飞 袁 兵

  近日,邹城市总工会在中央公园工人文化宫举办“以书为媒”单身职工联谊会,来自全市不同岗位的24位青年职工凭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这里邂逅夏日里的幸福。

  邹城市工人文化宫带给职工们的幸福远不止这些。去年以来,邹城市总工会顺应时代发展和新时代职工文化的需求,先后在城区新建、修缮三座工人文化宫,其中新城区一座,老城区一座,社区一座,分别就近服务市民、企业职工、社区职工群众等。三座工人文化宫创新服务内容,全面回归公益属性,增设婚恋室、心理咨询室、职工书屋、舞蹈排练厅等一系列崭新的职工活动空间。

  中央公园工人文化宫“火爆出圈”

  “这是一场久远的等待,等过风等过雨,等到流苏开。我的心皑皑,只为你留白,等你画出4月雪花的色彩···”伴随着《又是一年流苏开》的悠扬旋律,在体育指导员周峰的带领下,中央公园工人文化宫内30余名太极拳爱好者舒缓起手,静中有动,姿势优美,轻灵活泼,连绵不断。

  “学员都是业余爱好者,经过长期练习,他们的一招一式都有了满满的专业范儿。”周峰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这里环境太好了。几十种花树错落有致、姹紫嫣红,与假山、绿草、工人文化宫交相辉映,已成为职工首选‘打卡地’。”练习间歇期,太极拳爱好者王爱霞说。

  崭新的工人文化宫地处邹城市东城区中央公园,去年10月建成开放以来,很快就成职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太极拳”“书画培训”“茶艺培训”“全健排舞大家跳”“优秀摄影展” 等文化活动广受好评。

  “太火爆了!”邹城市人民医院职工刘波说,“提意见的话,就是每次培训名额太少了,能不能多一点儿?每次齐鲁工惠APP活动上线,我就开始预约,有时还是‘抢不到’。”

  “‘打卡地’‘抢不到’,工人文化宫‘火爆出圈’的背后,说明职工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邹城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赵锋说。

  平阳路工人文化宫又热闹起来了

  全市第一个舞厅、第一个网吧、第一个卡拉OK厅……对于很多邹城职工来说,提及平阳路工人文化宫,总能唤起记忆深处的一段情结。

  “它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一座普及知识、寓教于乐、传播文化、服务职工的精神殿堂。”赵锋说,上世纪90年代到2018年,文化宫的传统优势逐渐减弱,曾经热闹非凡的工人文化宫渐渐淡出职工视野。

  随着山东省总工会2019年启动“工人文化宫三年集中整治提升行动”,平阳路工人文化宫着重在职工赋能增效上发力,提优扩质职工服务中心,新建直播间等10余处赋能增效室。

  见到焕然一新的工人文化宫,一位老职工感慨说,“咱们的文化乐园又回来了!”自2022年6月工人文化宫改造提升完成以来,职工教育培训、文化服务等“3+X”项目相继“开张”,唤醒人们关于文化宫的记忆。

  “这两年,工人文化宫服务内容明显多了。”家住附近的职工李爱萍说。“晚上下班后,经常过来上课,放在前几年,简直不敢想。”

  “父母年轻时就在这里运动、学习,在他们心目中,工人文化宫是永不褪色的‘职工学校和乐园’。我每次走进这里,感觉就像一种传承。”参加完邹城市工人文化宫直播培训课后,职工王潇潇有感而发。

  如今,在邹城,有许多像李爱萍、王潇潇一样的职工,空闲时间就爱跑到工人文化宫里写写字、唱唱歌、参加各类培训,由他们组成的“工人文化宫达人”群体,成为这座城市活跃的文体“积极分子”。

  龙山社区打造温情工人文化宫

  磨剪子、戗菜刀、免费理发、旧物交换……前不久,由龙山社区工人文化宫组织的“公益集市”热闹非凡。晚间的电影播放,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

  “打造没有围墙的职工精神文化家园。传统的文化功能不能丧失,公益性服务不能放弃,市场化的运作也要稳步进行。”赵锋介绍,这是工人文化宫理想的发展愿景。因此,我们探索党建引领带动、“工字力量”注入、街道社区参与的方式,打造“社区+工人文化宫”服务职工新模式。

  这是邹城市工人文化宫“迈开腿”,积极“走出去”的一个缩影。在赵锋看来内部阵地不足,可以发挥工人文化宫广泛的职工群众优势和组织优势,将其开到社区、镇村,让文化宫再现活力,甚至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这既是一个坚持传统,又是一个从被动转为更加主动的过程。

  龙山社区党委书记姜伟介绍,龙山社区工人文化宫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有30个功能室。今年春节前投入使用以来,开展“公益集市”活动3场,播放公益电影6场,各类惠民演出及比赛8场次,技能培训3次,被职工群众高度称赞,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同时,该宫以党建引领为主基调,创新探索12534工会工作法,让龙山社区工人文化宫这张新名片更加靓丽。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十九届文博会开幕

  • 河北沙河:太行古村落焕发新活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成果入选。
2023-06-06 02:40
“专精特新”是名副其实的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招商热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解决一些“卡脖子”难题,还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引擎。
2023-06-06 02:4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23-06-06 02:25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针管中的液体一滴一滴准确落在一件出土兵马俑的眼角。瞬间,兵马俑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
2023-06-06 02:25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