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首善之区 魅力德城丨跟王德胜一起感受大运河德州段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首善之区 魅力德城丨跟王德胜一起感受大运河德州段

来源:海报新闻2023-05-18 22:28

  海报新闻记者 武红鹏 德州报道

  5月17日,“首善之区魅力德城”首届全国主流媒体德城行采访团一行来到运河古街码头,在准备登上画舫领略运河美景时,采访团一行惊喜地看到德州市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德胜应邀而来,简短交谈后,王德胜在画舫中向采访团一行说起了大运河德州段的故事。

  “中国大运河在2014年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中,一共有三段运河,分别是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伴随着隋炀帝608年开凿了隋唐大运河,德州段进入了大运河时代。”两岸绿影缓缓倒退,在粼粼水声中,王德胜说起大运河的历史。

  据王德胜介绍,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长达2700公里,到了元代,为了让当时已经成为首都的北京能成为一个更便利漕运的基地,就把大运河裁弯取直为1700公里。因此在2014年大运河申遗时,就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概念:大运河不是一个点,而应该作为一条线形的文化遗产申遗。

  “举一个例子,我们所熟悉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都是混凝土时代的运河,是用混凝土砌的河道。而作为我们传承千年的大运河,用的技术是夯土,从公元608年至今已有1415年,用夯土夯的堤能够维持到现在,大的河道基本上没有变。也就说我们中国人的夯土技术到今天为止赢得了世界专家的赞叹,甚至有点不可思议。”王德胜自豪地说道。

  不仅如此,大运河德州段传承至今最经典的水利工程当属“三弯抵一闸”了,这一河段从武城县四女寺水利枢纽到德城区二屯镇,直线距离25公里,但是河道距离达到了45公里,在这多出来的20公里中,古人共人工做弯39道。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可以减缓水流,减少对两岸百姓生活与城市建筑的威胁;二是可以保持水量,保障航船的通行。这一运河经典,正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途中,王德胜还先后给大家讲述了大运河通航四水合一和古时运河船工号子的故事,句句都引人入胜,让采访团成员感慨不已。

  “大运河断航是在哪年?”党报头条记者提问道。

  “大运河终止漕运是在清代光绪27年清政府颁布了停漕改革令,但是对德州这一段影响并不是非常大,德州段一直保持到了1978年,而到了1989年,我们德州卫运河航运局取消了建制。”王德胜告诉记者,大运河在德州解放之后一直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的作用,在武城县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北边有一个老船闸,那个船闸大约过境过闸货物9700多万吨,最多的时候一年内河航运65万吨,为山东省内河航运的1/4。

  王德胜告诉大家,大运河的水最初来自大别山的两条河流——漳河和卫河,两条河在徐万仓汇合后至四女寺枢纽叫卫运河。后来,建成的岳城水库截断了漳河的水,再之后建设了红旗渠,让大别山往下走的水又倒了回去,大运河的水因此逐年减少。针对这种情况,大运河沿线8省35市一直在呼吁此事,德州市政协连续10年提案大运河德州段保护传承利用提速,加快通航通水。

  2022年4月28号,在国家统一调度之下,来自上游的岳城水库放水、来自于武城大屯水库所蓄的长江水开始放水、来自齐河县的黄河水开始引黄到大运河中,再加上德州的中水,四水合一汇入大运河,运河沿岸百姓十几年的愿望得以实现。

  “在四女寺水利枢纽附近有一处倒虹吸工程,这里就是四水合一的地方,很少有人知道,不起眼但是伟大。”王德胜说,“单霁翔院长来德州的时候,曾经在四女寺采访过一个叫张和平老人,张和平就说:‘我这一辈子又看到运河通水了,我感觉我人生圆满了。’这说明运河两边的老百姓对这条河流的感情已经浸入了骨子里,对他们来说,有了河才有了德州、才有了生活,这是在这座城市里面生活的人们凝固在血脉里的情结。”

  “您能不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运河德州段漕运最繁荣时候的景象?”农村大众报记者问道。

  “大运河最繁忙的时候是明代永乐年间,但是大运河真正给德州这座城市带来巨大变化的,是在明代明洪武30年,也就是1397年才建设了目前我们的德州主城区。”王德胜介绍说,当年建城时的功能是军事基地,没有州民,里面住的全是为了保卫大运河沿线的驻军。但由于大运河强势的商贸拉动作用,德州在1411年完成了城市的功能的转变,成为一个商贸性的城市,德州第一次有了城市功能的规划,出现了柴市街、米市街、马市街等德州第一批街巷。明永乐年间开始,德州出现了运河四大粮仓之一——德州仓,德州也进入了全国33个重要的商贸城市之一。苏禄东王也就是在那时去北京晋拜皇帝的时候,在归途中病逝葬于德州市德城区,成为了中国唯一的驻有外国王室后裔守陵村落的异邦王陵。康熙乾隆年间,康熙帝南巡在德州住了20多次,在国宝级书画珍品《乾隆南巡图》中有一卷叫《过德州》,记录了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过境德州的场景,这幅画作目前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个城市从1400多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可以概括为因槽设仓、因仓设卫、因卫筑城、因城兴史的发展过程。德州市在2021年成立了大运河保护开发利用的指挥部,提出了要打造年轻人喜欢的城市建设,打造黄河国家公园、大运河文化公园。同时,德州站在全域的角度,在2022年2月份提出了黄河、大运河两河牵手工程。大家看到两岸的芦苇丛,就是为了展示大运河的‘原真古貌’而刻意保留的。”王德胜说,“单霁翔院长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大运河是中国的一条龙脉,而德州是龙脉的七寸。’九达天衢,神京门户,在康熙年间,《山东通志》用‘人文飚起,名卿蝉联,实甲山左’表述德州。这些都表达了德州市的区域优势。”

  画舫穿行东风路桥下时,岸边传来了热闹的秧歌声。

  “在与我们阔别了100多年以后,就是因为运河又有了水,两岸焕发了生机,人们对这座城市又恢复到以前一种勃勃生机的期望的状态,而这座城市的更新也将随之出现转机。 ”王德胜说道。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包惠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 广西三江:风雨桥上遇非遗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