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涓涓细流,滚滚波涛,峰回路转,百折不挠。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横跨黄河沿线长 8.9 公里,辖中心城区与黄河滩区25平方公里,从脱贫攻坚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到乡村振兴奋楫争先、开拓进取,再到迈进后疫情新时代,担起“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历史使命,一张张宏伟蓝图正以奔腾激荡的强劲动能,一步步迈向经营可持续、产业可聚集、增收可保障的强企富民之路。
烟火回归与消费回暖的双向奔赴
夜晚的灯光和人气,展现着一座城市活力与魅力。为推动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和商业激活,今年来,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一方面洞察流量,抢抓节会热点时机。在2月14日情人节,滨州市渤海国际商圈开展首届婚纱摄影展,召集10余家婚纱品牌方,聚集情歌弹唱、气球鲜花、浪漫街拍等多类现场活动,吸引游客6000余人,同时结合商圈内8类经营主体,在38女神节当天,开展首届“女神节”户外服装展,邀请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知名品牌以及商圈小众品牌30余家展商参展,并利用315消费节活动发放消费券等形式刺激消费、提振经济;另一方面,聚集群体喜好,抢抓美食品牌质量。流动小吃作为支撑商圈“夜经济”的主力军,一直以来受到青年群体的青睐,目前,在滨州市渤海国际商圈中央舞台已聚集100余处流动小吃摊位,同时,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还打造提升“十二生肖”美食一条街,吸引一批知名餐饮企业入驻商圈,着力提高“舌尖美味魅力商圈”品牌营销力。
3月27日,渤海国际商圈“跨境电商伴手礼体验店”正式运营
为规范引导餐饮食品安全,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在商圈内成立渤海社区,联合渤海七路物业管委会、商圈执法分队,每日晚18:00-次日凌晨1:00,驻点执法、巡查办公,将服务夜间经济的阵地不断前移。
如今,在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渤海国际商圈,街区夜市灯火辉煌、人头攒动,多家企业纷纷入圈、隆重开业,影剧院人气飙升,餐饮商店人流如织,整个消费市场呈现回暖上升态势。
政府作为与企业有为的双向奔赴
“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一直是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追求的理念,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带来的影响,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实施“1+4+N”工作服务机制,主动纾困,积极作为,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企业力度,帮助企业跨越市场困境。通过全面摸排企业、个体门店的困难诉求,精准推送惠企暖企政策包,目前滨州市宝辰大数据科创中心、天元建设集团滨州有限公司现已入驻融创产业园,邮储银行滨城支行等7家企业已签订入驻协议。
同时,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构建“五位一体”商圈发展新模式,分别致力于社区营造的“光合社”,立足创意活动的“街心坊”,发展志愿力量的“星火帮”,聚焦线上全媒体运营的“光媒所”,以及结合线下打卡促进消费的“界面团”,努力打造成为全市消费平台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试验田、城市形象的新名片。3月份,滨州市首家“跨境电商伴手礼体验店”等28家商户集中入驻渤海国际,并以“深耕渤海扎根渤海”之意愿,驶向生机盎然春天的开端。
点土成金与共富共强的双向奔赴
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坚持“保护产品、带动企业、做强产业、带富一方”发展理念,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在沿黄村居谋划开发一批具有独特性和标志性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网红打卡地和致富产业,在刘桥村选址450平方米的中心地段,打造“多肉多福、茴香记忆、百花齐放”为主题的电商产业园基地,建成后产业园基地将拥有核心展厅两层,共计700平方米,一层用于多肉精品展示,二层用于技术培训、课堂讲座。组织开展第一届三里村乡贤座谈会,定位“红色党建、蓝色法治、橙黄幸福生活”为四色主题的文旅融合观光旅游,目前,已对万绿企业道路两旁村台完成美化工程,栽植观赏月季、樱花等花卉10000余棵,同时打造完成垂钓乐园,后期将更加突出特色餐饮民宿,推出切实提升消费体验,更好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
有没有,靠天赋;用不用,看主动。下一步,滨州市滨城区市中街道面对后疫情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将瞄准新经济振兴赛道,提品质、打品牌、延链条、拓市场,着力将地标产品打造成特色品牌,不断擦亮产生经济效益的滨州名片。(梁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