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寻访山东土特产丨泛舟微山湖,品尝一湖好水“烹”出的湖鲜新味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寻访山东土特产丨泛舟微山湖,品尝一湖好水“烹”出的湖鲜新味

来源:大众报业2023-02-16 10:00

  产业兴则农村兴。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山东各地富有地方特色的物产。为探寻我省立足土特产资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新动向,大众日报记者蹲点微山湖、沂蒙山、鲁西南、胶东等地,看一看这些地方如何立足“土”、体现“特”、形成“产”,感受“土特产”蕴含的乡村产业振兴美好图景。第一站,我们带你泛舟微山湖——

  春节期间,明知不是产蟹季,但远在深圳的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跟山东天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张贤明联系,问有没有留存的微山湖大闸蟹,要下单1000斤。

  相隔1600多公里,张贤明和怡亚通建立合作关系,源于去年夏天的一次偶遇。经人介绍,怡亚通派人到天源农业的养蟹基地考察,现场品尝后,当即下了500斤的订单,随后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

  1266平方公里的微山湖烟波浩渺,孕育了四鼻鲤鱼、大闸蟹、麻鸭、莲藕等湖鲜土特产。一方好物源自一湖清水。2012年以来,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清理网箱网围约22.85万亩。养殖空间大幅压缩后,当地土特产走上生态养殖、科学养殖、规范养殖的新路,将特色湖鲜“烹”出了新味道。

  靠的就是生态

  2月12日中午,山东微山湖经贸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批经30多天古法腌制的咸鸭蛋、松花蛋正在出缸包装,即将发往韩国釜山。公司副总郝新民从缸内随手拿起一枚松花蛋,剥开上抛一米高,蛋体落地后完好无损。“晶莹剔透、弹性很强,原材料就是我们微山湖区的麻鸭蛋。”郝新民说,目前公司日产咸鸭蛋、松花蛋近10万枚,远销美国、日韩和澳大利亚。

  作为全国四大名鸭之一、微山湖区独有的禽类品种资源,微山麻鸭生性好动、行动敏捷、善潜水,适于牧养。“20年前,全县麻鸭养殖规模400万只,现在只有30万只。”说起退养还湖对土特产产业发展的影响,微山县农业农村局市场信息科科长崔运峰说,“咱微山湖的土特产靠的就是生态这块大牌子。水上养殖残余的饵料和药物污染水体,水一旦臭了,名声也就臭了,土特产一斤也卖不出去。”

  因治理湖区生态环境,微山麻鸭原来的小群自然放养和圈养全部取缔,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自然生长环境的改变也导致其种质资源面临退化,微山麻鸭何去何从?记者采访了一个生态养殖的样本。

  2月14日中午12点,位于驩城镇二龙岗村的微山县馨荷蛋鸭养殖有限公司热闹起来。成千上万只麻鸭扑棱着翅膀涌出鸭舍,下饺子一样扎进游泳池。公司总经理杨文亮介绍,“养殖场通过设置800平方米的运动场和200平方米的游泳池,进行仿湖面、自然化养殖。即便是寒冷的冬季,也要保证每天1小时的户外运动量,这样养出的鸭、产出的蛋才地道。”

  杨文亮告诉记者,从前养麻鸭以家庭作坊式的散养为主,七成粪污被直接冲洗排放到湖水中去,造成湖水污染。2018年后,馨荷蛋鸭改用高架网床饲养,新上自动化温控、投喂、清理系统,污水不再外排。养殖场设有500平方米的莲藕消纳池,游泳池废水经莲藕池消纳净化后可循环使用。“以前一只鸭子一年产蛋240枚左右,现在可产280枚左右,价格贵一半依然不够卖。去年营业额突破700万元,同比增长近一成。”

  养蟹看数据

  “pH值为5,溶氧量5㎎/L,这是微山湖大闸蟹生长的最佳水质状态。”2月13日早上6点,山东天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闸蟹养殖基地,一夜春雨将气温降至-5℃。35岁的基地负责人张贤明巡塘归来,将取回的水样小心滴进试剂盒,看到结果才放下心来。头一天刚放了2000多斤蟹苗,担心降雨可能影响水质和蟹苗成活率,他今天特地把巡塘提前了半小时。

  “从前养蟹看天气,现在养蟹看数据。”张贤明介绍,老一辈养蟹以湖里网箱养殖和开挖池塘养殖为主,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好年份亩产也不超200斤,不仅污染湖水,而且难以管理。退渔还湖后,微山湖大闸蟹“爬”上了岸。

  如何找到生态、质量和效益的交汇点?2014年,海外留学归来并在大城市工作多年的张贤明回乡创业,通过流转村内闲置坑塘和土地,建起了规模过千亩的高标准大闸蟹养殖基地,塘内按藻类不同划分区域,配有输氧管和自动投喂机。“草和水是养好微山湖大闸蟹的两个关键。”谈起养蟹经,张贤明滔滔不绝。他在塘中种植不同水草,便于螃蟹进食和蜕壳。水深要严格保持在1.5米到2米之间,不能过肥也不能过清。

  “现在咱们微山湖的水,没有药残,抽过来就能放心用!”踏上塘中小船,张贤明随手舀了一桶水向记者展示。为保证螃蟹质量,基地在投喂颗粒饲料的同时,注重投喂玉米、地瓜等自配饲料,后期不惜成本投喂鲜鱼鲜虾,既保证了甜度又保证了肥度。现在,他们基地的螃蟹亩产最高可达500斤,亩均收入达1.5万元,较传统养殖模式高出5000-6000元。

  目前,微山县水产品养殖面积26.2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3.56万吨,渔业总产值75.57亿元,渔民人均收入达到2.83万元,渔湖产业又成了以湖富民的支柱产业。

  留住“土特味”

  土特产,重在本土特色。如何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是每一种土特产都会遇上的难题。

  微山湖四鼻鲤鱼因嘴上部比外地鲤鱼多长出两根短须、酷像四个鼻孔而得名。原种微山湖四鼻鲤鱼鱼体修长、尾部稍显金黄色,生长速度慢、肉质紧实。但受人工养殖、放流等影响,市面上的杂交鲤鱼越来越多,部分出现了基因污染现象。

  “15年来,我们一直在坚持开展微山湖四鼻鲤鱼的群选群育和种质提纯工作,为的就是保护物种和文化,留住‘土特味’。”2月13日,微山县渔业养殖试验中心一处试验池边,中心主任牟长军正在记录新选育鲤鱼的性状、活力等数据。经过7代繁育,他们已经选育出纯度较高的微山湖四鼻鲤鱼,并建立了活体基因库。

  十余公里外的大美微山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微山湖四鼻鲤鱼却正面临产业化尴尬:市面价格3-5元一斤,刚刚够成本,公司只能将鲤鱼暂时养护起来,等价格涨上去再卖。“鲤鱼利润空间小,很少有人养殖。”牟长军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只有和产业化结合起来,才能让四鼻鲤鱼“游”得更远。

  为守住“土特味”,微山县南四湖综合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张保彦在微山湖大闸蟹本地化方面作了不少探索。目前,多数养殖户从外地进蟹苗直接放养,因水土不服回捕率只有40%左右。张保彦通过培养螃蟹幼蛋体开展蟹苗本地化试验,放养回捕率能提高到70%以上。针对外来伊乐藻疯长、腐烂后影响光照和水质的问题,他推广用本地水草狐尾藻取代四成伊乐藻,能起到净化水质、稳定生态系统的作用。

  好酒也怕巷子深。“明明我们的蟹又肥又香,却卖不上价,在一些网络平台上的下拉名单中,微山湖大闸蟹只能在最后的‘其他’栏中找到。”张贤明深有感触地说,在保证品质和推广宣传的同时,本地养殖企业应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规避低价竞争,抱团取暖主攻高端市场,共同将微山湖大闸蟹的品牌影响力打出去。(大众日报记者 王浩奇 郭茂英 杨庭栋)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全国南戏展演启动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