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用百姓话讲活大道理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1-23 19:36

  几张桌子、椅子,邻里乡亲围坐一起,细说家乡变化……日前,山东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机关干部,来到峰山朱家村,为居民带来一场“接地气”的宣讲。

  “讲的都是跟我们有关系的政策,听得明白,感觉生活更有奔头了。”村民朱元生说。

  针对不同对象,用不同的方法宣讲,效果可能大不相同。黄渤海新区采取基层党校宣讲、百姓宣讲直通车、百姓故事会等方式,广泛发动镇街干部、企业职工、学校教师、道德模范等群体,深入地头、工厂、学校、小区等基层一线,以百姓喜闻乐见的“百姓话”,讲述事关百姓利益的“百姓事”。

  镇街干部唠嗑式宣讲聚民心

  “我们到社区宣讲实际上是一个双向的互动,既向基层传播了党的好声音,也通过交流、谈心的方式,收到了来自基层的真心声,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方向。”福莱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晓蕾说。

  由镇街干部、镇街优秀党员、镇街党校讲师和榜样典型等“四类”师资组成的镇街党校宣讲团,有的在镇街党校,采取现场教学、互动教学方式,为党员宣讲;更有的奔赴村委大院、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等,通过面对面、拉家常的形式,为百姓宣讲,实现了由“跑腿”听报告到入村“拉家常”的转变。全区各镇街党校宣讲团计划到春节前共宣讲108场,目前已开展了20余场。

  “草根宣讲”接地气聚人气

  “全国学习新思想,经济转向高质量,八字方针明方向,导航……”在业达经发集团宣讲活动现场,一阵欢快的锣鼓声响,来自“宣讲直通车”的4位宣讲员登台,用三句半的形式进行了宣讲,不时引得阵阵掌声。

  本月,黄渤海新区开通了“宣讲直通车”,来自基层的宣讲员,通过相声、快板、朗诵等多种演出风格,让受众在视听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学习领会。

  居民张欣说,“在家门口就能够听宣讲、看演出,而且内容实、接地气,太好了,这样的宣讲我爱听。”

  目前,黄渤海新区“宣讲直通车”有机融合理论宣讲、文艺宣讲、媒体互动等,创新快板、相声、朗读等作品,已进行了17场“线上+线下”宣讲活动,既活跃现场、吸引观众,又点燃了演与看、传与学的共鸣,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

  “百姓故事会”有温度有滋味

  以百姓为宣讲主体,以讲故事为宣讲形式,黄渤海新区通过线上线下,创新开展“百姓故事会”宣讲,努力打造特色品牌。

  “我们正着手各文化分馆、文化站、活动中心设立故事点,培养讲座人才和文化志愿者,引导广大先模人物结合自身经历进行故事创作,深入开展伟大建党精神宣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激励广大群众坚定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黄渤海新区文化馆馆长许晓冰说,宣讲员就是通过这些来自百姓的故事,让宣讲变得更有温度、更有滋味、更有吸引力。

  “2020年,当踏上武汉的路途时,有种出征的感觉,而如今,我更多的是保卫家园的那份责任感。这片土地养育了我、培养了我,现在家乡人民需要我,我是一名护士,更是一名党员,我必须义不容辞地冲上去。”李知洪坚定地向大家讲述道,“疫情并不可怕,只要大家并肩战斗,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故事讲述者烟台业达医院大外科护士长李知洪,相继被评为山东最美护士、烟台市优秀共产党员,她的宣讲故事,感染了很多人,带动了很多人。

  讲故事的人来自群众,从事群众工作,也更懂得群众。黄渤海新区的宣讲工作,致力于把“大主题”转化为“小切口”,将“书面语”变成“家乡话”,用“小故事”折射“大主题”,让党的“好声音”真正在全区落地生根见实效。(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秋丽 李志臣 通讯员 姜乾 王思恩)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景德镇陶阳里:城市更新激发文旅新活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