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聊城“新动力”——聊城市以文旅融合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综述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东> 要闻 > 正文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聊城“新动力”——聊城市以文旅融合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综述

来源:聊城日报2022-07-22 20:53

191455480411.jpg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聊城既有如梦似幻的灵湖秀水,又有黄河文化、运河文化交融的深厚底蕴。立足“建设时尚宜居的美丽新聊城”目标定位,聊城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锚定“文旅兴市”目标定位,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培育文化旅游新线路、新业态、新形式、新体验,以创新求突破、以改革促发展,积极讲好黄河岸边、运河岸边的“聊城故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聊城作出新贡献。

  新线路

  构建文化旅游“微地图”

  7月20日,2022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正式拉开序幕,来自海内外的130余名嘉宾齐聚聊城。闪耀着红色精神的孔繁森同志纪念馆、风光旖旎的东昌湖风景区、承载数百年商业文明的山陕会馆以及600多岁的光岳楼,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大运河.jpg

  值得一提的是,山陕会馆、光岳楼,是我市积极打造的运河文化风情体验游线路中的重要站点。区域联动、串点成线,依托全市文化旅游资源,聊城正积极规划特色精品旅游路线。

  以运河为纽带,聊城将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作为文旅产业的主打品牌,串起了以山陕会馆、舍利塔、鳌头矶、运河钞关、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等为主的运河文化风情体验游,推出了运河美食体验游,运河旅游线路已形成基本框架。

  犹记得,2021年9月,山东省体育局、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发文,公布了全省9条“2021年‘十一’黄金周山东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东昌湖景区环湖休闲体育线路位列其中。“南有杭州西子美,北有聊城胭脂香”的美誉声名远播,东昌湖再次引得全国游客纷至沓来。

  在聊城的体验是崭新的、全新的、走心的、舒心的、欢欣的……这是“我家门前有条河”2022聊城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之“两河之约XIN体验”旅游创新线路产品设计大赛的寓意。“两河”交汇明珠城市——聊城,重点围绕黄河、运河资源开发相关产品,邀请国内重点旅行社及OTA的旅游产品研发团队入聊踩线,依托沿黄、沿河的新景点、新项目、新业态等文旅资源,面向不同市场、不同客群,深度挖掘聊城文旅特色与卖点,以全媒体共振方式加强交互体验,设计推出了一批包含自然生态、人文体验、亲子研学、民俗风情、自驾休闲、康养健身等类别的周边游、深度游、微度假等高品质文旅产品。

骑行900.jpg

  暑假是文旅消费的重点时段。今年,聊城针对年轻人推出特色文旅产品。通过时下流行的自驾游、骑行、徒步旅行,打造多条精品线路,沿黄河、金堤河举办“黄金廊道”聊城青年骑行大赛,营造了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带动了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业态

  建设数字文旅“生态圈”

  “文旅聊城”抖音号、头条号多次上榜全国地市级文化和旅游新媒体传播力指数单项Top10。2022年5月,“文旅聊城”抖音号传播力指数列全国第2名,“文旅聊城”头条号也获得榜单第10名的好成绩。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聊城“新动力”——聊城市以文旅融合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综述

  经过挖掘整理,聊城在全市构建起文旅资源发布、推广全矩阵,融合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号、今日头条等,无缝链接各类文旅信息,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智能化服务体验。

  “融”字为先,实现“一部手机游聊城”,是聊城实施文化旅游数字化工程的一个缩影。我市强化科技赋能,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卫星导航、5G技术等同文旅产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大文化旅游设施设备研发力度,提升文旅休闲产品科技含量。

  加强智慧文旅基础设施建设,是此项工程的重要一环。我市实施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乡村旅游点、智慧文旅小镇、智慧博物馆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数字化工程,推广景区门票预约制度,实现实时监测、科学引导、智慧服务。建立智慧旅游营销系统,拓展新的旅游营销方式,逐步建立广播、电视、短信、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相结合的全媒体信息传播网络。

  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是运河沿岸城市的责任与使命。聊城积极推动会通河节制闸群、临清运河钞关等主要文化遗产点段重点公共区域向5G基站免费开放,逐步实现5G网络全覆盖。对大运河沿线资源进行系统梳理采集,积极参与全省大运河文化主题数据库建设,积极构建大运河(聊城段)文化大数据体系。大运河文化,正腾“云”而来。

  新形式

  打造大河风华“全矩阵”

  “2021年底,我们就对2022年宣传推广工作进行了提前谋划,计划通过举办高频次的大型活动,提升关注度。”4月2日,在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江涛道出全市文旅系统的决心。市文化和旅游局以2022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为抓手,注册了“我家门前有条河”品牌,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挖掘黄河流域、运河沿线风俗习惯、传统文化,每一个节气开展一次风俗展演活动,用歌舞、诵读、书画、摄影、饮食等多种形式,采取线上直播方式,弘扬“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聊城“新动力”——聊城市以文旅融合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综述

  活动贯穿全年,年底将形成一首歌、两本书、四场推介、十条线路、百幅书画名作、百件文创产品、百幅优质图片、百条优质短视频,努力实现品牌营销创新突破,多角度展示聊城“两河”文旅资源,记录“两河”之美,讲好黄河运河岸边的“聊城故事”。

  “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品牌宣传推介工程,一路高歌猛进。聊城借势“鲁风运河”品牌对大运河(聊城段)的带动作用,深入挖掘聊城运河的文化内涵,积极打造聊城特色文旅品牌。以“千年运河”为整体品牌,以运河城市游、运河旅游产品、运河旅游节庆、运河旅游企业(服务)等重点子品牌,构建大运河文旅的伞状品牌架构。

  新体验

  培育文旅消费“集聚区”

GetAttachment (7).jpg

  “行进式夜游+沉浸式演艺”形式,结合灯光秀、现场演出、汉风集市等六大主题活动,7月15日—8月21日,临清宛园重磅推出“光影宛园·畅享一夏”沉浸式大型古风夜游文化活动,打造了一场跨越古今的夜游光影盛宴,进一步培育了运河文旅品牌。此前,从北关街的升级改造,到张扬时尚的“当街”,再到与星星夜话的奇妙露营……夜经济,让千年古城成为“不夜城”。

北关街3中.jpg

  发展夜间经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特色民宿……一直以来,聊城以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品牌创建为抓手,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积极引导临清宛园景区、东阿阿胶城景区、莘县燕塔景区、阳谷古城全面完善旅游消费业态。重点打造东阿药王大街、古城“东门里·道个万福”青年休闲街区等特色旅游休闲街区。

  今年,我市重点支持东昌府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培育阳谷县、东阿县纳入创建范围。围绕做强做活东昌古城,继续实施住宅功能转化和精品文旅项目奖励政策,以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引导古城业态调整,丰富文旅消费项目,增加特色民宿、综艺演艺、特色酒吧、沉浸式小剧场、戏曲茶座等业态,建设文创一条街、美食一条街,全力将古城打造成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沉淀过往,迎来新光。聊城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文化底蕴厚重,旅游资源丰富,推动文旅兴市得天独厚、势在必行。依托黄河、大运河文旅资源优势,聊城将以恒心传承历史,用匠心雕琢文脉,“两河”必会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温故丨“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

  • 帕米尔高原上的蒲公英老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