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江苏泗阳到四川资阳,1800公里团圆路 他们一家人“走”了26年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 正文

江苏泗阳到四川资阳,1800公里团圆路 他们一家人“走”了26年

来源:扬子晚报2021-05-10 14:0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url:https://m.gmw.cn/2021-05/10/content_1302283047.htm,id:1302283047

江苏泗阳到四川资阳,1800公里团圆路 他们一家人“走”了26年

  一家人分离26年后团聚,紧紧相拥在一起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到四川省资阳市的距离是1800公里,相隔千山万水,但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让距离变得不再遥远。5月7日,对于泗阳县来安街道谢某权一家人而言,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泗阳警方和资阳警方的共同努力下,谢某权终于找到了走失26年的儿子。跨越空间和时间,一家人在泗阳相聚了。

  骨肉分离>>

  5岁儿子在成都走失了

  谢某权清楚地记得,在1995年农历正月十七晚上,他从云南的岳母家返回泗阳,在经过成都站转车时,与5岁大的儿子谢某江走散。

  儿子走丢了,夫妻俩的天也塌了。为了寻找儿子,谢某权在成都呆了一个多月,可都杳无音信。多年来,夫妻俩尝试各种方法寻找儿子。

  20多年来,儿子走失是谢某权夫妻心中难以抹去的痛。他们经常关注并参与寻亲网站的《真情》《等着我》等节目,但始终没有消息。夫妻俩常常以泪洗面,在梦中与儿子相见。后来,谢某权到公安机关报了案,并采集了血样,加入了DNA库。

  团圆时刻>>

  走失的孩子终于找到了

  2020年,生活在四川的谢某江的养父病逝了。临终前,养父告诉了他的身世,并要他去寻找自己的生父。于是谢某江主动到四川公安机关进行了血样采集。

  2021年,公安部部署开展“团圆”行动,泗阳警方也将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作为重点工作。他们在“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信息系统”中有了重大发现:四川省资阳市一个名为温某的成年男子,疑似谢某江。于是,泗阳警方立即和四川警方进行联系。经过两地警方通力协作,反复复核和确认,四川现年31岁的温某正是谢某权走失26年的儿子谢某江。

  5月7日上午9时30分,在泗阳县公安局门口,谢某权一家人早早地就在此等候。距离上一次牵到儿子的手,距离上一次抱着儿子,已经过去了整整26年。一家人相聚后,紧紧地抱在一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谢某权夫妻俩给两地民警送上锦旗,感谢民警让他们一家人团聚。

  感慨感恩>>

  一定孝敬好两地的父母

  当年5岁的儿子如今已经长大,谢某江的生母陈某珍激动地说:“心里好高兴,就巴不得找到他,希望他在世上过得好好的,就心安理得了。”

  此次认亲之行,谢某江的养母也从四川来到泗阳,一同见证养子与亲生父母相认。谢某江的养母李素华也动情地说:“当时他太小了,也不敢告诉他实情,怕他心里有负担。现在他和亲生父母相认了,我也非常高兴。”

  谢某权把儿子小时候的照片、银锁还有衣服,一一拿给谢某江看,帮助他寻找曾经丢失的记忆。谢某江认真地在记忆里搜寻,总感觉是经历过,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经历过,往事尤如梦境。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几十人都前来道喜祝贺。中午时分,谢某权家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一家人在分离26年后,终于吃上了团圆饭。谢某江说,他打算在泗阳生活一阵子,寻找儿时的记忆。对于以后的生活,谢某江说,肯定是两边跑,两边都要照看,一边是给予生命,一边是养育之恩,一定会孝敬好两地的父母。

  最暖不过回家路。但这条路,于谢某权夫妻俩,或是谢某江,都走得太难太辛苦。愿他们以后的生活团圆、幸福。

  (通讯员 陈宇 杨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高峰)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国部分地区2023年高考结束

  • 非遗进校园 缤纷嘉年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在北京发布。
2023-06-09 10:08
从个人生活角度看,电子证照正在不断深入异地就医报销、婚姻与生育登记、不动产登记、户籍迁移等应用场景。
2023-06-09 10:07
科幻电影、科幻网络电影、科幻剧集、科幻微短剧和科幻中短视频等取得的成绩均可圈可点。
2023-06-09 10:06
海西州共有大小不等的盐湖33个,各种无机盐探明储量达3709亿吨,钾、镁、锂资源储量均居中国首位。
2023-06-09 10:04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促进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为企业开展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支撑。
2023-06-09 10:00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