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权威解答!四川普通大众什么时候能打新冠疫苗?去哪里打?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四川 > 正文

权威解答!四川普通大众什么时候能打新冠疫苗?去哪里打?

来源:四川在线2020-12-29 09: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目前四川省哪些人要进行新冠疫苗紧急接种?

  新冠疫苗真的有必要打吗?

  普通大众何时可以开始接种疫苗?

  目前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是否安全?

  新冠疫苗去哪里接种?

  ……

  2020年12月27日,省卫生健康委召开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视频调度会议,对全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进行再强调、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

  你关心的问题都有答案了

  一起来看四川省疾控中心的解答

  Q1

  目前四川省哪些人要进行新冠疫苗紧急接种?

  目前,四川省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是针对工作岗位面临较高风险的部分重点人群,比如进口冷链物品的口岸一线海关检验检疫人员,进口冷冻食品加工、运输及销售工作人员,口岸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人员,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因私出国工作、学习人员,对外劳务派遣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等。

  Q2

  新冠疫苗真的有必要打吗?

  接种疫苗非常重要。

  一方面几乎所有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而且感染后绝大多数会发病、有的还会发展为危重症或死亡。接种疫苗后,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

  另一方面,通过接种疫苗会在人群中建立起免疫屏障,可以阻断新冠病毒持续传播,避免新冠肺炎大流行。

  Q3

  新冠疫苗接种人群需要达到多少人次,才有可能形成群体免疫?

  关于阻断新冠病毒,根据前期研究的结果,它大概的人群免疫力阈值在70%左右,或者比这个稍微低一些。当人群中的接种率达到非常高的程度的时候,这个免疫屏障就建立起来了。

  Q4

  普通大众何时可以开始接种疫苗?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介绍的情况,新冠疫情发生以后,我国布局了五条技术路线,推进疫苗研发。

  到目前为止,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们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进入Ⅲ期临床的疫苗,都处于全球第一方阵。由于我国疫情较早得到控制,国内不具备开展Ⅲ期临床试验的条件,所以我国五款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疫苗都是在国外开展的Ⅲ期临床试验。

  待数据揭盲以后,会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的数据,如果数据达到相应的标准,国家药监部门将会批准附条件上市或者上市。届时普通大众就可以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疫苗供应情况接种疫苗。

  Q5

  目前四川省使用的是什么新冠疫苗?

  目前四川省紧急接种使用的新冠疫苗属于全病毒灭活疫苗,系通过化学等方法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同时保留能引起人体免疫应答活性而制备成的疫苗。

  Q6

  灭活疫苗具有什么优势?

  灭活疫苗的优势是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属于成熟、可靠、经典的疫苗研发手段。相对于其他技术路线而言,灭活疫苗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

  Q7

  目前四川省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是针对哪个年龄段人群?

  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期的接种对象为18-59岁的部分重点人群。

  Q8

  新冠疫苗需要打几针?

  目前所使用的新冠疫苗需接种2剂,两剂次间隔时间以疫苗说明书为准,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一般应使用同一厂家的新冠疫苗完成全程免疫。

  Q9

  新冠疫苗去哪里接种?

  新冠疫苗接种单位为辖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者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大家可关注所在县(市、区)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布的信息。

  Q10

  哪些人群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1)对疫苗中的任何成份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荨麻疹、皮肤湿疹、呼吸困难、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腹痛者;

  (3)发热、患有严重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人群;

  (4)新冠肺炎康复者或无症状感染者;

  (5)接种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的夫妇,以及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

  (6)有惊厥、癫痫、脑病或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者;

  (7)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症病史者;

  (8)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9)已知或怀疑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者;

  (10)使用抗肿瘤药物等免疫调节剂者;

  (11)临床医师或接种工作人员认为不适合接种者。

  (具体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Q11

  目前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是否安全?

  根据我国新冠疫苗开展的I期、II期、III期临床试验,以及我国依法依规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经开展的近百万人次的疫苗紧急接种显示:我国新冠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Q12

  接种的新冠疫苗是否有效?保护期有多久?

  新冠疫苗研发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对于新冠灭活疫苗的保护效果及免疫持久性仍在持续观察中。我国新冠疫苗的效果如何,这还有待疫苗的III期临床试验终点或中期揭盲结果分析,我们才能得出这个疫苗有效性的具体数据。

  但基于I期、II期临床试验数据,以及我国紧急使用新冠疫苗的过程当中,有6万多疫苗接种者去过境外的高风险地区,至今尚未收到1例严重感染病例的报告,证明我国新冠疫苗有一定的保护效果。同时根据目前研究结果推断,疫苗保护期至少半年以上。

  Q13

  接种新冠疫苗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接种前,接种者需了解当地接种点预约方式,接种时间等信息。接种者需携带身份证件前往接种点,当接种医生询问健康状况,请如实告知相关信息。

  接种后,需现场留下观察30分钟。

  接种当日需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并注意饮食、休息。

  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

  如果出现高热或者局部反应以及其他严重症状,如高热超过38.5℃、红肿大小超过2.5厘米,都要尽快去医院,向接种医生报告。

  Q14

  为什么接种后一定要留下观察30分钟?

  因为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往往都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所以接种者接种以后都要在接种点停留30分钟。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请及时联系在场医务人员。30分钟以后,没有问题可以回家。回家以后,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

  Q15

  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接种新冠疫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接种部位酸胀、红肿、疼痛、瘙痒等;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处理,通常在两到三天之内自行缓解。

  如果症状较重或无法自行评判严重程度,应及时就医处理。

  经过我国严格的不良反应监测和追踪观察,目前尚未监测到发生与新冠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Q16

  疫苗接种后的不适一定是疫苗引起的吗?

  不一定,这可能是偶合反应。偶合反应是指接种者在接种的时候,恰巧是处于其他一些疾病在潜伏期或者发病前期的状态,在接种的时候,很巧合的,这个疾病也同时发病了。这种情况的出现,跟疫苗的接种没有关系,并且跟疫苗的质量也没有关系,不属于疫苗导致的不良反应,这是一种偶合反应。

  Q17

  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

  目前尚未看到关于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数据,因此,在国家规定的指南和方案尚未公布之前,建议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要分开进行接种,并且接种间隔不少于2周。

  但是有如疑似狂犬病暴露者需接种狂犬疫苗、其他外伤需接种破伤风疫苗者,应优先接种。

  Q18

  曾得过新冠肺炎,或曾是无症状感染者,还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吗?

  建议新冠肺炎康复者或曾是无症状感染者的,不接种新冠疫苗。虽然基于现有已发表信息,在包括中国香港、比利时、荷兰、美国等地通过基因测序的结果均发现再次感染现象,无法得出一次感染终身免疫的结论,但一般来说,感染过传染病或无症状感染,均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应该具有类似接种疫苗的保护作用。

  Q19

  是否需要像流感疫苗一样每年一打?

  流感疫苗需要随时调整,是因为病毒变异,每年流行的亚型不同。新冠疫苗按目前的情况估计,半年或者一年要重新再接种一次的可能性不大。

  Q20

  我国有新冠变异病毒输入了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从中国目前所获得的病毒序列看,不管是输入人员、货物还是冷链产品等,从各种途径获得的病毒,都没有发现已有变异病毒输入。

  Q21

  当前使用的新冠疫苗对变异病毒或其他国家来源的病毒是否有效?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主任医师介绍,目前新冠病毒的变异没有看到对疫苗效果的影响。我国相关单位已用前期研发的疫苗产生的抗体,对不同来源包括国外的毒株进行了中和试验,实验结果显示,疫苗免疫效果较好。这个病毒后期是不是会有大的变异,还需持续关注、持续进行研究。

  Q22

  接种新冠疫苗后还会得新冠肺炎吗?

  到目前为止,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本次接种的新冠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均产生高滴度免疫应答,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0%以上。在全球多个国家进行的Ⅲ期临床试验,疫苗有效性进一步得到验证。

  但需注意的是,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病,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均有关。

  Q23

  接种新冠疫苗后,核酸检测会呈阳性吗?

  不会。核酸检测的是新冠病毒抗原,本疫苗为灭活疫苗,是一种“被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已完全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故接种后不会导致患新冠肺炎,也不会因接种疫苗使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Q24

  接种新冠疫苗后还需做核酸检测吗?

  需要。接种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风险,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百分之百。

  Q25

  接种凭证能否替代核酸检测报告?

  不能。接种新冠疫苗后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Q26

  接种新冠疫苗后多久可以产生抗体?

  临床研究表明,接种新冠灭活疫苗第一剂后7天普遍开始产生抗体,14-28天抗体阳性率约60%-90%;接种第二剂28天后抗体阳性率均达90%以上,并形成持续保护。

  Q27

  接种新冠疫苗后是否需要检查抗体水平?

  不建议检测。由于检测方法学和相关试剂灵敏度不同,结果可能无法显示真实信息,结合疫苗研发机构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可推测中和抗体阳转率超过90%,因此除有特殊需求群体外无需专门进行抗体检测。

  Q28

  接种新冠疫苗后,出入境检查血清抗体呈阳性怎么办?

  新冠灭活疫苗紧急接种者在国内外医学检查中,如遇血清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且核酸检测等其他检查结果为阴性,可声明已接种疫苗并出示接种凭证,以便相关机构鉴别诊断。

  Q29

  个人可以将新冠疫苗带到海外吗?

  新冠灭活疫苗出入境有严格的审批程序,个人不得私自携带新冠灭活疫苗出境,否则,将会面临违反境内外法律等风险。

  Q30

  接种疫苗后还要不要戴口罩?

  需要。尽管疫苗接种是安全有效的,但是接种之后,还是需要大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好习惯。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疫苗保护率能达到百分之百,因此,打了疫苗之后防护措施不减,才能更好保障大家安全。

  猜你还想看

  准备好厚衣服!四川发布强降温蓝色预警 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

  成都平原本轮污染何时结束?权威分析看过来

  新冠诊疗方案所列药品纳入医保;119种药品均价降幅过半

  记者:张庭铭

  来源:四川日报微信

  综合:健康成都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

  • 第十九届文博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成果入选。
2023-06-06 02:40
“专精特新”是名副其实的政策热词、产业热词、招商热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不仅可以加快解决一些“卡脖子”难题,还可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的引擎。
2023-06-06 02:40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万哲先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2023-06-06 02:25
抬起针管,小心翼翼地对准部位,挤压——针管中的液体一滴一滴准确落在一件出土兵马俑的眼角。瞬间,兵马俑灰暗的眼睛,变得乌黑发亮。
2023-06-06 02:25
近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防伪溯源保护品牌十大优秀案例”。数字技术,已在防伪行业深度运用。
2023-06-05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