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青海省农牧业产业故事之枸杞篇
高原精品 青海枸杞让世界“杞”味无穷
西海新闻
品质一流
世界最好的枸杞产自柴达木
每年的八九月份,柴达木一带种植的枸杞红了。放眼望去,一串串饱满的枸杞挂满了枝头,宛如一颗颗红宝石,散发出诱人的光泽。微风吹过,枸杞摇曳身姿,散发着香甜的果味。
枸杞红了,意味着丰收季到来。此时,果农们忙碌在田间地头采摘枸杞。一串串鲜红的枸杞被小心翼翼地放入篮筐中,宛如一串串火红的宝石,闪耀着光芒。
柴达木盆地,被誉为祖国的“聚宝盆”。在这片广袤的净土上,大自然毫不吝啬地赐予了两颗宝石:“红宝石”红枸杞、“黑宝石”黑枸杞。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柴达木枸杞”。
柴达木是新崛起的中国枸杞之乡。目前,青海省枸杞年种植面积50万亩,年产干果10多万吨,是国内乃至国际最大的枸杞种植地区和有机枸杞生产基地。青海省野生枸杞种质资源丰富,现有野生枸杞面积约100万亩,柴达木盆地东南缘诺木洪—都兰—乌兰—德令哈一线是我国天然枸杞集中分布区。
中国有机枸杞出口总量中绝大多数来自青海柴达木。目前,柴达木正在建设中国最大的有机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柴达木枸杞作为出口欧美等高端市场最大的区域品牌,令其他地区刮目相看。
柴达木枸杞拥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柴达木枸杞的食用药用价值在历史的药典文献中比比皆是,更留下了众多动人的历史传说。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70年代,青海诺木洪农场利用当地野生枸杞资源,开始枸杞种植,生产的枸杞颗粒大,色泽鲜艳,曾被作为国礼送给中南亚国家元首。
青海柴达木枸杞,何以经久不衰,备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拨开迷雾见真相。当你走进柴达木盆地,看到干旱少雨、昼夜温差悬殊的瀚海戈壁,成片的枸杞林依然健康地活着,一切答案尽在不言中。
柴达木枸杞品质一流,与其生长环境的“四高”有着重要关系。
高海拔。柴达木枸杞生长地平均海拔在2800米以上,这种高海拔环境下,迫使其必须激发自身的高原应激反应,最大化生成活性物质,增强植株免疫力,从而保证自身健康生长。
高光照。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日照高达3200小时,春夏每天日照不低于10小时,太阳光的照射有助于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使枸杞体内合成维生素D,帮助植物吸收与利用钙、磷、镁等微量元素,提高抗病能力和免疫力。
高温差。柴达木盆地年均温度在5摄氏度以下,气温变化剧烈,空气相对湿度低。昼夜温差大,让枸杞白天能充分深呼吸生成营养,夜晚则进入寒冷休眠状态,让营养扎实沉淀下来。
高净区。柴达木盆地身处“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超净区的条件简单却苛刻,必须完全达到土壤、空气无污染的标准。正是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特性,使得柴达木枸杞具有某些唯一性的特点。
柴达木盆地的高寒气候,让农作物生长期延长,很少遭遇病虫害,在种植生产过程中能够做到不使用农药、化肥,这是柴达木枸杞的一个核心特色,为柴达木枸杞发展有机产品创造了条件。
柴达木盆地光照时间长达10个小时,昼夜温差达12摄氏度,还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水土资源,而且病虫害少,这些都是适宜枸杞生长的环境因素。不仅如此,柴达木盆地海拔高,气候干旱,空气相对湿度低,人口密度小,生态环境洁净,水源、土壤无污染、无农药和重金属残留等因素,使这里生产的枸杞品质达到国际同行业最高标准。同时,柴达木枸杞生产季节长,每年只采3茬鲜果,所以具有颗粒大、含糖量高、成色好等特点。
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性,造就了柴达木枸杞果实大、肉厚实、味道甜、营养足的特点,红遍大江南北。
生命之树
青海枸杞堪比冬虫夏草
枸杞自古就被誉为“生命之树”。在古人心目中,枸杞在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方面,是十全十美的极品。在民间,更是将枸杞形象地称为“老百姓的冬虫夏草”。
柴达木枸杞拥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柴达木”枸杞的食用药用价值在历史的药典文献中比比皆是,更留下了众多有趣的历史传说。中国传统文化也早有枸杞养生的说法,常吃枸杞能够强筋骨,耐寒暑。无论在典籍记载、民间传说,还是传统的医学界里,枸杞都是备受推崇的。
青海高原主要枸杞属树种有宁夏枸杞、北方枸杞、新疆枸杞、黑果枸杞、变种红枝枸杞等,除宁夏枸杞、黑果枸杞有人工栽培外,其余目前主要以野生为主。宁夏枸杞在青海的分布集中在柴达木盆地的格尔木、诺木洪地区和海南藏族自治州,生于山坡、河谷、水边、田边和盐碱地,主要分布于海拔2800米~3000米。
青海柴达木-共和盆地严酷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次生代谢营养物质的积累,同时赋予了柴达木枸杞独特的品质与个性。在广袤的柴达木盆地,它们不畏严寒、不畏风沙,以其耐寒、耐旱、耐瘠薄的品质,把根深深扎在祖国的西部,光耀中华大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青海省柴达木诺木洪地区开始野生枸杞的人工繁育种植,直到今天发展为大面积种植的一种农作物。让人感到稀奇的是,柴达木盆地一带的枸杞,并不像马铃薯等舶来品,早在数千年前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存在。
资料显示,青藏高原广泛分布天然枸杞等6种枸杞属植物种,野生枸杞种植资源丰富,为枸杞新品种培育提供了丰富的种质基因。据调查,青海柴达木盆地天然枸杞资源面积近100万亩,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五龙沟分布有迄今发现的国内面积最大、最为集中的枸杞群落,分布面积达到3000亩。这些珍贵的天然枸杞种质资源,为枸杞新品种培育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基因。
青海柴达木枸杞因其生长于柴达木盆地而得名,也称为柴杞。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其顽强的生命力,历经千年而生生不息。
柴杞具有独特的品质,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优越,主产区集聚于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来自青藏高原无污染、原生态的超净区、生态区;绿色有机,通过欧盟、美国及我国有机认证面积超10.6万亩;果实超大,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达到每50克少于280粒的国标特优级标准;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黄酮、多糖等多项成分指标都达到国标特优级别,是药食同源的高原特色产品。
高原精品
青海枸杞让世界“杞”味无穷
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其果肉饱满,含糖量高,是枸杞中的上等品。柴达木充足的日照为枸杞提供了养分,晶莹剔透的红果,让人垂涎。好枸杞就像美人,长得非常漂亮,一般表现为颜色柔和、有光泽、肉质饱满,而柴达木枸杞全部满足了这些条件。
1988年,我国原卫生部正式公布枸杞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药用价值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是中药上乘之品。《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筋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枸杞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降血糖和降血脂等作用。柴达木枸杞颗粒饱满、色泽艳丽、产量高、品质好,近几年在国内外市场都被普遍看好。研究表明,柴达木枸杞在营养成分和功效方面,具有明显的品质优势。
柴达木枸杞从播种、耕作到采摘、制干均沿用古法,使用有机肥料和人工除草。这样的枸杞才能算得上让人放心的好枸杞,这也是柴达木枸杞和别的枸杞最大的区别。
研究表明,柴达木枸杞在营养成分和功效方面,具有明显的品质优势。
黄酮和多糖是枸杞的活性成分,也是评价枸杞质量优劣的指标。柴达木枸杞中的黄酮含量为0.96%~1.34%,多糖含量为5.38%~6.79%,糖含量为45.95%~52.96%,均优于国内平均水平。目前,柴达木枸杞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含量为74.6g/kg,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24.48%;多糖中氨基酸总含量为29g/kg ,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42.76%。氨基酸中苯丙氨酸的含量最高,缬氨酸的含量最低,其中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比例普遍较高。因此,柴达木枸杞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总量丰富,营养价值较高。
同时,柴杞鲜味氨基酸由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5种氨基酸组成,柴达木枸杞中鲜味氨基酸的比例都接近或超过30%,含量非常丰富,足以说明柴达木枸杞的品质是响当当的,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可全面补充各种营养的天然药食两用植物。
美容养生
黑枸杞尽享“花青素之王”美誉
在柴达木这片净土上,每一颗枸杞都散发着阵阵果香。新鲜的枸杞轻咬一口,一股甘甜的汁液流入口中,沁人心脾,满口留香。
生长在柴达木盆地的黑枸杞,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神奇之物,被誉为“软黄金”“花青素之王”“蓝色妖姬”,多年来经济效益逐步显现,成为当地农牧民特色种植的一部分。
黑枸杞是青海省荒漠戈壁地区主要的建群植物之一,是戈壁里罕见的野生浆果,果味甘甜,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除其药性与普通枸杞有相似之处外,黑枸杞中富含氨基酸、花青素、Vc和脂肪等,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可开发生产食品,并具有还原糖和色素开发潜力。
青海的枸杞属植物是茄科中唯一的木本植物。《青海木本植物志》一书对枸杞属植物的介绍中,将黑枸杞排在首位,可见黑枸杞与众不同的营养价值,其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的含量≥蓝莓含量的20倍。
如今,随着养生热的兴起,产自柴达木盆地的黑枸杞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泡入杯中的黑枸杞会因为水质的不同、温度的不同变化出不同的颜色,富含于果实中的花青素荡漾在玻璃杯中,不管是梦幻的紫色,还是清澈的蓝色,都让人赏心悦目,既养生又美容。
相传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发现当地的很多女子都爱食用一种黑色果实。汉代文书上有这样的一段记载:“此西域之神果,女子服之,冰肌玉骨,手如柔荑,颜如舜华,腮晕潮红,羞娥凝绿,肌若凝脂,气若幽兰。”
后来西域年年进贡,供汉武帝后妃食用,其皇后陈阿娇最是喜欢。
这种黑色果实正是柴达木黑枸杞,而柴达木盆地便是当时张骞出使西域时所经之地。
花青素是纯天然的抗衰老营养补充剂,研究证明是当今人类发现最有效的抗氧化剂,它的抗氧化性能比维生素E高出50倍,比维生素C高出20倍。据检测,黑枸杞取代蓝莓成为花青素之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养生保健的圣品自然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黑枸杞还有什么好的疗效呢?美容养颜、抵抗衰老;补血安神、促进睡眠;养肝明目、增强视力。如此好的疗效自然容易被消费者接受,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黑枸杞逐渐被消费者青睐。
品牌引领
青海有机枸杞创下多个世界第
2017年,柴达木枸杞获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8年底,柴达木枸杞成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名单,成为全国35个中欧地标互认农产品之一。核心基地通过欧盟ECOCERT、德国BCS、色瑞斯CERES等国际知名认证机构和中国农业部绿色认证。
2021年,地理标志区域品牌“柴达木枸杞”品牌强度845,较初次评审的2016年增长1.06倍;品牌价值92.5亿元,较初次评审的2012年增长6.45倍,标志着柴达木枸杞认知度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0年,德令哈慧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展会优秀参展单位、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展会农产品金奖。
有机、绿色是青海枸杞产品的最大优势所在,也是适应市场的必然要求。柴达木枸杞产业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青海经济增长、农村建设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成为青海又一具有地方特色的金名片。
获得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青海对枸杞产业发展壮大的信心,不再满足于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而是瞄准高科技、精深加工的产业发展方向,旨在把青海高原,特别是柴达木盆地建成中国最大的有机枸杞生产基地和世界高端枸杞产业基地,以高端品质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打造超百亿产业体系。
近年来,青海省从技术链和产业链方面提升柴达木枸杞产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产学研用结合,采取“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组织”的方式,构建“四位一体”的研发、示范、推广转化链;加快推广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自2010年以来,青海省共取得枸杞相关科技成果120余项,重点通过柴达木枸杞良种选育与育种平台建设,良种繁育技术体系建设,栽培技术推广示范,枸杞利用关键技术研发,系列产品开发等相关课题的研究,重点解决了多项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核心技术。
同时,青海省各农牧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发各种枸杞新产品,包括冰鲜果、枸杞原浆、浓缩浆、枸杞叶茶、枸杞全粉、枸杞酒以及枸杞籽油、枸杞多糖的萃取和分离产品相继面市。随着青海高原枸杞种植规模和加工规模逐年扩大,枸杞产业正在向集约型、效益型发展。其中,有的枸杞深加工企业还推出国内第一款有机零添加100%枸杞汁、推出100%原酿的纯天然有机枸杞蜂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枸杞的加工和流通体系逐步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批具有带动能力的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枸杞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种植企业纷纷上马枸杞加工生产线,推动了柴达木枸杞加工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全省枸杞企业116家,专业合作社6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33家。尤其是作为核心区的海西州,培育和引进27家精深加工企业,上百种枸杞产品进入市场,建成大漠红工业旅游景区、生态农业风情小镇,产业融合成效初显。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积极推进产业“四地”建设,大力发展枸杞产业,为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培育和竞争,青海枸杞以独特的生态、区位、品质和资源优势,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新晋枸杞品牌。
(记者:赵俊杰 编辑:何静霙 校对:杨冰 张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