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19日,2024-2025年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工作会议在青海西宁召开。
会议现场 蔡美婷摄
从2001年至今,对口支援已陪伴青海大学走过24载春秋。自清华大学率先承担对口支援青海大学的任务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院校也陆续加入,共同谱写了这段合作篇章。如今,学校已从西部普通高校成长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已融入青大的血脉。
“对口支援工作是一份美丽的事业。24年来,各支援高校团结协作,全方位多角度倾情援建青海大学。青海大学创新奋进,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充分彰显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踏上新征程,要聚焦重点学科,带动整体办学水平提高;拥抱人工智能新机遇,探索发展新优势;拓展对口支援范围,提高省校合作层次,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的话语中满是对过往支援工作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
青海省副省长程基伟代表青海省委省政府向教育部和各支援高校长期以来给予青海和青海大学的无私援助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各支援高校以政治担当为舵、深情厚谊为帆,真抓实干助推青海大学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成长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为青海发展建设注入强劲动力。面向未来,将聚焦“中央要求、青海所需、各校所能”,推动优质资源布局,实现校地“双向奔赴”,打造新时代高校对口支援合作新典范。
会上,青海大学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人民政府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与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佑赛科技有限公司、问源(青海)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同时,举行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青海大学昆仑分院揭牌仪式。
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书 蔡美婷摄
据悉,此次会议的召开,为教育援青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场始于2001年的教育接力,正以更紧密的协作、更务实的举措,在青藏高原续写新的篇章。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雯静、万玛加 通讯员蔡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