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5日,上午12时许,伴随着急促而尖锐的防空警报声,青海三江源民族中学校园内瞬间进入“战时状态”,“2025·西宁市人防工程战时响应作业演练”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演练结合了9月5日“警报试鸣日”开展。
【演练现场试演人员 丁虎摄】
“各小组注意!接上级空情通报,立即启动二级防空响应!”随着指挥中心指令通过无线电波传至各点位,校园内的人防指挥员迅速就位。操场上,引导员第一时间组织学生双手抱头、弯腰低姿,按照“先低层后高层、先东侧后西侧”的预定路线快速疏散。
【演练现场学生有序撤离 丁虎摄】
与此同时,人防专业分队已在校园地下人防工程入口处展开作业:工程转换组操作液压剪、撬棍等工具,快速移除入口处的封堵物,展开防护密闭门;通信保障组架设卫星天线、调试对讲机,确保现场与指挥中心的信号畅通;医疗救护组搭建临时救护帐篷,备好担架、急救箱等器材,随时待命。直至最后一名学生安全抵达人员掩蔽所,各引导员迅速清点人数,通过手持设备将清点结果实时上报至指挥中心。
【现场人员清点 丁虎摄】
指挥中心大屏实时传输各点位画面:地下人防工程内,人员正在按区域划分掩蔽位置,管理人员逐一核对人员信息、发放应急物资;地面警戒组沿校园周边巡逻,设置警示标识;防化洗消组则对模拟“沾染区域”进行检测和洗消作业。从空情预警到人员掩蔽,从工程转换到应急处置,各环节衔接紧密、配合默契,充分展现了前期训练的扎实成效。
【模拟伤员救治现场 丁虎摄】
此次演练首次运用实时传输系统,通过部署在校园各处的高清摄像头,将疏散撤离、工程转换、掩蔽管控等现场画面同步回传至指挥大屏,指挥人员可实时观察各环节进展,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指令,实现“看得见、调得动、管得好”的动态指挥。
【演练现场各点位同步显示 丁虎摄】
据悉,本次演练由青海省国防动员办公室、中共西宁市委宣传部、西宁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主办,演练紧贴实战场景设置课目,既检验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也锤炼了人防专业力量与群众的协同配合能力。下一步针对演练中发现的细节问题,尽快梳理完善,并强化演练的实战导向,推广成熟经验,为筑牢防空袭安全屏障奠定坚实基础。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雯静 通讯员叶枚、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