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海:金融助力枸杞产业发展 共筑农户美好生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青海:金融助力枸杞产业发展 共筑农户美好生活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10-22 13:55

  沙漠戈壁里的一株草,也长成树的模样,枝干纤细些,却也撑起一整簇叶的繁茂。记者从西宁出发,穿越茫茫的戈壁滩,来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察汗乌苏镇西庄村,枸杞产业繁盛的景象铺展开来。

  枸杞丰收采摘忙

  枸杞产业是都兰县特色优势产业之一,都兰县拥有悠久的枸杞种植历史和优质的枸杞资源。近年来,都兰县积极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将枸杞产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通过加强对特色优势产业的引导规范,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枸杞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枸杞满枝

  【颜色鲜红的枸杞挂满枝头。万瑞杰摄】

  “正在采摘的是今年最后一茬枸杞,需要30多个工人,人工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今年贷款的30万元,除了购买化肥农药,主要就是用于采摘的人工费……”一见到记者,枸杞种植户安尕一么打开了话匣子。

  在安尕一么的枸杞种植园里,一串串鲜红欲滴的枸杞挂满枝头,一筐筐枸杞果实被装入车厢。“银行工作人员会上门来服务,贷款现场就能办,替我们省去了不少事。他们也会来到枸杞种植园,询问枸杞的收获情况,有什么问题都尽力帮我们解决!”安尕一么直竖大拇指。

工作人员帮忙采摘

  【邮储银行工作人员采摘询问枸杞收获情况。万瑞杰摄】

  从2020年贷款5万元到2024年贷款30万元,年年的好收成让安尕一么继续种植枸杞的信心更足了!

  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青海省分行以信用村建设扩大普惠金融受益面。将可复制、可推广性极强的信用村建设和“村村贷”作为改善“三农”金融服务和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有效抓手、重要举措。通过全员宣传、领导带队走访、加强沟通对接等方式,深入了解农牧民资金需求,为有信用、有需求的农牧民提供资金支持,将服务重心持续下沉至乡村,助力乡村金融资源有效触达和公平覆盖。

  枸杞加工智慧高

  广阔无垠的土地上,一排排浅蓝色的塑料大棚安然矗立,阳光照射下,塑料薄膜反射出耀眼的光。

  见到枸杞种植户马永海时,他正从枸杞园里赶来,热情地介绍起自家的枸杞自然晾晒大棚:“我有7个像这样的大棚,枸杞采摘下来经过清洗就会拿到这里晾晒,方便又快捷,天气好的时候四五天就能晒好!”说话间,马永海时不时蹲下身子认真查看着枸杞的晾晒情况。

查看果实晾晒

  【农户和银行工作人员查看枸杞晾晒情况。万瑞杰摄】

  望着棚里果实和叶子一起晾晒的场景,记者不禁好奇,枸杞的叶子该如何去除?

  马永海从车上拿出工具,熟练地控制机器的方向,机器所到之处,叶子被拍打细碎。“先用机器把叶子拍碎,到时候将它们扬起来,叶子又轻又碎就会飘向一边,枸杞重一些就直接落下,它俩就分开了……”

使用工具

  【农户对枸杞叶进行粉碎。万瑞杰摄】

  “今年我在邮储银行贷了30万元,用在枸杞的种植和加工上,银行工作人员十分关注我们的枸杞种植与销售情况,帮了我们不少忙。”马永海说。

  “我们为客户办理贷款业务后,还会持续追踪关注,有好的销路也会积极推荐给他们,帮助他们进行农产品的销售。”邮储银行工作人员杨宗明说。

  2019年年底,中国邮储银行都兰县支行积极推广信用户产品,通过深入走访香日德农场和都兰县察苏镇,了解到西庄村作为枸杞产业特色村,具有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客户经理们充分发挥产品优势,为村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推动了枸杞产业链贷款服务体系的建立。

  枸杞创收有保障

  银行与农户之间彼此信任与合作,共同铸就都兰县枸杞产业的蓬勃发展。

  “现在在网上就能办理贷款业务,农户刚开始不会使用,我们就手把手教,慢慢熟悉之后,农户自己就能在手机上办理,方便又快捷。对于一些长期信用户来说,申请贷款5分钟就能到账,及时为他们解决资金问题。”杨宗明介绍。

工作人员询问收成

  【银行工作人员与农户交流沟通。万瑞杰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青海省分行发挥“农贷通”线上优势,夯实30万元以内小额“农贷”全流程数字化、线上化模式,切实为辖区农牧民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很多农户连续多年在我行进行贷款,与我行多年建立起来的良好信誉有重要联系,如今我们也在不断更新优化业务,力求以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为百姓解决贷款问题。”杨宗明接着说。

  枸杞的种植、研发与市场推广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长期以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青海省分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致力于做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的“深耕者”。深化创新驱动,有效探索了符合枸杞特色产业的服务模式,通过提升枸杞产业链信用贷款额度、改善客户准入条件、优化贷款落地时效等一系列举措,为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雯静、万玛加通讯员万瑞杰)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尼泊尔总理奥利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生产应用,香港在上中下游“全链发力”、促进“环环相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2024-12-03 16:02
12月2日,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首台硬岩掘进机(TBM)“江汉先锋号”在土建4标8号平洞顺利始发掘进,标志着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TBM掘进施工新阶段。
2024-12-03 09:05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夏县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于距今5000余年的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并出土一件同时期罕见的彩陶鱼纹盆。
2024-12-03 04:15
近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普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此次修订聚焦科普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强化了社会各界的科普责任,
2024-12-03 04:50
记者2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将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探索建立专精特新赋能体系,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2024-12-03 04:50
一件采集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早白垩世恐龙标本被认定为窃蛋龙类恐龙新类群——百年鸳鸯龙。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上。
2024-12-03 04:50
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南极中山国家大气本底站(以下简称“中山本底站”)1日正式业务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将对南极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进行连续、
2024-12-03 04:50
11月30日晚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验证了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在硬件、软件、人员等各方面已具备常态化发射能力。
2024-12-02 08:55
房元鹏分析,比较来看,我国的天舟飞船属于大型货物运输飞行器,上行装载货物能力强。
2024-12-02 08:50
从农业农村部获悉,12月1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东省广州市落下帷幕。
2024-12-02 03:45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2024-12-02 03:40
科学与哲学关系密切,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
2024-12-02 03:45
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样化的服务。
2024-12-02 03:40
让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在技术攻关中敢于给他们压担子,并对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度。
2024-11-29 09:51
国家医保局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据介绍,自成立以来,国家医保局已连续7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中谈判新增530种,竞价新增38种。
2024-11-29 09:49
第二届链博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增先进制造链展区,从研发设计、新材料运用、关键零部件及加工、智能制造及高端装备等四个方面,展现全球先进制造领域从前端设计到终端产品应用的全产业链。
2024-11-29 09:48
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奋力谱写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024-11-29 09:47
根据规划,中国计划202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关键技术攻关;2027年左右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2024-11-29 09:35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有一道看似难以跨越的鸿沟——科技人员通常不熟悉市场、经营和生产,企业经营者往往搞不懂前沿科技。
2024-11-28 02:50
在光通信系统中,硅基调制器是信息传输与处理的关键一环,是整个电光信息转换的“心脏”——信息经过这个枢纽来去、流转,高效搭上光的“顺风车”,奔赴不同目的地。
2024-11-28 02: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