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6月14日,青海改革暨全省党校系统智库联盟研讨会在青海省委党校召开,来自金融、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讨论,助力青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是生态大省、资源富省、战略要省。近年来,青海致力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海力量。
依托清洁能源、冷凉气候、土地资源禀赋、战略腹地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青海将清洁能源发展作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青海绿电数年领跑,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昔日的荒漠蜕变成连绵的海洋蓝色光伏发电园区;青海上线全国首个清洁能源供电感知平台,建成全国首个全清洁能源电力可溯源的绿色数据中心,累计核发新能源绿证超过650万张;海东建成中国首个零碳数据中心——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为百度、阿里云、腾讯、华为等用户提供优质的算力和存储服务……
本次研讨会由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省行政学院)、中共青海省委改革办共同主办,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支持,青海改革发展研究院承办。
“青海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将绿色算力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实践途径,提出把我省清洁能源产业优势转化为绿色算力发展优势,举办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推介会,召开绿色算力招商引资座谈会,制定促进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青海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共青海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校长(院长)赵月霞在致辞中表示。
会上,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建言献策,共同深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新篇章提供智慧支持。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学院院长朱松纯讲述通用人工智能重塑产业体系内容;青海省数据局局长靳力介绍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情况;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张占斌讲授如何以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雯静、万玛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