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不惧风浪 勇毅前行——青海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不惧风浪 勇毅前行——青海省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来源:青海日报2024-02-21 10:44

  民营经济是青海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省经济中呈现出“45889”发展态势,即贡献近40%的经济增加值、5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科技型企业、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经营主体。

  青海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不断健全服务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推动全省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去年以来,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80%以上民企发展平稳向好,60%以上民营企业享受过惠企政策,超过65%的企业已经恢复到疫情前80%以上,经济发展呈现前高、中扬、后稳态势,总体回升向好。

  政策“组合拳”,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展抢抓机遇促发展“1+9”系列活动,37名省领导联点领衔、1300多家机关单位广泛参与、1万余名助企联络员“一对一”帮扶,协调解决各类企业反馈问题5000余项。

  全面实行许可事项清单管理,“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覆盖全省所有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93%以上,经营主体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新设立经营主体增长27%。

  一个个数据、一项项政策措施,体现的是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在全省助企暖企春风行动中,我们欣慰地看到一个接一个困扰企业发展、阻碍进步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得到迅速而有效地解决,这让民营企业切实感受到了政务服务带来的便捷与实惠。”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牛豫娟说。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印发《市场监管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通过深入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强化信用激励约束、开展信用提升行动等举措,不断提升省内民营企业竞争力;通过深化电子营业执照应用、促进经营主体注册注销便利化、加强公平竞争政策落实等手段,持续优化市场监管服务,破除市场壁垒,为全省民营企业提供优良的营商环境。

  在服务民企发展中,省工商联以“实”为本,搭平台、建机制、抓服务、谋发展。加大惠企纾困政策宣传力度,持续开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深化专题培训和座谈交流,引导民企走绿色科技创新之路,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围“2023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

  “以‘法律三进’‘企业家学法’等活动,依法保护民企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工商联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稳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引导企业从‘被动合规’到‘主动合规’转变,力促民营企业持续迈向健康高质量发展。”省工商联经济部副部长李吉明说。

  精准发力,为企业纾困解难稳发展

  全力落实好税费优惠政策,是青海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一年来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73.6亿元。

  个性化、定制化推送红利账单,优化“银税互动”融资支持和中小企业跨省迁移办理流程,延续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季活动,建立民营企业直联点,探索对不同类型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简并企业报告境外投资和所得信息报表,减少报送频次,提高办理出口退税便利度,设立跨境服务咨询专线,帮助企业防范税务风险,创造良好税收环境……青海税务部门打出政策落实“组合拳”,积极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提振信心。

  “税费优惠政策减轻了企业的经济负担,让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引进技术、员工培训和市场拓展中,为我们稳定经营、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作为税费优惠政策的受益企业,西宁美丽妈妈产后恢复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帅说。

  在西宁腾祥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韩树强介绍,“2023年推行的助企暖企春风行动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解决了困难和问题。公司研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政策,降低了税负,有效减少了经营成本,让公司获取了高收益。”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管理和服务民营经济的助手,省工商联积极探索为民企纾困解难的有效途径。与税务部门推出税收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条措施,与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等九个部门联合出台强化金融支持民企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联合金融机构加强民企金融服务力度,通过融资推进、签订服务民企战略协议等形式,促成工行与7家民企达成授信意向28亿余元,配备50亿元专项信贷,联合建行推出商会组织专属的“青商惠贷”信贷产品,累计推动“资金池”撬动信贷资金超3660笔、总额49亿元,金额同比增长48.9%,助企融资纾困。

  “练好内功”,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更离不开自身的奋斗。只有“练好内功”,企业才能实现健康发展、行稳致远。

  截至2023年底,青海省认定有效期内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2户,其中民营企业108户,占认定企业总数的81.82%。

  欧耐特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生产和开发各种电线电缆产品的企业,也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多年的创新和积累,企业拥有一批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和检测设备。“针对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企业研发重点逐步向光伏配套电缆倾斜,优化传统辐照交联工艺,将绝缘挤出、护套挤出、喷印标示通过一道挤出工序完成,缩短了产品交付周期,提高了30%的生产效率,产品满足了耐低温、耐日光老化、防紫外线、耐酸碱、耐盐雾、防鼠防白蚁等特殊环境和特殊性能,在光伏发电传输、工程建设、新能源配套等领域,市场占有率达10%。”企业负责人杨振涛介绍。

  近年来该公司先后申报专利100余项,已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90项,产品的质量及性能均处于区域内领先水平,填补了我国高原线缆特殊性能光伏线缆的空白,并取得德国莱茵光伏线认证,为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打下了有利的基础。“下一步,我公司将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和‘四地’建设,积极融入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为导向,持续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在全力发展中高压电缆的同时,通过新产品开发,结合高原地区地理环境因素,逐步向绿色环保、耐寒、防紫外线、风力发电等多种特种电缆产品延伸,使公司产品结构向多元化发展,通过技改扩能,使能耗和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在未来几年内使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面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杨振涛充满信心。

  今年全省两会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为民营企业在发展上解忧、环境上解压、帮扶上解渴。这为民营企业鼓了干劲、添了动力。青海泰宁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钟阳君充满信心地说:“青海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春天来了。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创新之路。作为年轻一代企业家,非常感恩好时代给予的机会和平台,要以敢闯、敢创、敢拼的精神,为推动青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相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民营企业家的不懈努力下,青海民营经济将走向更广的舞台,实现更好的发展。(记者 张晓英)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