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陈刚: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陈刚: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

来源:青海日报2024-02-07 06:16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

  ——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在省委省政府春节团拜会上的致辞

  (2024年2月6日)

  农历甲辰年春节即将来临。我们欢聚一堂,共贺新春。我谨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向全省各族人民和所有关心支持青海发展的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2023年,是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气候变化、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红海局势紧张等相互叠加,世界局势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和严峻。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需要洞察未来的远见,更需要稳定人心的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乘风破浪,我国“风景这边独好”,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定,走得很有力量,走得很见神采,走得很显底气。“大运会”携手“亚运会”盛装上场,改革开放45周年和“一带一路”倡议10年结出繁花硕果,“回暖的信心”喜迎“有朋自远方来”,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2023年,青海与祖国一道,喜悦与激情盈怀,欣慰与感慨铭心。从年初查处6名领导干部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开局破题,到年底全力应对积石山6.2级地震,一年间大事要事交织、急事难事叠加,我们扛牢扛实使命责任,四大班子凝聚合力、纪检监察同向发力、法检“两院”持续用力、地区部门不遗余力、各族人民齐心协力,爬了一山又一山,过了一坎又一坎,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更比预期的好,凭的是追光路上的脚踏实地,靠的是栉风沐雨的团结奋斗。

  这一年,广袤的草原、巍峨的雪山、澄澈的湖泊,遇到的风景是那样的美。这一年,熟悉的、陌生的、平凡的、卓越的,遇到的人总是别样的亲。徜徉和品味一年的时光,有毫不犹豫的抉择,有一往无前的坚定,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

  这种力量,源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亲切关怀、殷殷嘱托;来自于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冲锋号角、催征战鼓;发自于我们心中的责任、肩上的担当;更映照着前方灿烂的光辉,身后温暖的一方。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那是初心和使命。去年12月的地震突发,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李强总理、张国清副总理深入灾区指导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鲜红的党旗在抗震救灾一线高高飘扬,灾区群众有了“主心骨”,发自内心的感党恩、颂党情,让我真切感受到在人民心中“共产党”三个字的分量!我们更加坚定,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重建家园的坚强决心!有幅图景始终难忘,我到麦秀镇敬老院,一名藏族老人拉着我的手,一口气说了四十多分钟,等不及翻译译完,他又接着说。他所表达的是对党说不完的感恩、对习近平总书记最崇敬的爱戴。离别时,老人情不自禁地把我的手贴到他的额头上,我知道,这是藏族同胞表达神圣感情的最高礼节。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什么叫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那是责任和担当。攀越同宝山,“高原蓝宝石”熠熠生辉,湖光山色冠绝高原;翻越祁连山,八一冰川横立天地间,无边寒冰壮阔斑斓;登上“瓦里关”,守望“云端” 绘就最美“曲线”,一群人无悔驻守荒原30年;走进昂赛大峡谷,苍劲古柏作点缀,绚丽丹霞鬼斧神工;我和生态体验示范户云塔一家促膝长谈,他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现实版的《雪山大地》,期盼着上大学的儿子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有那些雪豹、羚羊和棕熊的故事。江源浩荡,雪域壮美,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的深情嘱托。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那是求索和奋进。与星空守护人并肩伫立在赛什腾山上遥望,暗夜星空,墨子巡天,我们与“仙女座”星系无限接近;数排退丝架一字排开,一束束碳纤维向远处延伸,细如发丝却比钢铁坚韧,那是“中国强度”的担当;踏足海南州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一望无垠的光伏板犹如浩瀚的星辰大海,青海绿电“点亮中原大地”,还有塔拉滩上成群的光伏羊,雪白如珍珠。我们必须时刻牢记,青海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聚力打造产业“四地”,就是要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那是血脉和风骨。沿着历史遗迹,寻古戈壁、探源昆仑,都兰热水墓群、夏尔雅玛可布遗址、喇家遗址、宗日遗址,从古老文明的时光卷轴上清晰触摸到历史的脉搏,双人抬物纹彩陶盆、圆銎宽叶倒钩铜矛等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是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这片热土的强大基因;在班玛红军沟、海北原子城、慕生忠将军纪念馆,感悟先辈在高原长征的感天动地、“两弹一星”“两路”精神的磅礴气势,青海既是海拔高地,更是精神高地。还有那些可爱的孩子们,高原“小C罗”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的绿茵场上肆意奔跑,藏族小姑娘用流利的普通话介绍她美丽的校园,水晶一样的眼眸中尽是对梦想的憧憬。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传承历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事业薪火相传,是我们奋进现代化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跨越山海、逐梦前行,用实干成就事业;

  我们从春夏到秋冬不懈耕耘,收获最丰美的果实;

  我们执手见证,蓝图成为实景的模样!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最美的风景在山顶,攀爬登顶才能领略不一样的风景。抬头仰望,北斗仍在闪耀,脚踏实地,美好就在前方,我们要以“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行动自觉,让众志成城的心声流淌,让万众一心的意志交响,意气奋发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扬帆启航!我们要以团结奋斗之名,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荣光!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不负春光起好步,踔厉奋发开新局!

  祝愿全省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责编:何娴珺;监制:苑玉虹)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