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聆听新材料高质量发展的足音——西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聆听新材料高质量发展的足音——西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之二

来源:青海日报2024-01-11 16:03

  一头连着科技和创新,一头连着产业和发展。

  在抢抓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下,青海电子信息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储能等新材料产业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更实现了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梯次成长、接续发展的提升。

  追逐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航标,青海正在借助新材料产业渐成集聚发展之势“奋力”,优化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环境,蓄势扬帆向着持续推进新材料产业化、规模化、精深化不断前进。

  前瞻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何为新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经济发展需要新动能,国家发展需要有突破。这种新,不仅仅是单纯的陈旧与崭新的对比,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积极推动新材料产业的研制和应用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技术创新和加速产品更新换代、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青海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策部署,助力打造具有西宁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西宁开发区”)全面梳理新材料产业发展思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和持续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西宁市乃至青海省新材料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地处西部高海拔地区的西宁,大自然在塑造严酷环境的同时,也赋予了丰饶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随着弗迪电池、高景太阳能、丽豪半导体、阿特斯、晶科能源、中复神鹰、天合光能等一个个项目落地,一次次刷新纪录,一次次填补空白,难以想象,这块相对发展滞后、人才与技术贫瘠的大地,吸引了一批批具有创新型、示范性的现代化企业筑巢栖居。

  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不断塑造青海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西宁开发区建机制、推政策、优服务、强创新,一体化打造营商环境3.0升级版,建立省级统筹、三级联动、条块结合、高效协同的体系化推进机制,谋划涉及经济发展多个维度的“1+16+23”政策体系,紧盯特色优势产业向自主可控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发展,“链”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增速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以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全力保障工业经济快速稳定增长,透视出西宁工业持续优化升级之“进”,积蓄着高质量发展动能之“新”。

  瞄准发展前沿,优化结构调整,以“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为导向,以前沿技术能力供给引领新场景、创新新需求,西宁开发区积极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龙头企业,不断扩大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力。面向先进材料需求,西宁市在甘河、东川、南川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产业,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材料,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形成西宁新材料产业渐成集聚发展之势。

  创新引领,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

  铜箔是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等为代表的3C产品、ESS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航天等产品电池核心材料,被称为电子产品信号及电力传输“神经网络”。

  一张铜箔有多薄?6微米铜箔仅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十二分之一,一张普通A4打印纸厚度的十五分之一,甚至可以更薄。

  当前,在电子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潮流中,在市场对高能量密度、轻量化电池需求快速扩容的需求中,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这个号称全国单体最大、行业技术领先的锂电铜箔制造基地,无时无刻不在朝着电解铜箔向极薄和高性能发展挺进,感受新能源材料高质量发展焕发出时代光辉。

  从广东惠州走向青海西宁,作为2021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设计产能40000吨,其中二期1.5万吨项目已于2022年7月建成投产,后期扩产正在进行中。青海诺德成立以来,将“致力成为全球锂电铜箔领导者”作为发展目标,成为立足青藏高原的国内大型高档电解铜箔制造企业。

  如今,青海诺德已经在这片沃土建立属于自己的研发团队和研发中心,进行着新产品研发、工艺技术改进、技术推广等,从小型实验室推广到研发实验机,再从小批量生产到产线批量生产,在青藏高原实现“锂”想成真。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重塑西宁开发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格局,青海诺德只是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变革的缩影。

  聚焦国家战略和发展需求,如今西宁开发区正在搭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企业,适应超前谋划更新和迭代工作,越来越多的“青海诺德”正蓄势待发,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赋能高质量,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优化生态是增强未来发展竞争力的新优势,更是经济攀跃新引擎。

  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多样的高原生态环境、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地位……青海独有的生态优势,是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的支撑所在。产业“四地”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擘画的重大战略。

  坚硬如磐石,柔韧如发丝。作为材料王国中“皇冠上的明珠”,碳纤维重量轻、强度高并且耐腐蚀,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体育器材等,是国家安全、武器装备亟需的关键战略物资,是新兴产业发展亟需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外长期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的敏感材料。

  在“双碳”背景下,作为国内第一家、世界第三家自主突破生产高性能碳纤维所必需的干喷湿纺产业化技术的企业,中复神鹰带着碳纤维来到江源大地,为青海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

  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要看盈利多少,更要看是否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否有更强生命力,是否能走得更远。自中复神鹰“年产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落地西宁,进一步加快了我国高端碳纤维国产化进程,保障了国内碳纤维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基地主要生产T700级、T800级、T1000级以及M系列等高端碳纤维,不断解锁“中国强度”,提升国产碳纤维国际竞争力。

  如今,中复神鹰已建起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吸纳多名科技部创新团队核心人员和青海省昆仑英才领军人才加入其中,承担多项国家和省市的研发及工程化项目。还通过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产业企业加强合作,打造创新联合体,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由“高原”向“高峰”攀登。

  不仅如此,推动产业、企业、产品整体提升,统筹推进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实现。一批新型产业加大创新,先行先试,聚焦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全方位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全力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对接,持续深入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要贡献,不断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注入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聆听新材料高质量发展的足音,西宁开发区正推动新材料和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前行,为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记者 洪玉杰)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力抗旱保苗

  • 防汛中的“江河哨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