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海治多:探索 “四强”打造乡村振兴“治多模式”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青海治多:探索 “四强”打造乡村振兴“治多模式”

来源:治多宣传2023-10-09 16:29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攻坚时期,对标青海省有效衔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要求治多县努力“补短板、找差距、强弱项”,以“生态立县、畜牧稳县”的初心,以巩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为使命,坚持“产业强基、生态强本、文化强本”,着力促进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全力以赴打造乡村振兴治多样板。

  组织强力,蓄能组织振兴提升。联创共建,助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以结对联创共建为载体,通过“一名县级领导联系指导、一名乡镇领导具体推进、一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一家机关单位结对共建”的“四个一”措施,常态化开展党建工作指导、并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政策宣传落实等重点工作进行结对帮扶,让乡村发展从“输血”转向“造血”,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配齐配强驻村队伍,凝聚乡村振兴骨干力量。以新一轮驻村工作队调整轮换为契机,面向重点村选派乡村振兴第一书记10名、驻村干部20名;面向16个非重点村(社区)和1个易地搬迁村选派强村带寺党建指导员17名,在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盘活村集体经济,拓宽乡村振兴增收渠道。通过“党建引领、政府主导、财政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形式,精准利用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依托畜牧业等自然禀赋,探索出“党组织+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牧户”的发展模式,构建出“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牌”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源头活力”。 加强网格化管理,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以省级抓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试点为契机,通过一镇为主导、五乡为辅助的党建引领村(社区)网格精细化管理模式,以点带面形成“党建+网格员+志愿服务”红色网格服务体系,推动村(社区)所有要素入网、所有事务进网,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和“共建共治共享”的和会治理格局,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创新赋能。

  产业强基,发展高质量畜牧业。产品输出市场化。以打造输出地为依托,按照州级“百、千、万”工程要求,重点发展“3R”(乳、肉、绒)产品,升级改造阿米雪和中孚达企业功能设备,不断打造区域品牌,阿米雪奶粉等8种产品已上市销售,并在西宁、玉树州等地设销售门店;持续发展壮大联户经营模式和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标准化建设,产业发展资金达总资金的60%以上,逐步建设现代化产业基地。

  稳岗就业有成效。集餐饮、住宿、会议为一体的四星级旅游酒店振兴酒店,解决就业岗位50余名,人均月工资达3000元以上。强化县城集中安置区“一站式”服务网格化管理,今年投入500万元实施县城集中安置区农贸市场补短板建设项目,开发治多智慧农贸市场,解决就业人员50余人,人均月工资达3000元,吸纳个体户、公司20余家。政府制定平价超市华龙宜佳,既解决了部分就业岗位,同时为百姓群众提供了种类丰富的产品,提升了购买服务的品质和卫生。认定帮扶车间(工坊)2家,新增审核认定10家,解决脱贫户、监测户就业岗位77个。光伏扶贫设置公益性岗位64个,涉及8个脱贫村。

  培养产业发展能手。落实订单式的培训,开展手工编制项目、科学养殖培训等12项培训内容。同时积极争取乡村振兴产业人才培育项目,投资100万元,针对养殖业、畜产品加工、产品研发、原材料和产品检测等方面开展畜牧业产业人才培训。

  生态强本,建造高颜值牧区。全方位推进治多县始终把生态立县贯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定不移走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发展路子,取得了积极成效。按照“三保三无三不”工作思路,制定完善“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着力打造治赛村、日青村、扎西村等第三批试点村和易地扶贫搬迁村村容村貌和环境整治、加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厕所革命项目,修建261座户用厕所和公共厕所。充分利用调动生态管护员、林业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积极性,经常性开展“全域无垃圾”“禁塑减废”宣传和环境整治行动,全民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

  生态旅游惠民成效显著。召开治多县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编写完成《治多县贯彻落实玉树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对全县酒店民宿、文旅企业、特色餐饮等开展调研;截至8月底,全县接待游客 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30.5万元,同比增长22%。生态建设红利得到逐年扩大和释放,红色索加教育基地项目现已完成建设90%,万里长江第一湾特色文旅小镇完成项目基本规划,县影剧院、室内篮球馆提升改造项目投入使用。

  文化强体,实施文明新风培育工程。打造新时代文明乡村。认真落实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全时创建要求,精准对标、精细管理、精美呈现,提升常态化创建水平,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深入推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活动,开展县委“长江源”理论宣讲团巡回宣讲、国防教育走进乡村少年宫等活动13次,惠及牧民群众、青少年共计2000余人。表彰全县“治多好人”先进典型、开展学习“新时代好少年”经验分享会等。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伍20支,开展政策宣讲、文化惠民等志愿服务活动,惠及村民1000余人。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作用,引导群众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文旅产业蓬勃向上。积极融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规划,依照州委文旅资源定位“可可西里、万里长江第一湾、红色索加、牦牛产业”,向主流媒体集中宣介、传播治多声。开设“探索长江源区域性资源宝库”专栏,监制“万里长江第一县生态治多”“探秘中国长江第一大峡谷烟瘴挂”宣传片,依托治多县成立7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节点,持续性展示治多社会经济各项发展成就。

  编 辑丨索南永吉

  审 核丨梁 伟

  监 制丨索南求措

  来 源丨治多县委宣传部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闭幕

  • “国门铁路”警察守护旅客平安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025-05-27 13:22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基金会在1998年联合设立
2025-05-27 11:10
无法释放起落架的民航客机在巨大的摩擦声中以机腹着地方式从跑道上滑过,高速进入大气层的空天飞机像一个“火球”剧烈燃烧,大型运输机在超强暴风雪中艰难起飞,先进战斗机在复杂空战环境中被导弹碎片打得千疮百孔……
2025-05-27 09:27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名迪与研究员王煜、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Stephen Foley合作,通过高温高压实验与超深金刚石包裹体成分对比研究,揭示了再循环碳酸盐如何改变地幔氧化还原状态,及对克拉通演化和深部碳循环的影响。
2025-05-27 09:22
“浚澜”船配备了高压岸电接入模块,可以采用全电力驱动挖掘系统,实现施工作业零碳排放。
2025-05-27 09:16
天问二号探测器按计划完成了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转场、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2025-05-27 09:10
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半球高纬地区大气甲烷浓度的季节振幅呈现减弱趋势,而副热带及热带地区的季节振幅却显著增强。这一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为解析全球甲烷源汇的长期演变提供了关键观测证据,为全球甲烷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
2025-05-27 09:09
据两位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还在为中国开发另一款采用Blackwell架构的芯片,最早可能于9月开始生产。
2025-05-26 12:51
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干细胞发育成充满液体的羊膜囊。这种模型囊体直径约2厘米,相当于一个4周胚胎周围羊膜囊的实际大小,可用于研究早期妊娠。
2025-05-26 09:21
你有过牙齿酸酸胀胀的体验吗?这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牙齿有多敏感。其实,在咀嚼食物时,这种敏感性大有用处,它能提供关于温度、压力,还有疼痛方面的重要信息。
2025-05-26 09:18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报告发现一个原以为“不可能存在”的神秘结构。
2025-05-26 09:18
阿尼玛卿雪山保存着50余条冰川,年均径流量占黄河上游总流量35%,其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具有重要影响。
2025-05-26 09:16
如今,在各地田间地头,植保无人机凌空起舞、无人拖拉机破土前行、水肥一体精准施肥、北斗导航精准播种、智能机器人全天候巡检……科技感十足的农耕图景随处可见。
2025-05-26 09:15
可持续的减肥从不靠极端节食,而是科学的生活习惯。
2025-05-23 13:30
邓宏章对此形象地比喻:“传统LNP像‘硬闯城门’的士兵,难免伤及无辜;而TNP则是‘和平访问’的来客,以最小代价达成使命。”
2025-05-23 13:13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部际协同、央地协作、区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统计监测,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
2025-05-23 13:50
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将于近期陆续开展。
2025-05-23 13:01
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23 08:01
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30年,全球至少半数青少年(超10亿人)将生活在健康风险高发的“多重负担国家”,面临HIV感染、早孕、抑郁、营养不良等多重威胁。
2025-05-23 09: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制备出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相关研究成果5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2025-05-23 08: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