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顶尖团队,全心奉献!6月30日北京同仁医院专家来玉树州医院义诊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顶尖团队,全心奉献!6月30日北京同仁医院专家来玉树州医院义诊

来源:北京市援青公众号2023-06-27 12:50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满足玉树地区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外科、妇产科、影像科等领域国内著名专家将于6月30日上午来玉树州人民医院开展义诊。具体内容如下:

  时间活动内容及地点

  6月30日上午义诊(玉树州人民医院)

顶尖团队,全心奉献!6月30日北京同仁医院专家来玉树州医院义诊

  刘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委兼总干事、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眼科分会会长、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眼科器械专委会秘书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眼科分会常委、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远程医疗与信息技术分会常委、中国中药协会眼保健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委员、美国视网膜专家协会(ASRS)会员。《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审稿专家,《眼科》杂志副主编。

  李树宁,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博士后,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访问教授,熟练掌握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以及疑难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2008年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秘书、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北京医师协会青光眼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青光眼学组委员、北京市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眼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楼眼科公益基金会理事。

  侯志嘉,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北京同仁医院眼整形科主任(代管),北京眼科学会眼整形眼眶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亚太眼整形学会(APSOPRS)终身会员。师从李冬梅教授从事眼整形临床医疗和研究、教学工作多年,对于眼眶、眼睑、眼窝整形与重建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具体诊疗范围包括:甲状腺突眼眶减压手术,眶壁骨折整复手术,上睑下垂矫正,眼睑内外翻、难治性倒睫矫正,泪腺脱垂复位,眼睑结膜肿物切除重建,义眼台植入等。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工作。2013年至2016年师从魏文斌教授同等学历攻读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3年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医科大学形成外科学习,在同仁医院工作期间多次获得医院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表彰。多次参加全国扶贫复明工作及义诊活动,参与先天性小眼球的水凝胶干预及其眼眶发育规律、甲状腺相关眼病等课题研究,第一作者在国外专业期刊发表SCI论文3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参与编写及翻译专著多部。

  张红言,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白内障中心副主任医师,《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通讯编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人工智能眼科分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美国ARVO学会会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委员、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夕阳红》主讲嘉宾,从事眼科临床及科研25年,主攻白内障专业,可熟练开展各种白内障摘除术。已完成各类白内障手术6万余例,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撰写多篇论文,在国际及全国会议宣读,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专著3本。2008年9月赴朝鲜,参加“中朝光明行”活动,在朝鲜开展了第一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胡爱莲,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防盲办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国医师学会眼科医师分会防盲和低视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防盲学组副组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工程与辅助技术专业委员会视障辅助技术专业学组副组长、北京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常委委员、国际交流促进会眼科分会委员、北京同仁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光明基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聪,医学博士,临床工作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外伤科副主任医师,专长是眼外伤及眼底外科手术,擅长处理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以及白内障眼底多联手术治疗,尤其是严重眼外伤的玻切手术有丰富经验,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北京医学会第三届肿瘤预防学组委员。

  郝欣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会人工听觉分会委员、耳内科分会委员,擅长中耳疾病的外科治疗与听力重建术、面神经疾病等外中耳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在突发性耳聋的综合治疗、眩晕外科治疗以及侧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作访问学者1年。致力于耳科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SCI收录3篇。曾主持并完成北京市卫生局青年科学基金课题1项,主持北京市科技委员会培育项目1项,已完成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

  王佳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神经感染免疫性疾病(感染性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视神经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等)、脑血管病、头晕、头痛等的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北京自然基金、首发重点攻关项目以及首都特色等项目基金,曾在《Nature medicine》、《N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等杂志发表论著文章。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神经感染和脑脊液细胞学组组长、中国卒中学会理事、中国卒中学会免疫分会常委、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与促进分会委员、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西部精神协会神经医学心身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感染免疫专委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副主任、北京整合医学会感染免疫与神经眼科分会会长、北京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感染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副组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健康培训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学会神经眼科专委会常委、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委员等。为《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中风与神经病学杂志》、《中国现代神经病学杂志》、《脑与神经病学杂志》等编委,Brain、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inflammation等期刊编委,参编《神经病学》(第二和第三版副主编,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神经病毒基础与临床》(副主编,王得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级卫生专业资格考试指导丛书》(副主编,王拥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缺血性卒中个体化治疗与管理》(副主编,胡学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编委,贾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编委,谢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系统》(全国高等教育学校十三五医学器官-系统整合规划教材,编委,陈生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等书籍。

  郁正亚,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主任、血管外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学系教授及副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血液透析通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静脉学联盟中国静脉学会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发表在SCI收录、中华系列、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60余篇。主编论著1部,主编电子出版物2部,参与编写论、译著3部。1999年获全国普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三等奖一项(中华医学会),2000年入选北京同仁医院2-10-20人才培养计划,2001年获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专项基金,2007年获北京市优秀人才专项资助基金,2008年获北京市留学人员择优资助,2009年获北京同仁医院科研基金,2009年参与首都医学科学发展专项基金重点项目,2011年获国家自然基金,2012年获市科委专项基金。主要从事的重点临床工作和研究方向:急、慢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髂动脉闭塞、股腘动脉闭塞等)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血栓栓塞等外科治疗等;采用主-股-腘动脉序贯旁路术,倒置或原位大隐静脉旁路术等方法对糖尿病合并下肢缺血进行综合治疗;主动脉疾病的外科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颈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包括颈动脉狭窄、颈动脉体瘤等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复杂透析血管通路的建立、手术翻修、介入治疗以及并发症处理;各种静脉疾病,包括静脉曲张微创手术以及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手术和介入治疗等;下肢缺血性溃疡(包括糖尿病)、静脉性溃疡、压疮等慢性创面的综合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学研究、感染炎症与外科免疫等。

  计嘉军,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普外血管美容党支部书记、普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擅长腹腔镜治疗肝胆脾胰疾病,已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半肝切除、单独肝尾状叶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肝中叶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的胰腺肿瘤切除、保留脾脏的胰腺体尾部切除等高难度手术。担任北京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肝转移专委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门脉高压分会理事、中国医促会腔镜内镜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肝脏肿瘤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结直肠癌肝转移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肝胆胰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委会ALPPS学组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编委。

  付玉静,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妇产科党支部书记、妇产科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专业毕业、研究生学位,日本大阪医学院进修、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中西结合围产医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母婴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妇产科专业34年,在产科疾病的诊疗和产科并发症、合并症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羊水过少的诊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刘兆会,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博士后,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专业特长是头颈部疾病影像诊断。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51篇;主编和副主编专著各1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和北京同仁医院青年杰出人才。现任中华放射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影像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放射影像装备分会委员。

  来 源丨玉树州人民医院

  编 审丨何 力

  监 制丨马超鹰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