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烧旺传承之“火” 铸强发展之“核”青海玉树市纵深助推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烧旺传承之“火” 铸强发展之“核”青海玉树市纵深助推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来源:玉树市融媒体中心2023-06-02 22:09

  近年来,玉树市始终把推进中藏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改革和“健康玉树”的一项重要内容,发挥玉树市“服务、辐射、带动、支撑”作用,积极配合申报“玉树州中(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医药的黄金时期,围绕“四名”工程,大力实施“树名医、创名馆、制名药、建名院”战略机遇,通过打造高水平学馆平台、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培育高层次藏要专科等举措,扶持促进中藏医药传承创新,有力推动中藏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

  依托资源禀赋,明晰藏医药发展前景

  玉树有着深厚的藏医药文化积淀和学术研究资源,藏医药是玉树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一是充分挖掘藏医药资源。玉树市境内已查明的各类中藏药材有400种,著名的有冬虫夏草、贝母、藏茵陈、羌活等野生药用植物,是全国冬虫夏草主产区之一。藏医药学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其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法灵活、费用低廉,广大藏族群众对传统藏医药有着深厚的感情寄托。二是打造特色藏医学学科。为减轻农牧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扩大藏医药治病救人覆盖面。玉树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藏医诊室、治疗室、中藏药房、煎药室等中藏医药科室,提升中藏医药服务能力,积极拓展服务内容、创新特色服务,有效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整体业务的提升。三是创建示范藏医馆。在12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中藏医馆并已投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100%实现了中藏医馆全覆盖,“示范藏医馆”覆盖率达到了30%,目前能提供针刺、艾灸、推拿、药浴等藏医药适宜技术,得到了农牧群众的一直肯定与好评。现立足玉树市市情实际,正在持续助推医共体内藏医药发展,筹备建设总院藏医科。

  二

  注重人才培养,实施藏医药振兴计划

  在推进藏医药工作中,玉树市将坚持把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放在突出位置抓实抓好。一是加大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通过选拔聘任、政策激励、教育培养、选人用人等方式积极探索人才培训新机制,增强人才激励,优化人才服务,在现有人才培养上出实招,使古老的藏医药与现代医学有效结合。加大藏医人才资金专项投入,以高薪聘请与定向培养等机制,适当调整藏医师与西医临床医生的临床比例。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新模式,通过“传帮带”“师带徒”等形式,加快玉树市人民医院的藏医科建设,通过发掘本地名藏医、选好学科带头人、专科技术骨干的培养等,集中我市医共体内所有藏医资源,全力在市人民医院打造高起点的特色专科,为后期各分院培养新一代中藏医药人才和一批中青年名藏医,确保我市藏医药发展中不断档、可持续。探索建立适合我市医疗需求相适应的藏西医诊疗相结合的特色诊疗模式,走好医改的藏西医两条腿,达到真正治病救人的目的。三是彰显藏医药治病优势。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改善和提高藏医馆就医环境,营造浓厚藏医文化氛围,为真正实现各级医疗单位“院院有专馆、馆馆有专病、人人有专长”的玉树特色的藏医药良性发展模式探索经验。积极引进推广中医药新技术,广泛开展针刺、灸类、推拿、刮痧、拔罐等操作简便、效果明显、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法,助推中医和藏医有效结合,发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三

  打造专院专馆,夯实藏医药基础建设

  玉树市坚持硬件和软件齐抓、继承和创新结合、鼓励与扶持并举,多层次、多角度推进藏医药发展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强化藏医药平台建设。玉树市按照“院有专馆、馆有专病、人有专长”的卫生院发展方针,通过总医藏医科组建藏医团队,全面加强各分院藏医馆建设,进一步推广藏医的适宜技术,不断拓展五味甘露药浴、霍尔美、达尕等外治优势特色诊疗服务,探索引进藏医敷贴技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诊疗服务需求。精准化打造符合卫生院实际的藏医特色专馆。二是促进藏医药质量提升。深入探索《青海省促进中藏医药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和《青海省扶持和促进中藏医药发展若干措施》文件精神,规范和加强我市各级医院中藏药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使用管理,结合医共体藏医团队建设、优质资源下沉、结对帮等平台,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藏医药技术指导和帮扶,提高中藏医药(饮片)服务的可及性,推动中藏医药与健康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把中藏医诊疗中藏医治未病、中藏医药养生保健、中藏医药康复医疗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三是推进藏医药普及率。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管理系统(HIS),促进区域医疗信息交换与共享,积极开展中藏医远程会诊、远程教育等服务,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工作。将《青海省中藏医医疗机构常用中药饮片通用名称目录(2022版)》录入(HIS)系统,使全市每一个医护工作者,不仅了解熟悉中藏医药知识,更担起推广优秀的藏医药文化的历史使命。同时,充分利用好国家的医保好政策,为当地医疗卫生的发展保驾护航,真正做到患者得实惠,医院得到发展。

  审 核丨巴德扎西

  编 辑丨尼玛旦周

  转载本平台内容须注明来源@玉树市融媒体中心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

  • 浙江绍兴:多彩活动迎双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27日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返回上海,标志着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圆满完成。
2023-09-28 10:10
气候变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和复杂的全球性危机和挑战之一。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下,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
2023-09-28 10:55
从探索星辰大海,到聚焦国家需要,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怀揣科技报国理想,太原理工大学学生王煜尘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
2023-09-28 10:50
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现场,中国队选手鲍珊菊、苑丽颖和郭裕芳意气风发,头戴“哪吒”头盔,脚踩“风火轮”,在“碗”状的环形赛道上飞速旋转,以打破亚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2023-09-28 10:49
27日,在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伊春西站施工现场,重达556吨的站房屋面球形网架结构顺利顶升到位,标志着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我国最北高铁站——伊春西站正式封顶。至此,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全线站房施工将全面转入站房屋面和装饰装修阶段。
2023-09-28 10:48
46秒376!9月26日,杭州亚运会淳安赛区迎来了新的纪录!
2023-09-28 10:15
农业农村部26日召开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暨秋冬种工作部署会。
2023-09-28 10:12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正式建成。
2023-09-28 10:07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3-09-28 10:03
随后,越来越多的探测结果为月球“南极”撞击坑底部永久阴影区内存在“水冰”提供了有力证据。
2023-09-27 10:11
在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的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一块综合智慧大屏正实时更新反映场馆状况的各类数据。
2023-09-27 10:08
作为一种旨在收集、保存、解释和利用个人和社区在过去事件中的经历、记忆、观点与情感的研究方法与学科领域,通过积极倾听地球居民的声音,口述史成为理解和探讨个人和社区如何经历、解释、传播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2023-09-28 10:27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模拟温湿度模式的气候模型预测,整个未来超大陆将会超过哺乳动物热应激极限。
2023-09-27 10:06
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由大到小的层面。
2023-09-27 10:02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3-09-27 09:46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