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海玉树市多点发力、多措并举构建多元产业格局推动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青海玉树市多点发力、多措并举构建多元产业格局推动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玉树市融媒体中心2023-06-02 22:07

  玉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紧扣做强做优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拉高标杆、铆足干劲,扭住关键、聚力突破,紧扣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主供区”的目标,奋力打造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城市,推动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五个一万”工程

  奠定产业兴旺基础

  实施万头牦牛出栏工程。以提质、稳量、补链、扩输为目标,制定玉树市《特色产业规划》《2021-2025年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主供区建设实施方案》,扭住出栏率这个“牛鼻子”,在去年出栏牲畜8.11万头的基础上,确保今年再增加1万头牲畜出栏,使全市年均牲畜出栏水平达到25%以上。实施“玉树牦牛”带富万名群众工程。以成功申报“中国牦牛之都”国家级产品地理标志为契机,用好区域公用品牌,新建千头牦牛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以上,5000头以上牦牛规模化养殖场2个,探索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双赢发展利益联结机制,把群众牢牢嵌入产业增收链条。实施万只藏羊养殖工程。计划到2025年,新建千只藏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个以上,千只藏羊规模化养殖场4个以上。扩大藏羊良种串换比例,示范推广藏羊两年三胎高效养殖等新技术,推动玉树藏羊产业稳步发展。实施万亩优质饲草料种植工程。大力扶持绿饲产业企业发展壮大,三年间力争扶持壮大饲草料加工龙头企业1家,人工种植饲草面积保有量在8万亩以上,饲草产量达到10万吨,培育规模化饲草种植合作社10家以上,构建起饲草料“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体系。实施打造万亩蔬菜种植工程。计划引进资金3亿余元,大力推进设施农业试点建设,通过实施设施生产基地改造等项目,推动主要蔬菜品种实现全季供应。三年内,确保全市马铃薯生产基地面积保持在0.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0.3万亩,新建1千亩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使蔬菜总种植亩数达到1万亩左右,不断丰富群众“菜篮子”,逐步提高自给率。

  开展“四项行动”

  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立足市情、着眼长远,科学处理好发展规模与发展质量、生态保护与效益转化、种养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突出“品牌化”,做大做深牦牛产业。凭借“中国牦牛之都”品牌影响力,在有机、品牌、高端上做文章,扎实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品牌认证,重点扶持培育发展龙头企业或有潜力进入龙头企业行列的农牧业产业化中小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带动力。组织实施好上拉秀加桥村牦牛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玉树市“双百”22个合作社建设项目,投资衔接资金2640万元,按需配置相关的基础设施,构建“牧户+合作社+企业+市场”的全产业链条,畅通销售渠道,支撑好“玉树牦牛”特色品牌。突出“协同化”,避免同质不良竞争。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发挥玉树市在全州农牧业发展中的服务作用,拓展州市联动和市县协作机制的内涵外延,辐射带动全州牦牛产业协调发展。在精深加工、物流通道等体系建设上做文章,加强农畜产品冷链储运设施建设,高水平打造玉树市综合物流园区,建立快速、高效、便捷的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突出“绿色化”,做实做稳粮食产业。充分利用海拔落差大、太阳辐射强、有机肥源充足、产地环境(大气、土壤、水源等)无污染的资源优势,在主城区周边宜农地区构建玉树市小块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区,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吃得好”的需求。突出“高端化”,做专做精特色农牧业。2021年以来,我市培育有机品牌3个,有2家企业的10类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今后,玉树市将持续加大“两品一标一证”认证力度,做大做强牦牛藏羊种源、乳制品、黑青稞等区域公用品牌,积极争取资金,深化与省内外企业交流合作,用好北京援玉平台,办好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以多种形式提高玉树特色农畜产品知名度,以统一品牌引领销售,开拓西宁、成都和西藏销售市场,打开玉树市农畜产品的销售渠道。

  推行“四种模式”

  聚力激活产业载体

  充分认清农牧业发展的短板差距,找准农牧业发展的特色优势,走出一条以农促牧、以牧带农、农牧结合、种养互补的新路子。培育龙头企业引领型。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的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按照“发展壮大一批、规范提升一批、清理注销一批”的思路,推动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规范运行。不断完善产业体系,提高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培育城市带动型。将优势产品集中产区或交通便利的中心区域,打造为城市产品批发销售原产地,促进村级合作社主动与扎西大同畜产品交易市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点对点”联系销售。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运用好网红直播带货、电商平台、实体经营等多种渠道,促进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融合型。依据产业发展需求和农牧户生产实际,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缩短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时间,让肉类制品、乳类制品、毛皮制品等多元化产品涌入市场,让农牧民牢牢吸附在产业链上,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大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倍增提升行动,通过创新实施村干部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倒逼村党支部书记带头解放思想、破旧立新,从而推动村集体经济稳增长、提效益。培育资源盘活型。坚持稳慎与创新并举,盘活集体资源,撬动社会资本,激活各类要素,大力发展股份合作模式、扶持能人代管模式、鼓励联户经营模式、支持种养大户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地把草场、牲畜、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整合集聚,形成牧业资源优化重组、牧民按技能重新分工、收益按股权进行分配、生产要素按市场进行配置的适度规模化经营格局,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审 核丨巴德扎西

  编 辑丨尼玛旦周

  转载本平台内容须注明来源@玉树市融媒体中心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举行第十九次军营开放活动

  • 新疆为保护世界级非遗《玛纳斯》的立法正式实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