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5月26日,第四届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在青海西宁举办,来自生态保护领域相关单位,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和师生共900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现场 王雯静摄】
“三江源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后,成为全国首批设立、排在首位、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高寒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公园。我们将借助第四届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这个平台,与社会各界加强交流与合作,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的做法和理念,更好地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发展,同时与大家分享我们的成功经验,共同把握历史责任和使命任务的有机统一,把握统一思想和守正创新的内在联系,把握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同保护地球美丽家园,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湘国在致辞中表示。
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邓本太介绍,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通过邀请国内顶尖专家学者,以最新的理论探索、研究动态、成果分享不断深化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结晶,为凝聚社会力量服务大局提供前沿思想的智力支撑,为进一步推动三江源生态保护贡献智慧和力量。
“每一届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论坛的成果,都为我们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柴达木、湟水谷地等地区的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当前,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已审议通过,论坛的举办对这部法律在青海大地的实施是一次理论的准备,我们坚信有了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一定能在构筑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的宏伟事业中,把美丽中国建设得更好,把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得更好!”青海省政协副主席李晓南说。
据了解,本届论坛由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主办,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主办,青海民族大学承办,以“心怀国之大者,扛起源头责任,共同构建地球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冯起、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杨锐、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朱立平、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沈永平、四川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特聘教授霍巍、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副院长陈洪海、青海民族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陈文烈7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亚洲水塔变化影响与应对”“河湟地区早期文明化进程”“青藏高原冰川变化及其资源环境与生态效应”“保护第一,天人大美:走出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公园治理之路”等内容展开专题授课。(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雯静 万玛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