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心有牵挂,情意绵绵。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先后8次在不同场合对玉树作出批示指示,明确提出了“七个更加”“两个越来越好”“健康现代幸福生活”重大要求和殷殷嘱托,并远程视频连线了解玉树的生态保护情况,为玉树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提供了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树州坚决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要求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心怀“国之大者”,以“生态立州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层层压实生态保护政治责任,不断完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扎实推进生态修复治理,积极推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全民生态文明理念,立足生态环境最大优势树牢“生态大州”形象,既体现“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又丰富“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玉树实践。
学思想强担当
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牢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三江源头的玉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玉树州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统揽作用,实行第一议题制度,州委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州政府党组会和常务会把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批示指示作为主要学习内容,把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作为研究的主要方面,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干部全面系统学习领会,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全州上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为扎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来青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近年来,玉树先后制定出台《玉树州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若干措施》《玉树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玉树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同时制定《玉树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将全域无垃圾和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考核重要内容,层层签订环境保护目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考核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党委统揽、政府领导、业务部门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相互协调配合的管理体制。
建机制强措施
切实履行国家公园建设主体责任
23万农牧民享受到草原奖补和燃料补助等政策,3.1万名牧民“放下牧鞭、挎起相机、拿着工资”当上生态管护员,生态资源真正变成群众的“幸福不动产”。这些改变的后面,是玉树州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生态管护机制的结果。
为了管理好国家公园,组建了长江源、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和长江源园区曲麻莱、治多、可可西里3个管理处。划转192个编制,园区所属9个乡镇、34个村都建立了保护站所,在治多、曲麻莱、杂多、可可西里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分局。在第一批国家公园公布当日,玉树制定“五项措施”,成立协调专办,研究规划落实、园城共建、特许经营等工作,并建立常态化协调机制。同时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与精准脱贫相结合,落实园区生态管护“一户一岗”政策,构建了“五位一体”(基层党建+生态管护+精准脱贫+社会治理+民族团结)的网格管理模式。
扛责任抓落实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巩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长期以来,玉树州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作为一项硬任务,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助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坚决向污染宣战,及时制定玉树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方案,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玉树州6市县县城所在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长江、黄河、澜沧江水质始终保持在优良水平。全州环境空气质量长期保持在全国监测城市前列,全州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属于全国“净土”集聚地。生态实现“五增一减一停”,即增草、增林、增水、增群、增收,减畜、停采。草原植被覆盖率达到62.24%、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97%、境内河流年均水流量增至297亿立方米,黑颈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多,开辟各类生态管护员46450人增加农牧民收入9.87亿元,牲畜存栏从1979年的557.43万头减少到2021年的169.65万头,境内探矿权已全部退出,所有历史遗留过采区及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基本完成。
抓整改强内功
扎实推进一体化生态修复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玉树给出了“将刀刃向内”的改革答卷,这是玉树的勇气,更是一份不负人民的承诺。
先后完成三江源一期、二期工程,取得初步明显成效。自然保护区外的生态恶化区域开始得到有效保护,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由重点地区(自然保护区)保护向全面保护转变,三江源生态环境总体继续呈现出“初步遏制,局部好转”的态势,三期工程正在扎实有序推进当中。通过建立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台账、责任、调度督办、宣传和问责等机制全面完成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16项问题整改销号,同时根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反馈整改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已通过政府常务会审议。
狠抓历史遗留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清理关闭各类砂石料场38个,生态修复任务基本完成。全域开展“清四乱”“家园美化”行动,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全面开展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行动,90%的乡镇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83%的村做到了垃圾分类回收,编制完成《玉树州“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
兴产业促转型
积极构建绿色产业发展格局
传统畜牧业加快向“有机、品牌、高端”生态畜牧业转型,建成合作化组织206个、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28个,取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5个,认证有机畜牧业基地1346万亩,取得22个绿包食品标志使用证书和8个有机认证证书,“玉树牦牛”扎什加羊列入国家家畜遗传资源名录,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不断提升,有机品牌老响力不断扩大。同时,编制《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主供区实施方案》,明确了到2025年主要任务和责任单位。
文化旅游商贸持续融合发展,连续举办国际漂流A级锦标赛等精品节会,“三江之源、圣洁玉树”品牌效应持续扩大,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平均增长20%。同时,编制了《玉树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实施方案》,明确了至2025年和2035年旅游业发展目标。以清洁城市建设为目标,加快绿色能源产业升级转型,曲麻莱县、囊谦县成为全省清洁供暖示范县,玉树市“煤改电”荣膺省部共建高原美丽智慧管理城市试点。目前,正在编制“双碳”行动方案和清洁能源普惠区建设实施方案。
立法规创新局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近年来,玉树州为了在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安全工作方面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快生态依法治理,制定颁布了《玉树藏族自治州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玉树藏族自治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办法(试行)》。正在制定出台《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文明促进条例(草案)》和《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
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过程中,玉树创新形成了“野生动物+科学家+科技+农牧民”微治理模式、“民兵+生态管护员”建设模式、“生态法庭”法治模式和人兽冲突保险基金补偿模式。成立“青南地区”首个环境资源审判庭,1起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进一步推动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流域青藏川滇五州(市)生态环境联合执法、信息共享、应急预警、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协作联动机制,推进水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连续举办“澜湄之约”活动,搭建起三江源头与入海口及其流域的水文化合作平台。
重宣传转观念
大力培育全民生态文明理念
玉树州积极开展全民环保行动和绿色“七进”活动,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党校教学的必学课目,积极营造大生态建设氛围,“爱绿植绿护绿”氛围日益浓厚。以“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为依托,进一步优化环境质量“一张图”为特色的宣传展示单元,通过信息化动态、直观、立体的方式介绍玉树生态质量,讲述玉树生态故事。全力推进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项目,农牧民群众传统宗教生态观转向科学现代法治生态观,生态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编 辑丨刘 小 洋
审 核丨更松拉吉
监 制丨达 忠 录
来 源 | 三江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