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走黄河 看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1-06 19:41

  走黄河 看发展 ——“青清黄河行 书写新篇章”大型采访活动在青海贵德启动

  2022年12月30日,由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主办,西海都市报社承办的“青清黄河行书写新篇章”大型采访活动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启动。来自中新社、经济日报、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多家媒体记者将深入省内沿黄流域各县(市、区),讲好沿黄流域民生改善和高质量发展的“黄河故事”。

  黄河,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出发,蜿蜒东流。千百年来,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在青海境内,从黄河源地区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到黄河出省境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在绵延1600多公里的干流线上,各地把保护黄河生态作为重大责任,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进,传递出青海儿女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决心。

  此次“青清黄河行书写新篇章”大型采访活动,是西海都市报社联合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共同举办的一次大型活动,也是为青海省保险行业、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加油助力的一次具体实践。

  启动仪式后,采访组将从玛多县出发,走进黄河流域各县(市、区)、重点区域等,了解黄河流域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挖掘更多感人事迹,运用全媒体手段,记录青海境内黄河沿线的新变化、新景象,推出一批有角度、有鲜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新闻作品。

  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孙东波表示,近年来,中国人寿青海省分公司深入参与青海省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立足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承办经验,逐步探索政商合作医保经办服务模式。通过在沿黄流域开展大病医保、医疗救助、慈善基金兜底救助等一系列普惠型保险,为黄河流域城乡居民及职工提供多种形式的政策性健康保险服务,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展示青海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此次大型采访活动中,采访组将用镜头和文字展现青海境内沿黄流域居民的生活发生的巨变,多角度展现中国人寿青海分公司发挥保险业支持经济发展及服务民生的助推作用,多层次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力服务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王雯静)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村BA”总决赛决出冠军

  • 数字科技赋能文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近日,由中国科协、中央网信办、科技部联合指导,科普中国、学习强国、中国科普网、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华网、央视频、光明网、抖音、快手、新浪、知乎、哔哩哔哩、网易、腾讯等 14 家网络平台在“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上,共同启动 2023 年科普短视频创作联合行动。
2023-03-26 17:16
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上海科技馆将自3月31日晚闭馆后启动其开放运行2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系统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自2001年12月1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逾8000万人次,是最热门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2023-03-25 18:54
在北京亦庄,乘客已经能通过手机约来一辆没有安全员、真正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2023-03-24 10:5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比上年末净增7.21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2023-03-24 10:32
因京剧与无线电结缘,学京剧要苦练扎实基本功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王小谟后来的科研之路。 在这样煞费苦心设计的人才培养机制下,王小谟还任命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师。
2023-03-24 10:14
新世纪之交,在南平,茶文化还与“科技特派员”这一新生事物相互交织,共同在闽北大地奏响茶山新曲。
2023-03-24 09:57
从蒸汽机到动力电池,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回顾人类科技发展史,技术创新进步从来都是一个不断优化迭代的过程。
2023-03-24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