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海曲麻莱:“微网格”发挥社区基层治理“大作用”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青海曲麻莱:“微网格”发挥社区基层治理“大作用”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1-14 12:14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近年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全科网格”建设,围绕“社区有网、网中设格、格中定人、人各有责”的管理模式,立足“小网格”,融入“微服务”,发挥“强作用”,托起“大民生”,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社区基层治理新格局。

  激活“红色末梢”

  构建联动共治“党建网”

  基层社会治理是什么?是社会长治久安的落脚点,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也是百姓的“幸福密码”。曲麻莱县约改镇德勒社区支部书记更松求培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我们要做的就是,‘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始终把老百姓放在心中。”

  曲麻莱县坚持以党建为抓手,积极构建起“镇党委+社区党支部+网格长+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各方协同的社区基层治理联动机制。同时,持续打造以社区支部为核心,居委会自治、社会力量参与、结对支部共建的“一核多元”的运行机制,并完善“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党群议事、调解工作方式,有效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热情,形成了党建引领、干群共治、和睦相处的社区基层治理微格局。目前,4个社区、1个移民安置点共划分网格61个,配备网格长、网格员200余名,支部联建活动共开展80余次,协调解决辖区内突出问题500件次,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动有序推进,鲜红的党旗在社区一线高高飘扬。

  聚焦“点线面体”

  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

  疫情防控防护的是什么?防的是病毒,护的是民安。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曲麻莱县以网格作为作战单元,发动网格力量,切实将疫情防控做成“联心暖心”的民心工作,把一个个“小网格”打造成坚实堡垒,形成了“点线面体”三维立体的疫情防控体系。快检测、快流调、快编组、快转运、快隔离,以快制快,各项疫情防控在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精准有效开展,全体网格员在接到流调信息后,及时挨家挨户“爬格子”,开展“敲门式”摸排服务,现场确定排查点位是否正确、是否存在遗漏、是否有时间盲点,是否还有不明确的密接人员待判。同时,他们在疫情防控监测点、核酸检测点等“疫”线前沿,协助做好秩序维护、现场消杀、物资保供、防疫宣传等工作,用自己的脚板织起“防护网”,以朴实的行动筑牢“防控墙”。

  守护“民心民利”

  架起党群干群“连心网”

  百姓的幸福是什么?是衣食无忧,是安居乐业,更是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基层多“小事”:独居老人吃饱穿暖,邻里间矛盾调解……但在老百姓看来,“小事”不小,它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大幸福。

  为提升社区党群干群服务效能,曲麻莱县积极实施“党建+信息化建设+网格化治理”模式,建立“联社县级领导+镇包社领导+网格长+专职网格员”网格队伍,将网格建到家门口、力量下沉到小区,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责在格上定、事在网中办”,使党群干群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畅通,服务更加高效便捷。目前,已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000余次,排查安全隐患25处,化解矛盾纠纷35件,切实把民生“问题账单”转化为居民“幸福清单”,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面对疫情封控的困境时,网格员们24小时待命在岗,化身“快递员”为居民跑腿,送去“爱心菜”“温馨馍”“暖心煤”,为群众守住“烟火气”,留住“幸福感”。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王雯静 见习记者李春剑)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