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拥有“超强大脑”的机车配件“大管家”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拥有“超强大脑”的机车配件“大管家”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1-09 14:51

  “袁师傅,HXN3(和谐内3)型0315机车空气干燥器需要更换,请配送到整备线15道…”

  “袁师傅,DF7G(东风7G)5115型调车机需出库,需要自阀1个,请配送整备线擦车台前方…”

  近日,格尔木机务段检修车间料库内机车配件“大管家”袁永志正在进行机车配件的配送工作。袁永志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机务段检修车间一名高级技师,管理着DF型各类机车以及HXN3型内燃机车的配件收集整理分发,以及机车检修工具用品的登记领取。

微信图片_20221107165946

  袁永志日常工作中管理着各类型机车上千种配件。为了方便职工们随到随取,提高工作效率,节省非生产性时间。他按照机车配件大小、类别、检修状态等一一分类,并且贴好标签,做好记录,整齐的码放在料库的置物架上。职工只要提出用料需求,他立刻就能在数万配件中找到目标物料相应的摆区、货架,第一时间将配件送到职工手上。由于各类型机车大大小小的配件名称和技术参数他都了如指掌,熟记于心,熟知各种机车配件的存放位置,比电脑系统查询速度更快更便捷,袁永志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拥有“超强大脑”的配件“大管家”。

  袁永志很“细心”,格尔木机务段共有各类型内燃、电力机车220台,机车类型复杂,配件、设备型号多,仅常用配件型号就有上千种。在他的手机备忘录里,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配件的型号、尺寸,方便他随时背诵记忆,他对每个配件的技术参数、工作原理都铭记于心,甚至对机车各部件螺栓力矩他都了如指掌,活脱脱的“最强大脑”。

  袁永志很“严谨”,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时刻要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杂而乱为”,他按照交旧领新制度进行严格把控,一丝不苟,小到一条螺栓都必须要及时收回。一次,行修班组甲班职工未及时将DF8B(东风8B)电控阀交回,袁永志电话催促后,亲自上门“追回”旧件。

  袁永志很“节省”,他一直秉持着“人无俭不立,企无俭不兴,会过紧日子才会有好日子”的理念,通过修旧利废等方式,仅一年时间维修了38个电暖器,清洗12台车中冷器,修复司机室座椅6个,将大家的“金点子”结成“金果子”,先后为单位节约成本40余万元。

  袁永志还很“热心”,在工作之余他经常指导新工学习电焊等一些专业技术,现在收的三个徒弟都已经能独当一面了。徒弟们都很崇拜袁永志的“最强大脑”,他总是鼓励徒弟说:“干配件需要用心,必须心到口到眼到,心中记,口中说,眼中察,差一点都不行。”

  袁永志爱好还很“广泛”,业余时间喜欢作画,其中一幅长3米的作品《旭日东升》在2021年格尔木机务段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青藏铁路通车十五周年大型职工文化展中好评如潮。

  “最强大脑”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知识的不断积累更新和容量的不断扩充,有一次,检修车间行修丁班职工在凌晨4点对DF5(东风5)1753机车进行作业时,在料库没找到合适型号的压力传感器,无奈只好拨通了袁永志的电话,得知情况后,袁永志脱口就告知了配件的具体位置,根据他的叙述,职工很快在相应的货区、货架、货槽内找到了所需配件。

  “管料磨砺了我的意志和耐心,也让我更加喜欢机车检修这个工作。”袁永志常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不断激励着自己。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通讯员管海燕 孙义元)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