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海坎布拉:“绿水青山”成为百姓致富的“金饭碗”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青海坎布拉:“绿水青山”成为百姓致富的“金饭碗”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10-29 12:03

  青海坎布拉,一个比画还美的地方。这里有山、有水、有森林、有文化、有历史,是一个文旅结合的“诗和远方”。然而,由于当地经济发展受限等原因,很多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富足。

  “从我爷爷那代起,每年五六月,我们这里的人都会到果洛、玉树的高海拔草场去挖虫草补贴家用,自己也是从小跟着父亲爬山越岭挖虫草,真的是吃了不少苦,还痨了一身的病,现在身体不行了,没办法挖虫草了,可孩子们上学要钱,我经常买药吃药,日子过得紧巴巴……”家住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坎布拉镇尕吾昂村的诺日项秀供着3个孩子上大学,这个50岁出头的藏族汉子不善言辞,但提起曾经过的苦日子,仍是满脸惆怅。

  得知诺日项秀家里的困难情况后,坎布拉景区运营主体中铁资源热贡公司专门给他安排了就业岗位,一家人高兴的不得了。“能在家门口挣钱,再也不用翻山越岭挖虫草了,这可是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诺日项秀激动地连连道谢。“要让坎布拉的好山好水给当地百姓带来好日子!”该公司党工委书记马亮的一句话,让很多从当地招聘来的员工心里暖暖的。

  要想帮助当地老百姓走上致富路,景区就必须能吸引国内外广大游客,而景区要发展,“亮点”是关键。对于坐落在“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的青海坎布拉景区来说,最不缺的就是“亮点”。这里方圆50公里的范围内,有各类山峰上百座,“险、奇、秀、幽”齐聚于此,丹霞地貌、原始森林、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电站大坝、峡谷库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浑然一体,有着青藏高原千年流传的独特神韵。

  如何才能让“景区颜值吸引力”变成“百姓富裕带动力”?景区建设者们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息,他们着眼于坎布拉景区自然与文化资源特色优势,以丹山碧水为特质、以民族风情体验为路径、以休闲度假为载体,打造了一个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疗养、禅修养生、科普研学等六大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后花园”。坎布拉的好山好水好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截止今年10月底,景区从2011年开始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6万人次,带动了当地旅游产品开发、民宿、餐饮等行业的发展,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景区发展红利。

  为了兑现让当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承诺,中铁资源热贡公司打出了一套实打实的“组合拳”,每年旅游旺季,他们优先招聘景区内及周边村庄百姓从事车船驾驶员、环卫工、引导员、厨师等工作,每年提供岗位150余个,景区属地用工率达到100%,帮助老百姓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梦想。该公司坚持扶贫先扶智的理念,每年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联合地方政府部门共同举办政策法规宣讲,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全方位开展当地村民就业服务技能培训。他们还投资建设了60余个景区摊位,全部免费给当地村民从事黄蘑菇、藏饰品、黄河奇石、青稞饼、酥油奶茶、酸奶等藏族土特产小生意。此外,该公司还把大量游客让给当地尖藏村、德洪村、万吉合村村民开的农家乐,带动了当地3个村107户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每户年收入10万元以上。

  俄家村曾是当地坎布拉镇重点贫困村,33户贫困家庭翘首期盼过上好日子。为了让老百姓尽快走上致富路,景区的建设者们挑起了精准扶贫的重任,他们选派公司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作为驻村干部,协助“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开展工作,并组织党员干部与俄家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先后深入贫困户家里数十次,为他们增加收入出主意想办法、献计献策,并多次组织捐款慰问村里贫困户、老党员,将党组织的温暖带到群众心坎里。2019年全村实现全面脱贫,俄家村的村民们特意将一面“脱贫攻坚结硕果央企情系俄家村”锦旗专程送到帮助他们的亲人手里。

  这些实打实的举措,不但让老百姓心里暖暖的,而且让坎布拉的绿水青山成了百姓致富的“金饭碗”。据尖藏村的阿布诺周介绍,现在,坎布拉绿色生态景区越来越好,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他在景区的王牌景点灵山圣水分配到了摊位,可以在家门口做小生意。阿布诺周是个风趣幽默的老人,平常在给游客推销土特产的时候,经常跟游客讲故事,一个产品一个故事,引得游客的好评和青睐。“这个摊位,是景区公司免费给我们使用的,别看这些不起眼的小生意,每年的收入都在8万元以上,公司真是给我们当地人办了件大好事,现在游客越来越多,我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家里人都很高兴。”阿布诺周说,现在村里的人都叫他“坎布拉第一商人”。

  “我们代表坎布拉镇困难群众,感谢你们多年来帮助地方困难群众、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帮助那么多人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之路……”10月19日,坎布拉镇副镇长马蓉娟,专程来到中铁资源热贡公司,将一面“倾力为民办实事帮扶群众暖人心”的锦旗送到公司党工委书记马亮手中。

  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探索山水富民的发展模式,坎布拉在行动,更是在破题。“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人民至上、共同富裕的要求,守好坎布拉绿水青山这个钱袋子,着力拓展高原深度体验型旅游产品,构建以旅游业为先导的多条“旅游+X”产业链,让好山好水给当地百姓带来幸福的好日子”。谈到未来的发展,该公司总经理潘持卿信心满满。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通讯员王建国、万德吉)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