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海玉树:“小医院”见证医疗卫生事业“大成长”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青海玉树:“小医院”见证医疗卫生事业“大成长”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10-24 09:47

青海玉树:“小医院”见证医疗卫生事业“大成长”

  图为航拍玉树八一医院(玉树市人民医院)。 玉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西宁10月23日电 题:青海玉树:“小医院”见证医疗卫生事业“大成长”

  作者潘雨洁

  从70张床位、不足50名医护人员的小医院,到临床科室、学科队伍、特色诊疗初具规模的综合性医院;从“看病难”到“一站式”人性化就医服务……十年间,玉树市人民医院门诊、急诊量增长77.2%,出入院人数增长79.3%。

  在院党总支书记布尼玛眼中,这组数据不仅代表着医院的成长,更是玉树市医疗卫生改革“突飞猛进”的见证。

  “过去,玉树州只有几家医院,医生、设备紧缺,难度稍大的手术都做不了,重症、疑难杂症只能去省城医院看。从玉树到西宁800公里,大巴车要走几天,耽误了病情。”布尼玛说。

  然而,近十年来,随着各类设备的更新和诊疗水平的进步,“像包虫病、风湿性关节炎这类常见病,我们都能独立完成手术,或可在线请外地专家远程指导,制定及时合理的诊疗方案。”他说。

  “同时,我们也跟乡镇、街道卫生机构结成‘医共体’,数据资源共享、检查结果互认。”布尼玛介绍,“逐步构建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为患者提供方便。”

  对于高原农牧地区常见的慢性病、传染病,布尼玛觉得“防患于未然”更重要:“近些年,随着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乡镇、街道卫生院持续开展疫苗接种和健康宣教工作,在循序渐进中提高民众卫生健康预防意识。”

  “另外,还有一些重病患者,比如尿毒症,需要靠血液透析终身治疗。”布尼玛表示,从前,他们只能远赴省城或外地,住宿、交通、陪护费用都是沉重的负担,让不少家庭因病返贫。

  2019年,玉树市人民医院建起全州首个血液净化中心。布尼玛介绍:“去年透析次数达6000余人/次,目前有四五十名在我们这里接受常规治疗,疫情期间也没有停止,守住患者的生命线。”

  “现在,国家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更广,异地就医跨省报销等举措,减轻看病负担,解患者后顾之忧。”布尼玛说。“医院的智慧医疗系统也即将上线,今后挂号、缴费、结果查询都能在手机上实现,省时省力。”

  近年来,在援玉专家们的技术扶持下,医院逐步建立起特色专科,并预备在未来三年内建成孕产妇、儿科、卒中、胸痛等五大救治中心。“持续多年的帮扶,已经从具体诊疗深入到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让我们向精细管理过渡,着力提升医院运营质量和效率,向着规范、科学、现代化方向加速前行。”布尼玛表示。

  今年8月,玉树州第一次遭遇疫情。玉树市人民医院顶住压力,第一时间统筹安排,同时承担全州重症病例收治、全市核酸检测采样、多家酒店隔离管控等任务,并派出医护骨干,驰援囊谦县抗疫。

  期间,医院共接诊急诊患者1062人,完成各类急诊手术106台,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一起院感事件。

  “院感流程布置、防控措施落实,都得益于平时反复的培训、演练,做足准备,要紧关头才能迅速反应、准确行动。”布尼玛觉得,疫情是一次大考,积累在于平时,“我们答出了自己满意的成绩,以后更有底气。”

  与此同时,布尼玛也明白,人才缺乏仍是医院、以及整个青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短板。

  “近些年,我们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密云区医院等结为友好单位,每年都有专家组‘一对一’进行‘传帮带’,授课培训、临床查房、手术示教、远程会诊,本土医生赴外省进修,大大提高了诊疗水平。”他说。

  布尼玛希望,以后这种交流更频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不断“取经”,加快年轻医生自我更新的脚步。

  据了解,十年间,健康玉树行动持续深化,援玉医疗帮扶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稳步实施综合医改,全市启动实施总投资1357.38万元的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十三五”防控规划,筛查防治覆盖全民,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完)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北秭归:农活竞技欢乐多

  • 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猫正脸照首度公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2023-05-25 06:05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2023-05-25 06:05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2023-05-24 09:31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023-05-24 09:29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2023-05-24 09:19
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迅猛。
2023-05-24 09:17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各省推荐基础上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资源保护意识。
2023-05-24 09:17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2023-05-23 10:52
中国以19373.35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为17610.47,前10名还包括德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2023-05-23 09:33
自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300多位专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中国生物物种数据,分类学专家对每条数据进行审定确认,最终汇编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023-05-23 09:29
22日,青海省林草局正式对外发布《青海植物名录(2022版)》。该名录对于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编目和保护、科学普及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23-05-23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