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海微电影《花儿》荣获亚洲微电影节金海棠“最佳作品奖”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青海微电影《花儿》荣获亚洲微电影节金海棠“最佳作品奖”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09-19 11:05

  9月15日,在云南省临沧市举办的第九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传来喜讯,由青海云际漫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电影研究院联合摄制,青海省著名影视人陈有钧编导的反映青海山区支教老师的微电影《花儿》荣获亚洲微电影节金海棠“最佳作品奖”。

微信图片_20220916151543

  【图:第九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颁奖盛况】

  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微电影艺术盛会,本届亚微节以“融入一带一路、开放合作共赢”和“亚洲风·中国梦·临沧情”为主题,共颁发以“最佳作品奖为代表的12个奖项。

  这部微电影《花儿》以西宁七中教育集团在青海省湟源县支教老师真实事件改编,影片通过支教老师海艳在山区学校的教学经历,讲述青海东部山乡留守学生梅儿在老师及学校,村委,家人的帮助鼓励下发挥特长,用自己的刻苦努力和集团学校的联合办学的优势途径,专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继而怀揣梦想,充满信心的走出大山,迎接明天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20916151455

  【图:微电影《花儿》】

  “此次获奖既是对《花儿》这部微电影的肯定,也是对青海省集团化办学的成果通过影视作品给予了展示!”得知获奖的消息,编导陈有钧和主创团队倍感高兴,回想起影片拍摄的点滴。

微信图片_20220916151506

  【图:微电影《花儿》】

  陈有钧介绍,《花儿》从创作到完成,历时两年,2021年曾获“百年潮·看青海”青海省电影电视艺术界庆祝建党100周年微电影展建党百年“优秀剧情短片奖”。故事人物原型都在片中饰演角色,影片在实地勘选拍摄场景,邀请了青海省“国家一级演员”张月芳饰演配角、并引导教师(杨海燕饰)、学生(祁隽雅、李梓萌、王诗云饰)饰演主线人物。随着剧本采编时故事情节的深挖细琢,令摄制组和编导感动的是主线人物和真实事件在教育资源延伸下沉的实践中,让他们深切体会到主人公在全社会关注的大时代背景下发生蜕变的。

微信图片_20220916145402

  【图:第九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颁奖现场】

  通过影片也反映了青海集团化办学成果,湟源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在集团化办学中得到的优势教育资源帮助,由教育集团教师、学生主演的微电影《花儿》从5327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获亚洲微电影节金海棠“最佳作品奖”。

  本届亚微节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新影集团、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广播电视局、临沧市人民政府主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本届亚微节共收到参评作品5327部,比上一届增加308部,覆盖全国各省(区、市)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新影集团等100多家单位,国际作品有40余部。

  据悉,云南临沧是亚微节的永久举办地,亚微节举办9年来,参赛作品从2013年的1715部增加到今年的5327部,形成了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的局面。这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微电影凭借精彩的内容、精良的制作和精湛的艺术脱颖而出,书写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动人篇章。第九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2022年9月14日至9月16日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在临沧举行。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王雯静)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