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藏铁路格拉段2022年度大机清筛施工任务圆满结束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要闻 > 正文

青藏铁路格拉段2022年度大机清筛施工任务圆满结束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09-19 11:04

  “调度你好,机械车整列已返回雁石坪站,雁石坪至布玛德区间空闲,线路可以开通!”随着青藏集团公司西宁工务机械段清筛一车间主任张亚军的汇报,9月14日施工任务顺利完成,这也标志着青藏铁路格拉段2022年度大机清筛施工任务圆满结束。今年6月以来,219个天窗、59130分钟的拼搏、100余天的坚守……173.252km大机线路清筛施工任务顺利完成,突破了历年格拉清筛年度任务量,再一次刷新了历史纪录。

  据了解,线路清筛工作主要是通过筛分、回填将铁路道床内的淤泥沙土进行清除,为道床重新更换上干净的石砟,从而避免线路结构发生存水从而保持其应有的弹性。清筛机将石砟更换结束后,再通过配砟车对线路进行配砟整形,捣固车对线路横向纵向几何尺寸进行精确找平,稳定车线路做最后的振频稳定,分离出的污土由物料运输车运走,确保铁路的安全畅通。

  青藏铁路格拉段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年最高气温25摄氏度,最低气温更是达零下45摄氏度,年平均大风天数115~160天。外出作业时,工作人员需要承受高寒缺氧、强紫外线,甚至是六月飞雪等恶劣的自然环境考验。

  为确保此次清筛施工任务期到功成,施工前,西宁工务机械段组织业务科室及参战的清筛一、二车间召开专题会议完善施工方案,并对参与施工的26台大型养路机械的作业精度进行重新标定,并对清筛机、捣固车、配碴车、稳定车、物料运输车的电气系统、气动系统、测量系统、液压系统等关键部位和作业装置重点进行检查保养,确保机械设备的技术状态良好、安全可靠。同时清筛一、二车间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该段“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形成合力、聚焦会战”倡议书,精心组织施工,吹响了清筛集中修施工的“集结号”,对青藏铁路格拉线扎加藏布-雪查玛、雪查玛-托居、托居-安多区段开展大机线路清筛施工。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必须冲锋在前。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苦点累点算什么,参与这种大型施工能学到新本领,这是我的荣幸,我将用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承‘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这是清筛二车间去年来的新工王洪伟发出的铮铮誓言。

  从线路清筛到线路整细,只要施工“天窗”下达,几十台大型养路立刻轰鸣着奔向施工地点,几百名作业人员在线路上人头攒动、各司其职,各号位之间紧密联控,相互配合。大风裹着雪花、卷着尘土拍打在他们的脸上,和汗水交织在一起,让人分不清到底是汗水还是雪水,但作业程序、作业标准一如既往,丝毫没有因身处恶劣环境而降低标准。

  机械的轰鸣声是他们最熟悉的声音;“多穿点,多注意身体”是他们受到的最多的叮嘱;“挑战极限、勇创一流”更是他们矢志不渝坚守的初心与使命,为了天路的安全畅通,他们奔波于世界屋脊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 王雯静 通讯员王小涛 朱哲)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