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海抗击疫情:高海拔高强度作业,盼病例“清仓见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 正文

青海抗击疫情:高海拔高强度作业,盼病例“清仓见底”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9-08 08:03

  中新网西宁9月7日电 题:青海抗击疫情:高海拔高强度作业,盼病例“清仓见底”

  作者 赵忠智 张添福

  至9月初,青海每日报告的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数呈下降趋势,病例“清仓见底”成了公众期待。

  本轮疫情中,作为青、川、藏、疆四省区交会地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首次发现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对此,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先后两次派遣工作人员远赴玉树州,开展消杀及培训。

青海抗击疫情:高海拔高强度作业,盼病例“清仓见底”

  图为现场消杀作业。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供图

  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高原,高海拔、高强度作业,成为此次消杀工作的难点。面对不断增加的感染者,随之带来的是消杀地区、消杀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工作人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8月26日,清晨四点出发,之后乘机抵达800公里外的玉树巴塘机场,临时分工,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工作人员熊浩明、姜泓和青海省疾控中心许玲、王鹏飞,被安排去疫情最为严重的囊谦县。

  实地走访了解后,熊浩明与当地协调沟通,迅速成立消杀专班,同时立马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建立消杀队伍。

  “摘面屏要闭眼,一动一消,不要偷懒,脱防护服要慢……”从穿脱防护服开始,熊浩明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示范指导培训,每个细节他都一一强调道。

  29日,进行实战演练,他与许玲等作为考官,让队员们一一示范操作,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消杀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项科学、专业、严谨的技术工作。熊浩明说,“消杀选择何种消毒剂、怎么消毒、消毒时间等等,都是消杀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每个环节,才能筑牢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

  与熊浩明同机抵达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工作人员赵元博和省疾控中心何莉霞,领命包揽了玉树州五个县市的新冠肺炎疫情消杀培训指导。

  按大家的话说,他们马不停蹄开始了他们的高原“巡回演示”。

  杂多、称多、治多、曲麻莱等县海拔都在4200米以上。初到高原高海拔地区,人们都要休整,缓解适应一下高原反应后,才能开始慢节奏的工作。

  但疫情刻不容缓,赵元博先在海拔最低的玉树市一边进行消杀培训,一边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应。随后他们赶赴杂多等海拔更高的几个县,开展消杀培训工作。

  慢节奏示范、慢半拍说话,他们来回上千公里的奔波,一天一个县,终于圆满完成消杀培训工作。之后,他也赶赴囊谦县进行支援,进行阳性疫点的排查工作。

  上半年,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的姜泓与妻子范丽蓉(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护士)在西宁抗疫中,上演“疫线最美夫妻档”后,此次抗疫也不落场,转场基层继续抗疫。

青海抗击疫情:高海拔高强度作业,盼病例“清仓见底”

  图为消杀培训。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供图

  而他的妻子范丽蓉,作为业务骨干,早早赶赴同为本轮涉疫地区的格尔木市进行支援。

  作为出征五次、经验丰富的“老兵”,此次姜泓也欣然领命。夫妻俩各奔东西,为大家、舍小家,抛下两个年幼孩子,甚至放下刚做完手术的母亲,决然踏上了远赴各自抗疫的征程。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的工作人员甘培春是8月17日作为第一批省级抗疫队成员支援海南州共和县后,还没来得及和孩子、家人团聚,便于9月3日再次紧急收拾行囊、连夜奔赴囊谦县疫情防控一线。

  “我是老‘兵’,我经验丰富。”甘培春每一次都是简单朴实的话语。作为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地病科业务骨干的他,常年在玉树各县各乡奔波,“我对玉树充满着感情,我熟悉那里的情况。”

  作为主任医师的赵志军早早报名加入了新冠疫情处置预备队。

  多次带队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他,流调溯源、现场消杀等业务样样精通。作为新冠防控培训的师资力量,他多次被邀为州县的防疫人员进行授课、现场指导。

  此次接到命令后,他连夜随队驱车赶赴囊谦县。因半路下雪,延误行程,近二十个小时才赶到目的地。

  从事鼠疫防控工作的唐新元多年来在玉树等涉藏地区参加鼠疫监测和鼠疫应急处置工作。前几次因安排在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队,无暇参与抗击新冠疫情工作,成为了唐新元的心里的遗憾。

  作为多年从事甲类传染病——鼠疫的防控和应急处置的他,常常谦虚地说,自己是“抗击新冠的新兵”,要在基层好好历练。

  听闻单位后一批派往玉树州囊谦县参加抗疫的专业人员因飞往玉树航班停飞,需要一名司机千里护送,本就在单位鼠疫专业实验室值班的魏学勤,立马请命,“我去,去玉树的路我熟悉。”

  已经52岁的他,带着甘培春等三名专业人员,运送部分抗疫物资,从下午四点驱车赶赴玉树州囊谦县。一千多公里的路,半路还下大雪,这对驾车经验丰富的他也是个极大的挑战。安全到达后,每每拉运抗疫物资,他都忙前忙后。(完)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百年接力,守护城市万亩林海

  • 山东:“渔光融合”共享海洋绿色资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