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海抗击疫情:高海拔高强度作业,盼病例“清仓见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青海 > 正文

青海抗击疫情:高海拔高强度作业,盼病例“清仓见底”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9-08 08:03

  中新网西宁9月7日电 题:青海抗击疫情:高海拔高强度作业,盼病例“清仓见底”

  作者 赵忠智 张添福

  至9月初,青海每日报告的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数呈下降趋势,病例“清仓见底”成了公众期待。

  本轮疫情中,作为青、川、藏、疆四省区交会地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首次发现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对此,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先后两次派遣工作人员远赴玉树州,开展消杀及培训。

青海抗击疫情:高海拔高强度作业,盼病例“清仓见底”

  图为现场消杀作业。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供图

  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高原,高海拔、高强度作业,成为此次消杀工作的难点。面对不断增加的感染者,随之带来的是消杀地区、消杀范围的不断扩大,使得工作人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8月26日,清晨四点出发,之后乘机抵达800公里外的玉树巴塘机场,临时分工,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工作人员熊浩明、姜泓和青海省疾控中心许玲、王鹏飞,被安排去疫情最为严重的囊谦县。

  实地走访了解后,熊浩明与当地协调沟通,迅速成立消杀专班,同时立马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建立消杀队伍。

  “摘面屏要闭眼,一动一消,不要偷懒,脱防护服要慢……”从穿脱防护服开始,熊浩明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示范指导培训,每个细节他都一一强调道。

  29日,进行实战演练,他与许玲等作为考官,让队员们一一示范操作,考核合格方能上岗。

  消杀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项科学、专业、严谨的技术工作。熊浩明说,“消杀选择何种消毒剂、怎么消毒、消毒时间等等,都是消杀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每个环节,才能筑牢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

  与熊浩明同机抵达的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工作人员赵元博和省疾控中心何莉霞,领命包揽了玉树州五个县市的新冠肺炎疫情消杀培训指导。

  按大家的话说,他们马不停蹄开始了他们的高原“巡回演示”。

  杂多、称多、治多、曲麻莱等县海拔都在4200米以上。初到高原高海拔地区,人们都要休整,缓解适应一下高原反应后,才能开始慢节奏的工作。

  但疫情刻不容缓,赵元博先在海拔最低的玉树市一边进行消杀培训,一边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应。随后他们赶赴杂多等海拔更高的几个县,开展消杀培训工作。

  慢节奏示范、慢半拍说话,他们来回上千公里的奔波,一天一个县,终于圆满完成消杀培训工作。之后,他也赶赴囊谦县进行支援,进行阳性疫点的排查工作。

  上半年,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的姜泓与妻子范丽蓉(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护士)在西宁抗疫中,上演“疫线最美夫妻档”后,此次抗疫也不落场,转场基层继续抗疫。

青海抗击疫情:高海拔高强度作业,盼病例“清仓见底”

  图为消杀培训。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 供图

  而他的妻子范丽蓉,作为业务骨干,早早赶赴同为本轮涉疫地区的格尔木市进行支援。

  作为出征五次、经验丰富的“老兵”,此次姜泓也欣然领命。夫妻俩各奔东西,为大家、舍小家,抛下两个年幼孩子,甚至放下刚做完手术的母亲,决然踏上了远赴各自抗疫的征程。

  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的工作人员甘培春是8月17日作为第一批省级抗疫队成员支援海南州共和县后,还没来得及和孩子、家人团聚,便于9月3日再次紧急收拾行囊、连夜奔赴囊谦县疫情防控一线。

  “我是老‘兵’,我经验丰富。”甘培春每一次都是简单朴实的话语。作为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地病科业务骨干的他,常年在玉树各县各乡奔波,“我对玉树充满着感情,我熟悉那里的情况。”

  作为主任医师的赵志军早早报名加入了新冠疫情处置预备队。

  多次带队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他,流调溯源、现场消杀等业务样样精通。作为新冠防控培训的师资力量,他多次被邀为州县的防疫人员进行授课、现场指导。

  此次接到命令后,他连夜随队驱车赶赴囊谦县。因半路下雪,延误行程,近二十个小时才赶到目的地。

  从事鼠疫防控工作的唐新元多年来在玉树等涉藏地区参加鼠疫监测和鼠疫应急处置工作。前几次因安排在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队,无暇参与抗击新冠疫情工作,成为了唐新元的心里的遗憾。

  作为多年从事甲类传染病——鼠疫的防控和应急处置的他,常常谦虚地说,自己是“抗击新冠的新兵”,要在基层好好历练。

  听闻单位后一批派往玉树州囊谦县参加抗疫的专业人员因飞往玉树航班停飞,需要一名司机千里护送,本就在单位鼠疫专业实验室值班的魏学勤,立马请命,“我去,去玉树的路我熟悉。”

  已经52岁的他,带着甘培春等三名专业人员,运送部分抗疫物资,从下午四点驱车赶赴玉树州囊谦县。一千多公里的路,半路还下大雪,这对驾车经验丰富的他也是个极大的挑战。安全到达后,每每拉运抗疫物资,他都忙前忙后。(完)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