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8月25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在北京揭晓,7个奖项共35篇(部)作品获奖。其中,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牧民作家索南才让凭借《荒原上》获得中篇小说奖,这是青海本土作家首次获得鲁迅文学奖。
“东风吼了一晚上,毡包的骨架吱吱呀呀地跟着叫唤。骤然换了又冰又干的空气,我难以适应,战战兢兢地睡不踏实。到了早晨,大地白净一片,让人觉得来到这里,显眼地踩踏在这片雪原上是犯罪……”在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文学读书小组成员的现场诵读中,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文学签约作家索南才让创作分享会拉开帷幕。
会上,索南才让分享了《荒原上》的创作历程,“这本书从2008年第一次手稿到2020年在《收获》杂志上发表,我已经记不清修改过多少次了,创作和投稿过程中受到过很多人的质疑,也曾一度陷入自我怀疑,但我从没有想过弃稿,在北京雕塑公司宿舍的小卫生间里,在鲁迅文学院进修的那段时间里,在我的牧场中,我与这本书磨合了10余年。”
“这是‘80后’青年作家笔下平凡的故事,作者从祁连山草原流转到城市里,再从城市中回归草原,故事越来越丰满,这是不同于主流创作的‘表格之外’的故事。”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刘大伟赞叹。
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会长葛文荣说,“鲍永清、李善元老师为首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签约摄影师在生态摄影上让我们看到了青海生态摄影创作的方向,龙仁青、索南才让在祁连山下的真实书写为青海自然文学作家揭开了自然文学希望的曙光。祁连山是自然文学作家的新大陆,需要我们用自然文学的笔触去认知、描述、赞美这片热土。”
青海省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梅卓表示,鲁迅文学奖是青海中篇小说取得的最好成绩,包括此前这本书在《收获》杂志刊载,同样也是前所未有的成绩,希望可以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搭建平台,助推青海生态文学事业繁荣发展,见证更多优秀作品的诞生。
“此次鲁迅文学奖提名是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文学创作中的一项重大突破,对于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本书通过记述祁连山草原深处当代牧民的真实生活,展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给传统牧民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以及精神品质带来的冲击和改变,是祁连山下朴素生态观的集中体现。”青海省林草局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副局长邓尔平说,“省林草局、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将持续优化自然文学创作平台,不断完善自然文学签约作家管理机制,为签约作家们提供更优质的创作环境、更便利的创作条件、更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也希望作家们可以笔耕不辍,留下最美丽、最灵动的文字,为繁荣生态文学发展,宣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了解,近年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充分重视自然文学引领作用,建立了国家公园自然文学作家队伍,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生态体验及采风活动,自然文学创作呈现活跃兴盛的良好势头,产生了大量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下一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将不断搭建平台,壮大自然文学签约作家队伍,组织更多作家开展交流座谈,深入生态文明建设一线调研采风,聚焦生态亮点、科研重点、文化看点,为波澜壮阔的生态文明建设留下真实的历史记录。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 王雯静)